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隨著中考最后一場考試結束,2016年河南省中招考試各科目試題陸續揭曉。今年的中考試卷難易程度如何,命題思路是什么,有哪些特色?本報邀約重點初中一線名師為您權威解讀。
語文:難易適中穩中有變
點評老師: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語文備課組長梁永艷
“今年中考語文試卷,難易適中,題型常規,個別題目問法靈活,穩中有變,體現了區分度,在檢測學生基礎知識積累的同時考查了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知識遷移的能力和活學活用的能力,要求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梁老師說,學生普遍反映難度不大,對成績很有信心。
積累與運用部分,考查學生的識記、理解、運用等能力,難度與往年持平。變化體現在給新聞擬標題時,要求寫出理由。此題的設置不僅考查學生材料概括的能力,還考查了學生思考、理解的能力,與往年相比,出題靈活,區分度更高。
記敘文與說明文閱讀,側重考查學生概括、分析和創造性理解的能力。材料主題鮮明、條理清晰、貼近生活。題型設置變化不大。個別題目雖問法略有不同,但只要仔細審題,就會發現考查的仍是平常訓練的考點。開放性題目更利于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表達能力。
古詩文閱讀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型平穩,難度適中。
點評老師:鄭州外國語中學教師毛超
中考語文作文延續以往傳統,仍然是半命題作文與材料作文二選一。
半命題作文《我的青春里有______》, 題目充分體現了課標對學生作文的要求:能有意識地觀察生活、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我的青春”既是關注身邊的體現,也對寫作進行了要求。該題目的設置沒有審題障礙,回歸寫作本身,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事可寫,有情可抒,著重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
材料作文,穩中有變,觀點較易辨識,可選角度多,降低了審題難度,側重于對學生寫作能力、思考能力的考查,也便于學生發揮自己真實的水平。
點評老師:鄭州市二七區愛華中學九年級語文組教師盧瑋
今年的半命題作文重現經典元素“我”、“青春”。這樣的題材貼近考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看到題目感到親切,容易入手。這正是我省中考一直倡導的“讓所有考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保證讓考生正常發揮作文水平”的具體體現。這就要求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寫作抒發真情實感。
材料作文題目要求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一改多年“根據材料寓意,選好角度,自擬題目”的要求,變為根據自己的聯想或感悟,“任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這微妙的改動,實則是在選材立意上給了考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避免因角度問題,立意有失偏頗,有利于考生大膽選擇材料作文。當然,緊扣材料關鍵詞句選角度定立意,仍是簡單易行的好辦法。在明確了作文立意之后,除了選擇寫議論文,緊扣立意寫一篇記敘文,也不失為表達自己感悟的一個好方法。
數學:分類把關創新不斷
點評老師: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數學備課組長亓振海
“今年的數學不難!”考生李琪悅在河南省中招省實驗中學考點數學考試結束后,出了考場迫不及待的說。
亓老師梳理歸納道,試卷總體上仍然繼承前幾年成功的經驗,同時穩中有變,創新不斷。試題體現了以新《數學課程標準》為依據的理念和基本要求,多層次地考查了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理性思維。
試題繼續沿著能力立卷的命題原則,采用分散難點、分類把關的做法,全卷仍然分為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3種題型,共23道試題。
