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1兒童節(jié),室長祝點進來的大寶寶和小可愛們,節(jié)日快樂,童心永駐呀~
在后臺,我經(jīng)常會收到這類靈魂拷問留言:每次都是大廚教美食,室長你也有拿手菜嗎?
口亨,開什么玩笑,室長我好歹在美食圈“滾打摸爬”了小兩年。甜食、面點、湯羹、家常菜...統(tǒng)統(tǒng)都不在話下。既然吃粉們都這么感興趣,那么今天室長就給大家露一手(獻丑咯)。
都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對于每個吃貨來說,家鄉(xiāng)的記憶莫過于各種美食了吧。
室長也是這樣,雖然生活在帝都,每天吃著美味的烤鴨、炸醬面、冰糖葫蘆,但時常想念家鄉(xiāng)味。尤其在6月初這個季節(jié),最饞兩樣美食。
一樣是:目前正應季,酸甜開胃人見人愛,素有“初疑一顆值千金”美稱的楊梅?
因為今年閏四月,略微有些晚熟
另一樣則是今天要教大家做的美食-【仔姜炒鴨】。這道菜是室長媽媽的拿手菜,至于為什么會變成我的拿手菜,我想那大概就是母愛吧~
想當初,室長剛畢業(yè)來到帝都,日常飲食全都吃不慣。媽媽可謂煞費苦心,從剛開始的燒好快遞寄來到電話手把手叫我做。
這道菜雖然第一次教室長就會了,但每年到了夏天,我都會再次請教媽媽。因為這道菜不僅是懷戀的家鄉(xiāng)味,更是我和媽媽千里之隔的情感紐帶。
這道仔姜炒鴨夏季吃最合適不過了!不僅食材正應季,口感鮮嫩,還能給身體來一次大進補。
因為入夏后,天氣日漸炎熱,別說稍微走動一下就汗流浹背,整個人的胃口都乏乏的。再加上失眠短睡,身體很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失衡。
但夏季進補,需要區(qū)別于秋冬季節(jié),不宜食用肥膩、燥熱之物。
《本草綱目》記載:“鴨甘、性寒、無毒,有清肺解熱,滋陰補血等功效。”鴨肉屬水禽,性寒涼,滋補不上火的特點,夏季吃再合適不過!
既能補充過度消耗的營養(yǎng),又可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上火等問題。而且價格上比牛肉便宜,也就10~15塊錢/斤;營養(yǎng)上又比豬肉滋補,脂肪含量不會太高。
說到鴨的做法,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拿手菜。
北京人的烤鴨,南京的鹽水鴨,杭州的醬鴨,上海的八寶鴨,閩臺地區(qū)盛行的姜母鴨等,以及室長家鄉(xiāng)最愛的【仔姜燒鴨】,那您的家鄉(xiāng)都怎么吃鴨呢?歡迎文末互動~
鴨也分為兩種:老鴨適合拿來煲湯;嫩鴨也叫仔鴨,適合拿來燜、炒、紅燒、白切、烘烤等等,各有風味。
今天室長分享的這道菜,堪稱仔鴨的終極版下飯做法。因為豆瓣醬的加入,鴨肉色澤紅潤誘人,鮮香入味,無半點腥味,開胃下飯一流!
另外,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仔姜更是公認的養(yǎng)生保健食材,現(xiàn)在正值上市的季節(jié),再配上多一些嫩姜一起燜,既去腥提味還養(yǎng)人。
做法也并不難,關鍵是掌握去腥的4個竅門:①焯水;②大火爆炒出香味;③烹入白酒;④加入大量的仔姜。
我們?nèi)胰硕己芟矚g鴨肉這個做法,炒一炒,燜個10~15分鐘,下飯下酒都特別贊!
做“仔姜炒鴨”的小竅門
1、食材優(yōu)先選擇嫩鴨,老鴨適合煲湯,嫩鴨適合爆炒。家里沒有砍刀,可以讓超市/菜攤賣雞鴨的阿姨幫忙剁成小塊。
2、煸炒豆瓣醬一定要小火慢炒,否則會發(fā)苦。
3、在煸炒鴨肉時,一定要烹入白酒,而不是料酒。白酒和鴨肉是絕配,可以快速去腥提香。
4、做子姜燜鴨最好不要放八角桂皮等味道過重的香料,會搶子姜的鮮味。
如果你也有拿手菜,歡迎文末來跟室長分享,咱們每周一晚上8點左右準時更新~
仔姜炒鴨
▲點我,我是視頻
食材
半只鴨子 600左右/仔姜 250克
郫縣豆瓣醬 2勺紅尖椒 100克/蒜 6~8瓣
菜籽油 適量/白酒/油鹽/白糖/雞精
做法
- 1 -
食材處理:嫩鴨洗凈,切1.5~2厘米大塊備用;
- 2 -
輔料準備:仔姜洗凈切片;蒜整剝皮拍碎;紅尖椒切豎刀備用;
- 3 -
焯水:鴨肉洗凈,冷水入鍋加料酒、生姜焯水,大火煮沸冷水沖洗瀝干即可;(如果是自家養(yǎng)的鴨子,無需焯水,直接大火爆炒同樣可以達到去腥的效果)
- 4 -
煸炒:熱鍋加入少許菜籽油燒熱,下入鴨肉、仔姜片炒香炒出姜油,在鍋邊烹入白酒。(一定是白酒,而不是料酒)
然后將生姜扒至鍋邊,加入2勺豆瓣醬小火慢炒香。
- 5 -
調(diào)味:加入大蒜煸炒至金黃,加一碗清水沒過鴨肉,然后加1勺生抽、少許老抽稍加調(diào)味,中小火煮。
- 6 -
完成:根據(jù)鴨的嫩度,煮制10~15分鐘。待湯汁收濃至只剩1/3,加入紅尖椒拌勻,起鍋前加少許鹽、白糖、雞精,湯汁收濃即可出鍋~
最終成品
??????
歡迎您的加入,每天吃什么這個終極問題,我們替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