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櫻桃果蠅為普遍發生害蟲,多以成熟度高的水果為食,極少為害未完全成熟的果實。受蛀食果實迅速軟化腐爛。單個櫻桃果內常有多頭果蠅幼蟲為害,受害果實基本無商品價值。
危害甜櫻桃的果蠅(即櫻桃果蠅)有7個種,均屬雙翅目環裂亞目果蠅科。分別為筋果蠅[Drosophila funebris(Fabricius)]、鈴木氏果蠅[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海德氏果蠅(Drosophila hydei Sturtevant)、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伊米果蠅(Drosophila immigrans Sturtevant)、擬果蠅(Drosophila simulans SturtevantR.N.)和花果蠅屬的鱗翅花果蠅[Scaptodrosophila clunicrus(Duda)]。
本文即從形態特征、為害癥狀、發生規律、防控措施四個方面對甜櫻桃果蠅作了總結,以供參考。
1.1 成蟲:雄蟲體長2.5~2.8毫米,體淡黃色,復眼鮮紅色,周圍具微毛,頭部有許多剛毛;觸角淺褐色,分3節,芒羽狀,第3節深褐色,上面5分叉,下面3分叉,先端分叉或不分叉;胸部顏色稍深,長滿細剛毛,兩側剛毛各2根,背肋剛毛2根,背中央剛毛4根,背下端具有凸起呈倒三角形角質鱗片,磷片上有4根剛毛;翅呈半橢圓形,平衡棒白色。腹部5節,4、5兩節通黑,腹末端稍彎,圓錐形。雄成蟲前肢先端第2節具有1束性梳。雌蟲體長3.2~3.8毫米,腹部6節,腹背面每節末端黑色長滿剛毛,形成5條明顯的斑紋,尾節黑色,稍尖,末端有圓柱狀導卵器,兩側具剛毛狀刺,呈“V”形排列,其余特征同雄蟲。
?果蠅成蟲
1.2 幼蟲:蛆狀,長3.0~4.3毫米,體色依所食用的果肉汁液顏色而變,一般白色,食用紅色果肉汁液的幼蟲體色加深,變為淡紅褐色;前端圓錐型,頭小,有明顯的黑色銼狀口鉤。
1.3 蛹:長3.1~3.8毫米,紅褐色,前面有一對1.2~1.5毫米的觸角。
1.4 卵:大小0.5~0.6毫米×0.2~0.3毫米,前面有一對細長絲狀觸角,與卵等長,呈60°夾角。
櫻桃果蠅主要危害櫻桃果實,成蟲將卵產在櫻桃果皮下,卵孵化后,以幼蟲蛀果危害,幼蟲先在果實表層危害,然后向果心蛀食,被害后的果實逐漸軟化、變褐、腐爛。幼蟲發育成老熟幼蟲后咬破果皮脫果,脫果孔約1毫米大小。一粒果實上往往有多頭果蠅危害,幼蟲脫果后表皮上留有多個蟲眼。被果蠅蛀食后的果實很快變質腐爛。經調查,受害果實多以中晚熟品種為主,受害率一般在35%以上,個別品種在80%以上。櫻桃果蠅除危害甜櫻桃外,還危害其他成熟的水果和部分蔬菜,如成熟的油桃、桃、李、杏、葡萄、西紅柿及腐爛后的蘋果、梨、辣椒等。
?櫻桃果蠅
3.1生活史
以蛹在1~3cm土壤內、爛果上或果殼內越冬,翌年2月底或3月初氣溫在15℃左右、地溫在5℃左右時偶爾見成蟲活動,5月中旬氣溫穩定在20℃左右、地溫在15℃左右時成蟲量增大,5月下旬至6月初成蟲開始在大櫻桃果實上產卵。6月上中旬櫻桃大量成熟期為產卵盛期和為害盛期,此時,就已出現世代重疊。幼蟲在果實內蛀食五六天,老齡后脫果落地化蛹,蛹羽化后,成蟲繼續產卵產生下一代。大櫻桃采收后,果蠅便相繼轉向成熟的桃、李、油桃、葡萄等果實為害。9月下旬后,隨氣溫下降,果蠅成蟲數量逐漸減少,10月下旬至11月初,果蠅成蟲在田間消失,以蛹進入越冬場所越冬。