試題在重視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的同時,也考查學生的運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獲取信息處理數據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并注重對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和思想方法分析、解決數學問題以及簡單的生產與生活方面的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試題編排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 由易到難,緩慢提高.試題的起點非常低,使學生動手很容易,如選擇題的第1~6題,填空題的第9~13題,解答題的第16~l8題,試題的設置又具較明顯的梯度,綜合題入口寬而易,出口高而新。如第8題平面直角坐標系背景下的特殊四邊形問題;第15題的矩形折疊問題中三等分點;不少考生充分準備的應用題(第20題)難度明顯降低;最新穎的要數第21題,是以二次函數為背景借數形結合思想探究含有絕對值的方程拓展題;以問題串的形式共設置了六個問題,足可以檢測出考生的知識儲備和靈活運用,實乃妙題。
“河南省中招數學試題的目標指向性,‘有利于課改,有利于減負,有利于教育均衡’,對河南的孩子是一件好事、實事?!必晾蠋熣J為,試題平穩,但是考生要獲得滿分也是不容易的。例如把關題第22題的最大值的問題的探究應用;第23題的(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分類討論,(3)按要求旋轉后,直接寫出指定點的坐標,不僅對考生綜合分析應用能力集中考察,同時也是對他們心理素質的一次挑戰。
英語:強化運用注重交際
點評老師:鄭州實驗外國語中學英語備課組長王黎
今年中考英語命題依然堅持“穩中求變,變中出新”的原則,注重學生的英語基本素養,關注學生的英語能力的考察。試題降低了對英語單純語法的考察,更傾向于對在特定的語境中正確句式使用的考察和英語文化中習語的考察。以對話和語篇為依托,對學生們進行了英語綜合能力的測試。
試題設置更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今年的聽力最后一節是以描述的形式,讓學生給圖片中動物排序,讓學生綜合聽到的信息給出答案。本次完型更是緊密聯系上下文,突出文章的邏輯關系,給學生提供線索,綜合理解,才能正確完成測試。
試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如今年的第五大題,詞語運用,談論了手機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和不同。作文是The biggest personal change I’ve ever made, 讓學生有感而發,有話可說。
此外,加大了英語習語的考察比重。了解英語背景文化是我們英語學習的重要部分,中招考試更是我們的風向標,閱讀的D篇淡化了文章的難度,突出了對習語的考察。
點評老師: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英語備課組長游俐
今年中招英語仍然延續往年命題的原則,即試題結構整體比較穩定、立足基礎、強化綜合運用、注重交際。整套試卷難易適中、設計合理,無偏題、怪題及模棱兩可的試題,注重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整個試題的語言材料、情境的設置也很新很豐富,貼近生活,題目的設置既把握了適中的難度,也體現了必要的區分度,從學生的反應看,效果非常好。
具體來說,本次試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基礎語言知識的考查思路依然是在語境中考查語法,在篇章中檢測詞匯。避免了純粹語言知識的考查,強調了語境中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真正體現了命題指導思想:由知識向能力的轉換。
閱讀理解的考查依然分為四大塊,記敘文(哲理故事),說明文(科普類),應用文(廣告圖表)和任務型閱讀(英漢文化差異),可見其涉及范圍很廣。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細節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詞義猜測能力,總結大意,選最佳標題的能力以及聯系上下文進行邏輯推理的能力。同時本次考試閱讀材料的選取也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充滿人文關懷這一指導思想。所選擇的語言素材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與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材料積極向上,引人思考,使學生讀后有收獲。
書面表達能力的考查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作文以 “Thebiggest personal change I have ever made”為題,考查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選題開放自由,貼近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有素材可寫。學生如果能夠認真審題,正確使用時態,平時養成正確的表達習慣,不出大的語法錯誤,均可得到12分以上。
給新一屆初三學生的建議:
平時所學的單詞要弄清詞性,學會靈活使用,尤其是要加強課標要求掌握的單詞詞性的記憶。同時有意識的擴大詞匯量。
