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是個很喜光的樹種。在生長季節,如果桃樹的內膛與下部的某個枝條,在白天或早或晚都見不到陽光者,這個枝條到冬季就會干枯死亡。很多盛果期桃樹上的光禿帶就是因枝條見不到陽光而形成的,所以桃樹在整形修剪時就首先要考慮有良好的光照。不論何種樹形,樹體上每年所萌發長成的新梢在生長季節都應該見到太陽。凡能見到陽光的部位,永遠都會長枝結桃。
一、桃樹開心形栽培的弊端
很多桃區目前還是按照傳統的開心形整形辦法栽培,這種“三股六叉十二個頭”的平面結構,容易導致全樹只有幾個平行的大主枝,樹枝、枝條互相穿插擁擠、互相遮光出現了光虧缺。因缺光,某些部位就會出現光禿。而平面的上部1.2-1.5米高部位由于沒有枝條占空,則會形成上部空間浪費。真正的結桃部位因缺光成了光禿,形成了結桃部位的外移、樹體中出現無效區(有空間沒有結桃枝),而且不易實現高產栽培目標。由于平面的一層樹枝互相交插,樹枝將行道占完,人員操作十分困難。
二、桃樹主干形栽培的優勢
主干形恰好符合桃樹喜光的特性,在其樹體結構上,只有一個主干為永久枝,也就是在永久的骨干枝上,所長的枝條,枝枝都能見到陽光。其優勢表現在以下方面:
1、成形快而結果早:主干形樹體結構的級次少,修剪上不短截,不用多年生的結果枝組。樹形建造快,投產早,產量高,見效快。尤其是高密度栽植(行距2米,株距1米,畝栽333株),第一年定植半成品苗(芽苗),第二年株產可達10斤,畝產超過3000斤;第三年株產可超過20斤,畝產可達7000斤,也不會出現結果部位外移與后部光禿,更不會阻擋工作人員的操作道。
2、利于更新復壯:主干形桃樹“只疏不截”及去老留新的修剪辦法及時地將結過桃的老枝疏除,疏枝要徹底不留樁。永遠都是將疏枝所節約的貯藏養分送到中干(直立狀)或橫向結果枝,使這些永久性的大骨干枝上有足夠的營養促使了不定芽的萌發成枝及形成花芽,來年就可開花結果。年復一年的不斷變換結桃部位,忽上忽下(直立干上一年可在上部結桃,下一年可在下部結桃,距離都很近)或者忽前忽后,橫向結果枝上可在前或在后,結桃部位都不固定。結過桃果后,及時的更新,每年都是利用一年生的新枝結桃,所以實現了樹老枝不老的枝組更新管理辦法。平陸杜馬現仍有33年生樹齡的一主多干形老桃園連年畝產穩定在萬斤以上,但結桃全是一年生枝。
3、技術簡化易掌握:主干形密植栽培有中干無主枝,無多年生結果枝組,樹體只有一個級次。稀植栽培可采用一株多干樹形,其上能增添一個級次(主枝),主枝上樹立的直立中干和密植園的中干一樣對待。開心形桃樹上有主枝、側枝、副側枝及大中小型的結果枝組,屬于多級次的樹體結構。主干形修剪技術簡化:只用“疏緩”二字,用作當年結桃的枝條“緩放不截”,不結桃的營養枝“徹底疏”。不像傳統的修剪辦法:培養各種形狀的結果枝組,短截延長枝,重短截結果枝。一般一個結桃枝條上,中前部花芽最好。如果采用短截的手法,一個結桃枝只留5-7個芽,恰恰將好花芽剪掉,留下的是次飽滿芽。由于剪截留下的枝太短,桃果因空間所限不能拉開距離,就造成幾個桃果長在一塊互相擁擠,很容易出現因桃果膨大互相擠掉。或者是桃果夾在樹枝旮旯,成為畸形果。
4、立體結果產量高:主干形桃樹是利用立體結果的原理建造樹形的。立體的負載力遠遠超過平面枝勢(橫向生長的枝),立體枝勢對相鄰的枝與樹的新梢遮光面很小。其上著生的橫向枝全是50厘米左右長的結果枝(幼樹期為了快速長樹,可以有70厘米以上較長的枝),沒有橫向大枝,也就不會出現互相影響光照。這種立體形狀,樹上所有的葉片日著光遠遠超過平面結構,葉片見光時間長,有利于有機營養的積累和實現高產穩產。
5、操作方便好管理:密植栽培,主干高度在2.5米以內,主干上著生的橫向枝(展)都在50厘米左右。人們修剪、噴藥、疏花、人工授粉、套袋以及采收都很方便,沒有較大的橫向枝擋道,手一伸就能觸到中干。觀察樹體變化,一眼就能看到樹體的各個部位。由于樹體是立體的,樹與樹之間空間很大,通風透光都能滿足需要。人在桃園作業,更是暢通無阻。
關注更多資訊,敬請參閱《三秦果農通訊》報!《三秦果農通訊》2015年度合訂本近期裝訂成冊,全年30期,期期有精彩,每版有精華。愿通過學習“先讓自己值錢,再讓自己有錢”的果友,有需要者可與我們聯系。
特別提醒:轉載必須署名來源:金旺果樹微信公眾號,并署上作者姓名,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