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真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聊聊德國最后的戰略轟炸機計劃

之前呢,我們聊了聊關于德國最早的戰略轟炸機計劃,也就是“烏拉爾轟炸機”項目和該項目中遠程(重型)轟炸機“容克斯”Ju 89和“多尼爾”Do 19的那些事。那么今天呢,咱就聊一聊德國在那之后,關于戰略轟炸機的發展。

從左至右依次為阿爾貝特·凱塞林、恩斯特·烏德特和艾爾哈德·米爾希

1936年6月3日,德國空軍參謀長瓦爾特·韋佛(Walther Wever),因駕駛一架未經飛行前檢查的“亨舍爾”He 70客機死亡(事故的原因為固定副翼的安全銷未被拆除)后。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Wilhelm G?ring),立刻任命阿爾貝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接替韋佛的職務。另外,任命恩斯特·烏德特(Ernst Udet)擔任“帝國空軍技術部”(Technisches Amt)部長,并讓“帝國航空部”(RLM)的艾爾哈德·米爾希(Erhard Milch)配合他展開工作。

“容克斯”Ju 87俯沖轟炸機和“梅塞施米特”Me-109戰斗機的生產線

因為凱塞林是陸軍出身(1933年10月才從陸軍轉到空軍),所以在他印象里空軍的定位,應該是一種負責“提供戰術支援,輔助陸軍行動”的兵種。而烏德特,則是一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飛行員,對俯沖轟炸情有獨鐘。米爾希也認為,德國在鋼材、銅、鋁、橡膠、石油這些重要資源方面,顯得捉襟見肘,無法支持重型轟炸機的制造。另外,戈林曾說過:“希特勒不會過問那些轟炸機有多大,他只會在乎有多少架!”

生產線上的“容克斯”Ju 90運輸/客機,像這種四發“大飛機”,只制造了18架

在這種背景之下,凱塞林、烏德特和米爾希三人一致認為,德國空軍在使用雙發轟炸機的情況下,就可以完成戰略轟炸(他們認為,未來最有可能與德國發生戰爭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法國這些國家),沒有必要去浪費資源,生產費時費力的大型轟炸機(德國工業必須花費兩架中型轟炸機的資源和時間,才能生產一架重型轟炸機),去生產輕型(單發)、中型(雙發)轟炸機,是迅速恢復德國空軍的最好的辦法。就這樣,他們改變了德國空軍的發展方向。

時間未知,一架準備進入俯沖轟炸攻擊路線的“亨克爾”He 177轟炸機

1937年4月29日,戈林在綜合了凱塞林、烏德特和米爾希的建議后,同意取消“烏拉爾轟炸機”項目,并開始大力發展那些執行戰術轟炸(對敵方各種軍事目標實施打擊)時所需的輕型、中型轟炸機(例如“亨克爾”He 111、“容克斯”Ju 87、“多尼爾”Do 17等)。在這段時間里,還曾出現過一個及其荒唐的事情,那就是凱塞林和烏德特,將原本屬于戰略轟炸機的“亨克爾”He 177(韋佛1936年提出的“轟炸機A”項目之結果),硬生生的發展成一種俯沖轟炸機。要知道“亨克爾”He 177的翼展,達到了30米,雖然這個尺寸完全可以裝下四臺發動機,但為了達到俯沖轟炸之需求,最后只布置了兩臺發動機。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空軍缺乏戰略打擊能力的缺陷,就已經顯露出少許跡象(1938年的蘇臺德危機),但并未引起德軍的重視。到1939年夏天戰爭爆發前夕,德國空軍擁有11支裝備“亨克爾”He 111或“多尼爾”Do 17的轟炸機聯隊(共1191架),4支裝備有“容克斯”Ju 87俯沖轟炸機大隊(共361架)。

