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特種部隊分為許多種類型,并不是如電影中的描寫的一律“黑色勁裝”的神秘打扮。基本上,特種部隊大略分為警察及軍隊二種系統,不同的指揮體系會產生不同的戰術考量。以警察系統為例,他們任務的完成是依據“危機的解決與否”來斷定,而危機的發生通常牽涉到「人質」或「無辜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強勢的火力有時反而會誤事,武器投射的精確度反而比較重要。另外警方或是軍方的「背景」也是各國組織特種部隊的重要考量,例如德國的CSC-9就相當強調其「警方」的角色(國境警備隊),投考青年的身份被限制在「不具軍隊身份」,會有這一種考慮是因為德國政府極力想要掃除「納粹」給予世人的惡劣印象。而這些關于屬性的問題,有時候會相當程度影響到部隊使用裝備的考量:例如軍事特種部隊所采用的裝備即強調它的攻擊性;而警方反恐怖小組,則會將人質的安全與危機的解除當做首要考量,并不強調趕盡殺絕的手段。我們從電影《王牌對王牌)( The Negotiator)中,就可以體會到警方SWAT的掙扎過程。而這一些掙扎,完全體現在各部隊的武器選擇上。
我們談到手槍使用上的一些問題,包括它的攻擊特性、機械結構、彈藥口徑的選擇等較受重視的變數。一般人對于特種部隊使用沖鋒槍的印象可能會大於手槍的使用,畢竟電影中的特種部隊,常常就端著一把沖鋒槍沖進屋內一陣猛射,撂倒恐怖份子。但是現實中的情景可能沒有那麼浪漫!一般說來,除非是訓練相當精良的部隊,否則輕易動用沖鋒槍,可能會造成人質及無辜者的嚴重傷亡。例如, 1985年9月,埃及反恐怖小組777部隊解除埃及第648次班機在馬爾它的劫持危機時,在沒有詳細規劃以及連串戰術重大失誤的情況下,逕自沖入機內一陣掃射,頓時造成57名人質的死亡,其中甚至有一些人質在匆忙逃出機外時,被誤認為恐怖份子而遭埃及狙擊手擊斃!端看這一個史上最慘烈的反恐怖行動,我們即可知道,并非一逕要求強大火力,即可確保任務的達成。
持手槍避免流血更多
通常負責前鋒的尖兵(Scout),要開鎖、探測甚至負責拋擲震撼手榴彈(Stun grenade),必須空出一只手來遂行職務,另一只手最好的武器選擇自然非手槍莫屬。另一方面,施行反恐怖任務的場所通常相當狹窄,例如飛機的機艙或者是埋伏在樓層的通風氣道,短小緊致的手槍才能夠派得上用場。如果要讓特勤人員喬裝醫護人員、空勤人員、司機等身份以接近人質,也只能配備手槍。所以,手槍的運用以特種部隊而言,可能比沖鋒槍或者「更大的家伙」還要普遍。法國憲兵特勤隊川GIGN是堅持使用手槍的著名例子,該部隊一直持續使用法國馬特拉防衛公司(Matra Defense)研制的MR73憲兵型點357 Manurhin左輪手槍。左輪手槍雖然裝彈量少、火力可能無法與歹徒的沖鋒槍相較,但是其機械結構簡單、可靠,加上雷射瞄準器即可成為精確的攻擊武器。另外,手槍皆為半自動射擊(先不提一些全自動手槍),一扣一發,可防止隊員在無意識狀況之下使用自動武器進行掃射,造成重大傷亡。
沖鋒槍是各國特種部隊的主要攻擊火力,它能夠在瞬間投射強大的火力,近距離殺傷力很強,而使用手楨子彈一不論9 公厘或點45寸口徑一除了后勤作業簡便之外,低貫穿力可以防止在機艙里使用所造成的危險,也可以避免在擁擠的市區中傷害無辜的市民。近年來,歹徒使用防彈衣的比例愈來愈高,使得傳統的手槍口徑漸漸失去效用,各部隊紛紛考慮換成突擊步槍口徑(大多為5.56公厘)的彈藥,所以卡賓槍Carbine,意思為「短管的步槍」)或者是步槍口徑(還有另外新設計的口徑,例如10公厘)的沖鋒槍漸漸有取代傳統沖鋒槍的趨勢。
軍系特種部隊緊握沖鋒槍不放
在國際軍人現貨市場上,最常為各國反恐怖小組所采用的沖鋒槍,非德國H&K公司所生產的MP-5系列沖鋒槍莫屬。MP-5幾乎已經是世界性的反恐怖制式武器,這要歸功於它滾轉閉鎖、延遲反沖的機械原理,提供它高度精確射擊的優勢,雖然它的瞬間火力并不驚人。而此種特性符合反恐怖行動的任務性質,加上德國輕武器工業高品質的傳統以及MP-5系列采用模化設計,不論基本型(MP-5A5)、滅音型(MP-5Sd2) 、緊致型(MP-5KA5)都有大量共通零附件可用,整個槍族的功能性相當完整。而H&K公司甚至將MP-5的交易只限於政府之間,不與民間私人做生意,使MP-5成為政府機關的專用品,一般民眾只能買到半自動、性能降級的卡賓槍型。
