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力活動與血壓的關系】
經常堅持體力活動可以控制高血壓。實驗證明,運動員或經常運動者靜息血壓水平低于不經常運動者。運動可使血壓中度下降。有人指出,體力活動少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是體力活動多者的1.52倍。
大肌群運動,如快走、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滑雪等為耐力性運動訓練或有氧運動訓練,這種運動均影響血液動力學改變,有中度降壓作用。
另一種運動如舉重、角斗為無氧運動訓練(力量訓練),此類運動只涉及有限的肌肉運動,不引起血液動力學改變,降壓效果不明顯。
運動間期一般為1~8個月,每周3次,每次30~120分鐘,運動強度為50%~90%的運動極量,結果增加6%~38%的運動容量,體重通常不變。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可降低11mmHg,舒張壓降低6mmHg
血壓下降幅度與年齡無關,而與運動容量增加的幅度呈相關。有報道,運動期間血壓變化的結果不一,白天血壓下降,夜間無變化。
關于體力活動降壓的機制目前仍不十分淸楚,可能與運動引起周圍血管擴張、增加腎功能和鈉的排出、減少交感神經系統活性或減少腎素醛固酮系統的活性有關。
【體育療法】
大多數高血壓者為中、老年人,而且沒有運動或經常運動的習慣。要鼓勵和引導他們,并要循序漸進,先從輕度或中等強度運動開始,逐漸加大運動量。可以進行跑步、快步、騎自行車、游泳等,目的是為了增加氧的最大攝取量運動時要注意以下三點,以避免運動中斷。
運動間期小于45分鐘。
每周運動次數小于5次。
運動強度小于85%最大心率或運動極量。
低強度運動比高強度運動需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達到提高最大攝氧量的目標。訓練強度依心率而定,可根據Karvonen公式計算。
運動量(X)=(運動時心率-休息時心率)/(最大心率-休息時心率)
運動量(X)小于50%為輕度運動量。
運動量(X)等于50%~75%為中度運動量。
運動量(X)大于75%為重度運動量。
【量化心率指標】
量化心率指標也是一種衡量運動量的方法,具體高血壓的哪些事(微信ID:sangaook)羅列如下。一般來說,打太極拳心率可達90%~105次/分;快速步行100~110次/分;游泳100米(中速蛙泳)105~109次/分;乒乓球運動95~126次/分;中距離(800~1500米)慢跑 120~140次/分;足球、籃球運動140~180次/分;中長跑180次/分。
高血壓者若運動不適量,可能發生與運動有關的猝死,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者,特別是患者出現運動時胸痛或明顯氣短時,更應注意。運動訓練前最好做運動試驗,以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及時間。
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鐘心跳的次數,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鐘,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鐘(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鐘左右)。
參加運動訓練的高血壓選用降壓藥物要慎重。維持較大運動量的患者不宜服用β受體阻滯劑。參加短期訓練者用利尿劑可減少血漿容量從而減少運動容量。
最后,高血壓的哪些事(微信ID:sangaook)要再三說明一下,運動對于血壓的控制是有幫助的,這個已經在有很多的科學實驗證實,但是高血壓患者在日常運動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心率在正常值,一般為60~100次/分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