3.2果蠅在大櫻桃園的數量消長
大櫻桃果蠅成蟲在櫻桃園全年活動期長達8個多月,從3月初開始出現,數量逐漸增多,在大櫻桃采收后期,即6月下旬至7月上旬,果蠅成蟲數量達到高峰期。隨著大櫻桃采摘結束和大櫻桃氣味的消失,果蠅成蟲向其他成熟的果實轉移,到9月中旬,大櫻桃園無果蠅成蟲活動。
從果蠅的危害特點看,該蟲只危害成熟或開始腐爛的果實,成熟度越高,危害越嚴重。另外此蟲的卵產于果皮以內,卵孵化后幼蟲取食果肉。因此對其卵和幼蟲直接進行藥劑防治既不可靠,也很不現實。而且,從果品的安全性考慮,此階段也不宜噴灑化學農藥。所以,在防治上應以防治成蟲為主,并且將防治的重點放在壓低果園成蟲蟲口密度和安全用藥上。
4.1農業措施
(1)對中晚熟品種如艷陽、拉賓斯、巨紅等,適當提前采收,減輕蛀果率;新建園要早中晚熟搭配種植,適當提高早熟品種比例。
(2)在果實采收后,及時清除果園中的落果、爛果,集中處理。
(3)在櫻桃果實膨大著色期,及時清除果園內外的雜草、垃圾,并用10%(w)氯氰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壓低蟲口基數。
(4)加強果園管理,科學修剪,施用有機肥,在果實生長中后期注意噴施營養肥(生命素、碧護等),均衡營養供給,促進果實健壯生長。
(5)適期采收。櫻桃成熟后及時采收,避免果蠅危害。集中連片果園,各項措施要求統一實施。
4.2物理防治
利用糖醋液等誘殺果蠅成蟲。按糖∶醋∶果酒∶水=1.5∶1∶1∶10的比例配制糖醋液,將配制好的糖醋液盛入小的塑料盆中,每盆400~500毫升,懸掛于樹下遮陰處,每畝10~15處,多數懸掛于接近地面處,少數懸掛于距地面1米和1.5米處。每日對誘到的成蟲殺死或深埋,定期補充誘殺液。
4.3化學防治
(1)樹上防治:在防治園懸掛糖醋液的同時,樹上噴施純植物性殺蟲劑清源保(0.6%(w)苦內酯)水劑1000倍液1次,噴施藥液中加入配制好的3%(w)的糖醋液。噴施時每株樹重點噴施內膛部分。
(2)地面防治:采取樹上防治的同時,在果園地面、地埂雜草叢生處,噴施無公害殺蟲劑農藥;第1次施藥后每間隔10天重噴上述藥劑1次。所選農藥有2.0%(w)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4.5%(w)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40%(w)毒死蜱乳油1500倍。噴藥時僅噴雜草叢生處,無草地面可不噴施。每次噴施藥液中同樣加入3%的糖醋液。
參考文獻:
[1]任強,繆玉剛,鄒宗峰,宋雷鳴.煙臺地區櫻桃果蠅消長動態與綠色防控技術[J].中國植保導刊,2017,37(03):38-40.
[2]石進昌,王小龍.天水地區大櫻桃果蠅的危害與防控[J].北方果樹,2015(04):30-31.
[3]張毅,徐進,楊非,張良,王德田.櫻桃果蠅的發生規律及綠色防治技術[J].果農之友,2015(07):33-34.
[4]張小花,侯攻科,李琳娜.大櫻桃果蠅無公害防治技術淺析[J].中國果菜,2015,35(06):63-65.
[5]盧傳兵,馬惠,任強,曹欣然,鄒宗峰,田明英.煙臺地區大櫻桃黑腹果蠅發生概況及其防控措施[J].中國植保導刊,2015,35(06):56-57.
編輯:岱下匠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