除了MP-5之外,最受青睞的就是以色列的烏茲(UZI)系列沖鋒槍,它與MP-5是相當不同的設計哲學,采用單純反沖原理,射速相當高,可提供瞬間的強大火力。再者,烏茲的機械結構簡單,生產相當容易,經過簡單的訓練即可入手,符合以色列的國情。但是也由於它結構上的問題,使得烏茲的精確射擊能力沒有MP-5來得出色,存一般人質搶救任務中較不常被使用,反而是軍方特種部隊由于任務的特性,烏茲被大量采用。同時,烏茲也有一系列的槍族,除了基本型之外,也有迷你烏茲(Mini UZI〕、超迷你烏茲(MicroUZI)、烏茲手槍(UZI Pistor)等系列可供選擇。
除了上述兩大傳統沖鋒槍系之外,瑞士SIG公司與奧地利Steyr公司也有在最近極受歡迎的短管突擊步槍作品。如前所述,5.56 公厘的突擊卡賓槍有逐漸取代9公厘沖鋒槍的趨勢,SIG公司所生產的SG-551系列由於高度加工品質、高精度射擊能力而受到許多國家采用。例如臺灣的維安特勤隊采用SG-551-1P、法國GIGN也采用SG-551 WAT取代MP-5的主要火力地位。而Steyr所生產的AUGrmee Universal Gewehr,陸軍通用步槍)突擊步槍,近年來在國際軍人市場所引起的風潮也相當受到矚目。它采用所謂小牛頭犬(bullpup)的設計,將整個擊發機構挪到槍托之中,槍身縮短卻維持一般尺寸的槍管,射擊精度得以維持。此種設計的最大特色,在于彈匣置于握把後方的槍托上,槍長較一般設計的步槍短上一大截。例如法國的FAMAS、英國的SA-80、中國駐港解放軍的97式等制式步槍,皆采用相同的設計。而AUG可以算是國際上銷售成績最好的bullpup步槍,奧地利的眼鏡蛇(Cobra)特勤隊即采用AUG卡賓做為主要火力;愛爾蘭共和國的Garda警察特勤小組也使用AUG為制式武器。
一彈斃命
除了主要的火力配置之外,狙擊槍也是反恐怖小組必備的武器。狙擊手不用如同攻堅人員一般親身殺入敵陣,只需在進處(通常是制高點)耐心的等待,直到歹徒不經意地出現在狙擊鏡中,抓住時機予以一槍斃命。官方通常對于狙擊手有相當嚴格的接戰程序:目標的跟蹤與辨識、射殺命令下達(green)、自主擊斃(shoot as ill)。在一般的人質劫持事件中,狙擊手派上用場的比例要比強攻堅來得高多了(正好與一般讀者的想像不同)!狙擊作業講究的大多是人格上的特質:鎮靜、耐力、判斷能力等,而槍的精密度相對于人的生理條件要求,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一般的手動或半自動步槍,以其800公尺以上的有效射擊距離,稍經改良即可成為不錯的狙擊槍。例如M-14步槍(臺灣生產者稱57步槍),以其超過1公尺的全長、4.6公斤的重量、沒有手槍式握把加上7.62公厘的大口徑,要稱它為「突擊步槍」好像有一點勉強,但是將其做半自動改良,加上8倍瞄準鏡,卻可成為一種優良的狙擊步槍!這種稱為M一21的狙擊槍目前為美國的制式狙擊槍之一。
但是,類似M-21這一種稍經改良的狙擊槍,其精度恐怕無法勝任要求精確打擊的反恐怖任務,所以必須進一步要求專業的狙擊步槍。 這一些專業武器必須包含若干特點:槍管加強厚度以求得更高的精度;扳機壓力可供調整,防止射擊過程中的不當抖動;配有附加雙腳架;瞄準鏡可切換各種模式(紅外線、雷射測距、夜視)。至于手動(扣一發,拉一次槍機)、半自動或全自動的選擇,必須視任務的特性而定。如果歹徒多人同時出現在射距內,手動槍機的反應時間可能就嫌慢了!但相對來說,手動槍機由于射速慢,反而可以提供狙擊手冷靜接戰的空間。目前最著名的專業狙擊槍首推H&K公司的PSC-1,它采用著名(C3步槍的機械構造加以大幅改良而成,其使用滾轉閉鎖、延遲反沖的原里,可以算是MP-5一族的遠房親戚,是受到各國相當歡迎的半自動狙擊槍,電影《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第1集中,梅爾吉勃遜即使用PSG-1在乾湖的遠處將歹徒一個個干掉。據了解,臺灣的憲兵「夜鷹」特勤隊也有采購此種專業狙擊槍。而在手動槍機方面,由美國雷明頓700獵槍改良而來的M-40A1狙擊槍,也是相當優秀的槍種,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所屬的人質救援小組( FBl ostage- Rescue Team, HRT)即采用M-40A1為制式武器。而臺灣大量采購的SIG制SSG2000,也是一種由獵槍改良的優秀手動狙擊槍,據使用過的維安特勤隊員表示,其功能完整的設計,可以達到極為細膩的精度。此外,法國GIGN使用的FR一F2手動狙擊槍,重量比一般槍型輕一些,在歷次的行動中也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