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本人自從2002從師范學院畢業踏上教師這個崗位,認真踏實工作,能注意感受教育規律,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特征,根據學生的發展和外語知識的特點進行教學。組織課堂教學也略有一點經驗。但長期以來,比較重視課堂教學實踐,相對忽視了教師自身學科專業知識的發展,尤其是害怕寫文章,寫出的文章也僅僅停留在實踐層面上,無法上升到理論高度。
個人發展目標: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抓緊分分秒秒學習充電,使學習成為自己的一種內需,通過學習提升師德修養,豐富知識結構,增強理論底蘊;工作中,積極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與實踐,從學生生命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新努力做一個師德高尚、業務過硬的老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培養良好的文化素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有科研能力的、創新精神的好老師。
三年規劃的思考:
1.堅持不斷學習,提高學科功底。
新的課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課程評價觀,強烈沖擊著現有的教師教育體系,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師必須加強學習、進修,盡快提高專業化水平,力求有扎實的學術根底,廣闊的學術視野,不斷更新知識、追逐學術前沿的意識,以主人翁的心態投入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本人打算三年里閱讀以下書籍,每年做好30000字的讀書筆記,使知識不斷積累,思想與時俱進:
●有關教育教學管理的雜志和書籍《給教師的100條建議》《班主任兵法》《教師博覽》
●有關英語教育教學的雜志和理論書籍。《英語課程標準解讀》《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新課程教師科研行動指要》(韓立福)
2.重視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和教學經驗的積累,走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道路。
我將積極參與學校的教學改革和課題研究。爭取每節課都寫好教學反思,每學期上好各級類別的公開課,每學期寫出一篇質量較高的教育教學小論文或教學案例。積極申請參加各級類別的培訓,爭取多聽觀摩課,優質課,并學會評課。
3. 加強自身口語的訓練。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教師流暢的語言是吸引學生的法寶。通過網絡、媒體新聞以及音響類器材訓練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爭取每天讀一篇英語小短文,每周收集一些最新、最流行的日常英語用語。
4. 繼續學習信息技術,動手制作較復雜的課件。
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而,要認真學習信息技術,能夠制作較難的課件。
5. 對照名師培養計劃認真準備,爭取三年內能成為區級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