1939年,正在波蘭上空的飛行的“容克斯”Ju 87俯沖轟炸機編隊

1940年夏天,正在法國上空飛行的“多尼爾”Do 17輕型轟炸機

不列顛空戰期間,英國倫敦上空的“亨克爾”He 111轟炸機編隊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在最初的九個月內,德國陸軍在空軍的支援下,橫掃歐洲,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非常大的優勢。但這一局面卻在1940年7月被中止,原因就是爆發了“不列顛空戰”(或稱英倫空戰)。在這短短的三個多月內(7月10日至10月31日),德國空軍損失了1977架各型作戰飛機和4245名機組成員。雖然不至于影響到整體的實力,但畢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當時德國空軍別說逼迫英國政府投降或者合作了,就連制空權都沒有奪取。另外,飛機和人員的損失,對于資源非常有限的德國來說,在“巴巴羅薩”計劃發動前根本無法無法完全恢復。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德國空軍沒有戰略轟炸的能力。

遭到戰略轟炸的德國城市科隆(拍攝于1942年6月9日)

后來,隨著戰爭的發展,特別是美國參戰,盟軍對德國本土戰略轟炸猛烈程度加劇之時,戈林開始為德國空軍缺乏重型轟炸機而感到遺憾,并開始詛咒戰爭爆發前告訴他輕型、中型轟炸機優于重型轟炸機的凱塞林、烏德特和米爾希等人。他曾對三人說過這么一句略帶酸味的話:“好吧,對方那些在你們嘴里堪稱劣質的重型轟炸機,在徹底摧毀德國方面,做得真是非常的出色啊!”

從左至右依次為“福克-沃爾夫”Ta 400、“亨克爾”He 277和“容克斯”Ju 390

1942年5月12日,一個名為“美國轟炸機”(Amerikabomber)的項目,被送到了戈林的辦公室內。這個項目開始制定于1938年,完成于1942年4月27日,目的是開發一種能從德國本土出發,飛越大西洋去轟炸美國本土的戰略轟炸機。其實在這一項目出現之前,德國國內幾家主要的飛機制造商,就從來沒有停下對大型運輸機、遠程偵察機、中型轟炸機的改造(指將運輸機或偵察機,變成重型轟炸機)或升級工作,只不過由于重心都放在那些輕型、中型轟炸機上,所以進展都異常緩慢。當“美國轟炸機”項目出現后,這些改造或升級工作的速度加快了。

“梅塞施米特”Me 264 V1原型機三視圖

參加“美國轟炸機”項目的機型有“梅塞施米特”Me 264、“容克斯”Ju 390、“亨克爾”He 277和“福克-沃爾夫”Ta 400。在這四種機型中,因為“亨克爾”He 277和“福克-沃爾夫”Ta 400直到戰爭結束時,都處于圖紙階段(甚至連風洞模型都沒有),所有公開的數據都是推測的。而“容克斯”Ju 390,又是“容克斯”Ju 290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放大版),所以它們仨就不在此進行贅述了。下面主要來聊聊“梅塞施米特”Me 264,因為它算的上是一種全新的機型,而且是這四種參選飛機中,研制速度最快的。

“梅塞施米特”Me 264內部構造圖

“梅塞施米特”Me 264,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末,梅塞施米特公司開始的遠程偵察機項目“P.1061”(該項目的另一個衍生品是P.1062——“梅塞施密特”Me 261遠程偵察機)。兩者的最大區別在于,P.1062的原型機,裝有兩臺發動機,而P.1061則裝有四臺發動機。1941年初,“帝國航空部”向梅塞施米特公司,下達了六架P.1061原型機的訂單,并命名為Me 264。后來,將六架減少為三架。

“梅塞施米特”Me 264 V1原型機

Me 264采用懸臂式上單翼(翼型為小角度后掠平直翼)、雙垂尾設計,機身截面為圓形,全金屬制成,機組乘員8人。駕駛艙采用與B-29高度類似的“無級駕駛艙”(是指機頭輪廓沒有“折斷”,整體流線型好的一種駕駛艙設計),采用前三點式可收放起落架,起落架上裝有大尺寸輪胎。另外,為了在減緩飛行員在執行遠程任務中的疲憊感,機身內部還配有雙層床和帶電磁爐的小廚房。