初三學生的閱讀訓練不應該浮在表面上,而應深層閱讀并注重閱讀策略的積累。堅持整體篇章的閱讀,不過于糾結個別語法和詞匯;多關注首段和尾段,注重歸納概括,明確寫作意圖;注重上下文聯系,訓練邏輯思維能力;學會長難句的分析等等。
將讀與寫結合起來。規律的晨讀是必不可少的,朗讀課文,美文以及課外各種優質的語言材料能提升語言的感受力和表達力。同時要廣泛地閱讀,并養成讀后摘錄的好習慣。如摘抄好詞好句好的觀點和見解等。
化學:重視基礎突出能力
點評老師:鄭州外國語中學化學教師、市優秀教師、骨干教師李霞
化學試卷總體難度適中。有5分較難的題目,集中考查學生的計算應用能力和對綜合知識的理解與分析上。與《說明與檢測》中的“考試范圍與要求”保持一致。
“重點知識重點考,重點知識年年考”, 化學試卷秉承“穩定”, 重視基礎,考查核心知識。如氯化鈉中可溶性雜質的去除、氫氧化鈉的部分變質、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元素周期表、氣體的制取、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氫能源等知識多次出現。
“河南燴面” “屠呦呦發現的青蒿素” 、“紅色噴泉”、“空中生煙”使試題生活化、趣味化、有地域特色和學科價值,充滿時代性和探究性。同時化學試題又能突出能力,題目設計精巧,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立足初中水平,注重初高中知識的銜接,側重對知識的理解與靈活應用。
點評老師: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化學備課組長楊潔
中招化學試題遵循“穩中求進,進中出新”思想,“穩”主要體現在試卷延續去年的題量、結構、題型、內容等。“進”主要體現在難度與去年相比略有提升,對能力的考察力度有所增加,題目的靈活性有所增大?!靶隆敝饕w現在題目的情境新、考查方式新、綜合方式新等方面。
縱觀整張試卷,我們不難發現以下特點:重視基礎。試題嚴格依據課程標準,無偏題、怪題,注重對“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考查,知識點覆蓋全面,同時突出初中化學主干知識;豐富情境。試題注重從日常生活現象中選擇情境素材,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進社會”的理念。如試卷第1題就用“河南燴面”為素材,突出了地方特色,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注河南,也使試題更具人文性、真實性、趣味性;圍繞STSE?;瘜W是與STSE(科學、技術、社會、環境)聯系緊密的學科,顯然今年的試卷依舊十分重視突出這一點;關注探究。今年的命題繼續加大對科學探究的考查力度;銜接高中?;瘜W學科的學習在初三僅僅是啟蒙引領階段,試卷在命題時體現出了對初高中銜接及學生持續發展的關注;選拔功能。中招試題是“選拔性考試的試題”,試題保證了一定的區分度。
總之,2016年中招化學試卷是一套具有科學性、時代性的優秀試卷,試卷遵循課標、重視基礎、關注探究、聯系生活,難度比較適中,也切實體現了選拔功能,既有利于高一級學校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選拔合格新生,又對中學化學教學起到正面積極的導向作用。
物理:中等偏難結構有變
點評老師: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物理備課組長代根強
試題考查內容與往年相比,保持平穩。試卷難度:中等偏難。縱覽整張試卷,所有試題在平穩中求創新,在基礎上求變化。試題知識點覆蓋全面,同時突出了對力和電的考查,做到了點、面的完美結合。難度和去年接近,保持了試題的穩定性,該難度的試題較適合中等偏上的學生完成。
試卷結構有變化,減少一道填空題,總題量由原來的22題減少為21題;選擇題由8道單選題變為6道單選加兩道雙選,兩道雙選題難度不大。
試卷整體呈現如下特點:
1、注重對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理解”的考查。
2、作圖題有難度。第15題是畫出光源照亮擋板后方范圍的題目,題目是老題,但是難度超出以外河南中考光學畫圖題的難度,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所以在中考備考復習時,每個知識點到底復習拓展到什么程度,仍然是很多老師苦惱的事情。
3、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在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方法上設置問題,不是簡單的列舉器材、寫出已經會背的實驗結論,而是考查學生是否具備基本的科學思想、基本實驗方法的設計等能力的考查。
4、仍然考查了學生利用基礎的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第20題計算“推著物塊翻滾前進10米時”的功率,仍然會讓學生感覺是“數學題”。這方面到底考到什么難度?建議出題人給予一線教師指導,避免老師盲目拓展深度增加學生負擔。
開卷科目:
歷史:難度提升注重能力
