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發源地是西犬丘,也就是現今的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附近。
(大堡子山遺址)
依據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根據史料記載,秦人的先祖大駱與秦非子所居的“西犬丘”及早期秦都邑,就在今甘肅東南部的隴南及天水一帶。二是大堡子山遺址,考古發現當時的秦僅為西周的西垂大夫,發現了諸侯級墓葬及陪葬坑,符合歷史記載。秦人在西犬丘有西垂宮和西畤,因此甘肅禮縣是秦最早的發源地。
秦的第二個發源地是秦邑,現甘肅省清水縣東北與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根據李崖遺址考古發現,此處正是秦人先祖秦非子封邑所在地。秦邑嚴格意義上應該算是秦的第二個都城,第三個都城汧(qiān),位于現陜西隴縣東南。秦從第三個都城才遷到陜西,直到最后的一個都城咸陽。
秦人的祖先大費(伯益)是黃帝之孫顓頊(zhuān xū)的后裔,舜賜大費嬴姓。大禹繼位后,大費被任命為總執政官,啟建立夏朝后,大費繼續成為啟的卿士,一百多歲時病死,夏朝給予厚葬。
大費有兩個兒子,長子大廉和次子若木。大費幫助大禹治水成功后,若木論功行賞被封到古代的徐城。若木的玄孫名叫費昌,此時正是夏桀統治后期,各諸侯互相侵伐。商湯部落崛起,費昌于是投奔了商湯。
費昌之孫名為中潏,任商朝西戎(甘肅省)守土官。中潏之子蜚廉,善于奔跑;蜚廉之子惡來,力大如牛。父子二人均在西部戎人地區,保衛商朝邊疆。周武王死后,飛廉在商邑叛亂,周成王討伐,后在商奄殺死飛廉。
周成王將部分“商奄移民”遷到西部朱圉山(甘肅甘谷)抵御戎人,而這些西遷的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大駱為蜚廉五世孫、惡來四世孫,秦國始封主秦非子之父。秦非子在周孝王時期居住在犬丘,善于養馬。
周孝王為了重振王室,抵御北方戎人的侵擾,于是在汧水、渭水之間的區域選擇了一塊牧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孝王任命為養馬主管。后來周孝王為了獎賞和表彰非子的功勞,便把秦地賜給非子,號稱秦嬴。秦非子就成為秦國的第一任君主。
秦非子死后,西戎族反叛周朝,滅了犬丘大駱的全族。周宣王命秦非子曾孫秦仲討伐西戎。秦仲最后死在西戎人手里,秦仲長子即位,就是后來的秦莊公。周宣王命莊公兄弟五人率領七千兵卒討伐西戎,西戎大敗,犬丘被收復。
周宣王于是將秦地和秦人祖先大駱的封地犬丘,一并賜予莊工兄弟,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秦國出現了兩個封邑,一是秦邑,一是犬丘。秦莊公去世后,秦襄公繼位。后來秦國被周王朝賜予諸侯地位,從此進入了輝煌的大秦時期。
秦國先后歷經九個都城,分別是西犬丘(甘肅禮縣)、秦邑(甘肅清水)、汧(陜西隴縣)、汧渭之會(陜西寶雞)、平陽(陜西眉縣)、雍城(陜西鳳翔)、涇陽(陜西涇陽)、櫟陽(陜西臨潼)、咸陽(陜西咸陽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