“梅塞施米特”Me 264 V1原型機

在數據方面,Me 264全長20.89米、翼展43米、高為4.29米、機翼面積127.7平方米,空重211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6001千克。裝備有四臺“寶馬”801D型或801G型發動機(另外還裝備過“容克斯”Jumo 211型)。其最大速度可達560公里/小時(在起飛重量36000千克,高度6101米的時候,可達546公里/小時;在起飛重量44000千克,高度8300米時,可達470公里/小時),最大航程為15000公里,實用升限8000米。在武器裝備方面,裝備有4挺13毫米MG 131機槍,2門20毫米MG 151機炮,彈艙內可掛載3000千克航空炸彈(以上為Me264 V2原型機的數據)

“梅塞施米特”Me 264 V1“無級駕駛艙”細節,真的是與B-29神似

1942年12月23日,第一架原型機,裝備四臺“容克斯”Jumo 211型發動機,沒有配備自衛武器和防彈板的Me 264 V1原型機首飛,在這次測試中,發現在最大起飛狀態下,翼載很高,約為每平方米356千克(B-29的翼載每平方米只有337千克、Ju 390每平方米只有209千克),較高的翼載,導致其爬升、機動和起降性能都比較差(翼載是決定飛機機動性能、爬升性能和起降性能的關鍵參數)。由于其性能方面的問題,德國空軍對Me 264失去了興趣,轉而支持“容克斯”Ju 390(因為它能夠使用Ju 290的零部件,這樣就可以縮短研制周期)。Me 264被轉交給德國海軍,作為遠程巡邏機繼續研制。

測試中的“梅塞施米特”Me 264 V1原型機

但是在1943年初,德國海軍也放棄了Me 264。同年5月,德國空軍認為,處于圖紙階段的“亨克爾”He 277和“福克-沃爾夫”Ta 400,要比Ju 390更適合作為“美國轟炸機”的候選產品(這也就意味著空軍就指望這兩型“圖紙機”了)。在此期間,梅塞施米特公司將第二架Me 264原型機,也就是換裝了“寶馬”801D型或801G型發動機的V2被制造出來,但是這架飛機,在1943年末的一次轟炸中被炸毀了。

在轟炸中受損的Me 264 V1原型機

1944年7月18日,Me 264 V1原型機在盟軍的轟炸中受損,直到戰爭結束后,都并未被修復。另外,在這次的轟炸中,正在組裝的第三架原型機也被徹底摧毀。1944年9月23日,Me 264項目被正式取消。雖然后來梅塞施米特公司提出了裝備六臺發動機的Me 264 / 6M型(或稱Me 364型),但從未被制造過。另外,由于盟軍的節節逼近,制造Ju 390和Ju 290的工廠,也停止了運轉。至此,德國算是徹底與戰略轟炸機這一裝備“無緣”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帝國毒蜂——梅塞施密特Me 210/Me 410“大黃蜂”驅逐機發展史【轉自空軍之翼】
二戰中敗在了數量上的噴氣戰斗機—非凡的梅塞施米特Me 262
第三帝國的末日武器,目標美利堅,Me-264遠程戰略轟炸機發展簡史
二戰德國37架噴氣式戰機,硬剛盟軍1150架戰機,自己僅損失2架
德國空軍X飛機——二戰中的德國實驗機和原型機
極速烈鳥——梅塞施密特Me 209高速驗證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兴县| 博野县| 富宁县| 大关县| 辽源市| 赤峰市| 荣成市| 荆门市| 邵东县| 吴忠市| 阜新市| 临猗县| 托里县| 长武县| 梁河县| 儋州市| 商水县| 海伦市| 洮南市| 阿图什市| 米林县| 永靖县| 新营市| 海南省| 宝清县| 天水市| 山丹县| 兴化市| 油尖旺区| 惠州市| 襄汾县| 邻水| 岑巩县| 光泽县| 宜兴市| 沙湾县| 资兴市| 望奎县| 凭祥市| 东乌珠穆沁旗| 高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