點評老師: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歷史備課組長趙勝男
試卷整體結構保持穩定,試題的分值分布出現微調。選擇題第1題由原來考查中國近代史變為考查中國古代史。其他依次考查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現代史。非選擇題25題由去年考查中國史與世界史的聯系變為單純考查世界現代史事件間的聯系。其他主觀題考查內容與以前一致:21題考查中國古代史與世界古代史,22題中國近代史,23題中國現代史,24題世界近代史與現代史的綜合。
試題看似不難,但個別題目得高分不易。(1)試題材料閱讀量在減少,材料總體難度有所下調。(2)試題材料看似不難,但個別問題的設計及選項的干擾性相疊加,使題目難度增大。(3)古代史的考查可能出乎很多人的預料,將甲骨文,《史記》和《荷馬史詩》組合考查,問題設計不難,但有些學生可能讀不懂,不知答什么。(4)25題歷史短文,可能會出現審題不清,忽略題目的現象。
試題設計體現教學重點,高頻考點。整套試題充分考查了初中階段的重點知識;試題對于周年熱點體現充分。試卷對周年熱點事件不回避,充分考查,如選擇題中對北伐戰爭(90周年),對西安事變(80周年),對解放戰爭爆發(70周年),對一五計劃(60周年),非選擇題對辛亥革命(105周年)的考查;試題材料的選取及問題設置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整套試題注重對學生歷史情境的感知能力、歷史材料的提煉能力、歷史知識的整理能力、歷史語言的組織能力、歷史邏輯的思維能力的考查。
點評老師:鄭州外國語中學歷史組教師楊懷儉
歷史題目依然注重基礎主干知識的考查,繼續延續近年來解析材料、史論結合的命題趨勢,但穩中求新,總體來說難度相對去年又有了一定的提升。
全卷試題從選擇題到非選擇題大都以大量的文字材料、圖片材料、表格材料的形式呈現,注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總結能力,彰顯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歷史學科特點。題型和題量結構緊湊,圖文并茂,難易適中,尤其重視對情景材料,注重對學生分析處理能力的考查,呈現出向高中接軌的趨勢。全卷基本是“無題不材料,無材料不命題”,成為今年中考歷史試題的一大特色。對于大多數考生來說,試題讓大家有話可說,比較容易得分,但失分也容易,因為這類試題最能反映出學生的歷史基本素養和綜合能力。
從考查內容來看,試題既涉及了近代化探索、資產階級革命與改革、思想解放運動等常規重點內容,又不避熱點,關注周年性大事和社會熱點。歷史考試如此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其實歷史離我們并不是那么遙遠。
從試卷結構與題型來看,相對往年沒有太大變化,依然可以用“穩中求變,穩中求新”來形容。知識點分配都相對穩定。選擇題部分中國史10道,世界史10道,只在第一題增加了中古代史的一道選擇題;主觀題保持5道題不變,21題考查古代史部分,其余中國和世界近現代史各一題,而且注重中國史和世界史之間的聯系。主觀題部分更是貫徹“無材料不成題”的出題理念,五道大題全部以材料形式呈現,繼續考察學生的知識理解與運用能力。
思想品德:立意高遠價值引導
點評老師:河南省實驗中學初三思想品德備課組長張艷
今年思想品德試題亮點不斷,主要凸顯了三個方面的特點:
1、立意高遠,注重價值引導
思想品德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更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育人之責,這樣可以更好地為考生的人生領航??v觀整張試卷每一道題的背景材料、設問都在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同時兼具教育功能,如:第2題的“未成年人犯罪”、第12題第一問的“學習模范楷模事跡談感悟”、第13題的“青少年如何以實際行動為新長征做貢獻”等試題,都在學生答題過程中引導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關注社會生活,更具生活化
每年的辨析題都是整張試卷中大家最為關注的。最近幾年我省思想品德試卷中該題都是貼近生活,多以社會建設領域一個熱點話題導入,引發學生思考。所以,只要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勤于思考總能有話可說,這也體現了對考生的人文關懷。然而,要想得到高分也并非易事,所以也有一定區分度。今年辨析題同樣延續了近幾年的命題風格,選取生活中常見的“街邊高聲叫賣擾民”話題展開談論。
3、關注冷點,不回避熱點
今年的第10題、第11題把傳統文化同生態文明相結合,這種結合讓人眼前一亮,綜合性強,試題考查效率高,難度適中,值得點贊。作為熱點的“國家安全”、“長征精神”、“河南好人”、“科技創新”等熱點的考查也符合本學科時效性強的特點,一“冷”一“熱”結合給今后思想品德教師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面。
鄭州報業全媒體記者 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