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來自于豆科,胡枝子屬,別名活血丹。
總狀花序腋生或于枝頂形成圓錐花序,花稍密集,比葉長;花萼闊鐘形,被長柔毛;花紅紫色,旗瓣倒卵狀長圓形。莢果卵形,表面具網紋和稍密的絹毛。
產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生于海拔800米的干旱山坡、路旁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江西省。
本種耐干旱,可作水土保持植物。
【苗藥】青狗鞭:根治腎虛腰痛,風濕性腰腿痛。
【資源志】全草(和血丹):甘,平。清熱,止血,鎮咳。用于疹痧,咳嗽,外傷出血。
文中的大葉胡枝子是在貴州黔南遇見的,關于大葉胡枝子的文獻研究目前還比較少,然后上面提到本種耐干旱,可作水土保持植物。所以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水土保持植物吧。
水土流失指的是在水力和風力作用下,對土地資源造成的侵蝕現象。
而荒漠化指的是由于人為的過度活動造成生態系統失衡現象,在過渡活動影響下在平原地區出現沙漠化現象,這種現象出現對環境破壞極強。
而導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形成的因素則跟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相關,在自然環境發展中,由于沒有植被保護,因此及易出現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現象。
這種現象在我國北方和西北部地區比較嚴重,由于地處平原地區,周圍沒有植被覆蓋,因此會導致土地資源被大面積侵蝕。
由于沒有了植被的覆蓋,因此土地資源就會出現大面積退化現象,在這種退化現象加深演進中,就會造成大規模的土地資源被侵蝕,因此會出現大規模的枯死現象。
在沙漠地區由于沒有專門防風固沙帶,及時的緩解荒漠化蔓延現象。
在沙漠地區栽種比較耐旱植物,如喬木、灌木以及胡楊等。通過這些植物的種植,能夠在荒漠化地區和飛荒漠化地區之間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退耕還林是我國應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現象提出的一項新型環保政策,由于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導致土地資源的肥沃力下降。
因此在這種背景下,想全面的提升荒漠化治理力度,應該加強對退耕還林推廣實施力度,只有保障退耕還林政策有效實施,才能全面的應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現象。
在科學化放牧推廣的同時,應該進行牧草種植,保障在牧草的種植中,減少荒漠化形成,為美麗的草原增添綠色元素。
目前,一般所謂的水土保持林樹種不僅有喬木,還有灌木,而且也不僅有用材林樹種,還有經濟林樹種以及薪炭林樹種。
如油松、側柏、楊樹、旱柳、刺槐、白榆、臭椿、楸樹、泡桐、苦楝、栓皮櫟、桑樹、山杏、柿樹、蘋果、板栗、核桃、花椒、文冠果、檸條、紫穗槐、沙棘、檉柳、沙柳、馬桑、胡枝子、荊條、狼牙刺、虎楱子、楱子、枸杞、苦參、葛藤等等。
地面覆蓋是水土保持植被的顯著特征,與植物生物形態學特征密切相關,尤其地上部分的形態特征分枝習性是與風、水等侵蝕營力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
貼地面覆蓋是水土保持植被的基本本質特征。灌、草由于根莖處分枝、串根以及匍匐生長,生長發育良好的灌、草植被,以其個體優勢一般易形成貼地面的完全覆蓋。
而喬木林一般不會以高密度的個體優勢維持其水土保持作用,即使有某種程度的蓋度,但由于存在有一定的枝下高。
還需要貼地面覆蓋物下木、草本植物或者枯枝落葉,甚至苔蘚、地衣的配合方能發揮作用,否則其防蝕效果與裸地類同。
從快速覆蓋地表來說,灌、草是典型的水土保持植物,尤其那些萌芽、根蘗能力旺盛、串根以及走莖或匍匐植物最為典型。
如黃土高原水土保持生物治理中所廣泛采用的沙棘樹種就具代表性。
刺槐、沙棘、檸條、錦雞兒、杠柳、虎榛子、榛子、文冠果、扁核木、厚穗賓草、白草、白羊草、紅花巖、黃芪、短翼巖黃芪、賴草、大油芒、野古草等是優良的水土保持植物。
灌草一般是典型的水土保持植被,其中具根蘗性、串根能力強以及匍匐性植物(如葛藤)最具代表性,是人工水土保持植被首選植物。
合理的植被配制是實現緩沖帶有效控制徑流和控制污染的關鍵。
根據所在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喬、灌、草的合理搭配,既要考慮灌、草植物的阻沙、濾污作用。
又要安排根系發達的喬、灌以有效保護岸坡穩定,滯水消能。
植物選擇時要重視本地品種的使用,兼顧經濟品種,盡可能照顧緩沖帶經營者的利益,我們看一些高效水土保持植物。
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堿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于水土保持。
沙棘果實中維生素C含量高,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沙棘為藥食同源植物。
沙棘的根、莖、葉、花、果,特別是沙棘果實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生物活性物質,可以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
沙棘果實入藥具有止咳化痰、健胃消食、活血散瘀之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沙棘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
沙棘的灌叢茂密,根系發達,形成“地上一把傘,地面一條毯,地下一張網”。
在一些陡險坡面上,沙棘利用其串根萌蘗的特性,可將這些人不可及的地段綠化。
特別是沙棘在溝底成林后,抗沖刷性強,而且它不怕沙埋,根蘗性強,能夠阻攔洪水下泄、攔截泥沙,提高溝道侵蝕基準面。
烏柳是干旱半干旱區的生態治理好幫手。
一是固岸護岸,保持水土。在剛察縣流域種植烏柳地方,河道固定,水流改變不大,在沒有種植烏柳河道周邊,一場暴雨,河道改變一次。
二是烏柳的嫩枝葉可以作為飼料,飼喂草食家畜。
三是枝條可以作為上好的編制材料,如果能夠充分開發利用烏柳枝條資源,將會對本區產業結構,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經濟狀況。
四是烏柳具有清熱浮火、順氣等藥用功效。風火牙痛:根適量煮水,涼后漱囗。
油菜主要為油料作物,由于油菜籽性涼,辛、溫,味甘,入肝、脾、肺經,能行滯活血,消腫解毒。
可用于治療癰腫丹毒、勞傷吐血、熱瘡,產后心、腹諸疾及惡露不下、產后泄瀉;蛔蟲腸梗阻、破氣消腫、血痢、胃痛、神經痛、頭部充血。
大面積種植油菜,一方面使新修梯田不產生水土流失,另一方面由于新修梯田土壤營養結構的改變。
種植其他作物會造成減產,而種植油菜,不僅不減產,而且能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每畝地農民年增收1500元左右。
油菜也可以作為蔬菜,具有降低血脂、解毒消腫、寬腸通便的作用。
油菜花蜜具有清熱潤燥、舒張血管、行血破氣、消腫散結和血補身之功效,常用于肝膽系統病變、脾胃虛弱以及療瘡熱癤的治療。
水土保持植物的介紹就到這里啦,因為今天主要說大葉胡枝子,所以文中的圖片都是大葉胡枝子的。
不過大葉胡枝子目前在這方面的利用還不及沙棘等植物,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加入他們的隊伍,為防風固沙做點貢獻呢。
參考文獻
(1)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策略分析 趙艷茹 赤峰農牧學校 內蒙 赤峰 024031
(2)水土保持植物選擇芻議 王晗生 王青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陜西 楊凌 712100
(3)美國的水土保持與植物緩沖帶技術史 志剛 安徽省水利廳農村水利水土保持處 安徽 合肥 230022
(4)西北黃土高原區高效水土保持植物開發與利用 土小寧 梁月 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開發管理中心 北京 10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