聚焦佛山產業觀察和品牌傳播
7月18日,華頓經濟研究院在上海發布2023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佛山位列22位。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百強論壇主席沈晗耀表示,這是華頓經濟研究院連續第九年編制發布中國百強城市榜單。
華頓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以GDP總量排名前110位的地級及以上城市作為年度入圍城市,按照其硬經濟指標和軟經濟指標綜合得分進行排序,取前100位作為年度上榜百強城市。
硬經濟指標由GDP、儲蓄和財政組成,軟經濟指標由環境、科教、文化和衛生組成。各單項指標分值由其總量分值和人均量分值綜合而成。
對于今年百強城市硬實力和軟實力進行深度分析后,華頓經濟研究院表示,在這兩個方面百強城市均呈現出喜人表現。
在硬經濟實力方面,今年的百強城市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4.87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70.1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2萬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7.30%),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96.01萬億元(占全國金融機構存款余額74.13%),百強城市常住人口7.69億人(占全國人口54.43%)。
在軟經濟實力方面,百強城市共有普通高等學校2025所(占全國總數的67.23%),專任教師147萬名(占全國總數的52.80%),醫院19110所(占全國總數的52.23%),執業(助理)醫師數253萬名(占全國總數的59.14%),醫院床位411萬張(占全國總數的55.47%),博物館3593個(占全國總數的64.48%),百強城市共完成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24276.98億元(占全國的86.64%),專利授予數377.69萬件(占全國總數的84.55%),95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63個城市年均pm2.5濃度低于35μg/m3。
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百強城市研發經費投入和獲得專利授權數占全國的比重均超過80%,是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通過科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此外,百強城市建成區平均綠化率超過43.2%,年均pm2.5濃度為32.2μg/m3,均遠優于全國平均水平的38.7%和45μg/m3,可以看出百強城市在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發展循環經濟的水平上走在全國前列。
佛山排第22位,從位次上看沒有躋身20強,不過能有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百強城市評價不同于工業產值和GDP總量,只是一個具體指標。而百強城市榜涉及面廣,作為地級市的佛山自然很難跟一個省會城市相比。以這個排位,依然碾壓多個省會城市,說明了佛山具有硬實力。
佛山造
講好佛山產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