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過年期間,你或許和我一樣,要結結實實地宅一段時間。然而,有些人,比如直播帶貨頂流李佳琦或薇婭。他們每天只休息不到五個小時,一年365天輪軸轉,卻總像打了雞血似的。科學家研究發現,一部分原因跟生物鐘有關,很多成大事者大都天生精力旺盛,因此能夠將有限的生命活出更多可能性。作為一名自由職業者,幾乎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但是睡醒后卻依然總是覺得困。日復一日,黑眼圈越來越重,臉色越來越蠟黃,顯得很憔悴。更讓她郁悶的是,大腦似乎也越來越遲鈍了,多看一會兒書就困得不行。獨自經營一家傳媒公司,經常通宵加班做方案,白天忙不迭地業務應酬。閑時卻還能興致勃勃地逛街、談戀愛、旅游。小南暗自期待:“如果有像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樣的能量補充劑,就好了。這樣我就能每天處理更多事情了。”從心理學上看,小南的疲勞在于大腦,而不在身體,即“大腦疲勞”。哪怕你整天無所事事,趴在床上發呆,大腦也在一刻不停地運轉,這個自動運行的神經系統叫做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Net-Work,簡稱DMN)。它是由內側前額葉皮質、后扣帶皮層、楔前葉、頂葉等構成的網絡。腦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大腦的能量,高達70%左右,用于維持DMN運作。它總在大腦沒有執行有意識活動時,自動運作,比如:反思過去,擔憂未來。因為,雖然無須工作,但是家庭瑣事更讓人操心,更別提作息混亂了。但只有想辦法抑制DMN的無序運作,大腦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休息。也就是說,當你發現睡眠或旅行并不能讓自己恢復精力的時候,就該意識到,也許是大腦在向你求救: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硅谷未來學家亞歷克斯·索勇-金·龐,研究了包括蒂姆·庫克、扎克伯格、村上春樹等數百位各行各業精英人士發現:規律性,就是將自己的生活、工作按一定規律安排好,這樣大腦處理起來才能夠更順利。一旦“有意識行為”變成了“下意識行為”,意志甚至可以完全不介入,一切都會變得自然而然、輕輕松松。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注意力集中的時長在6—12分鐘。起初投入工作時效率很高,一個半小時后會達到頂峰,然后開始急劇下降,兩個小時后會跌至低谷。前幾分鐘你在蓄力,90分鐘后你的精力條讀完了,再怎么努力輸出,效率都約等于0。所以,不要等到身體累得不行了的時候再休息,這就像渴極了才喝水一樣,太晚了。好的休息,不僅能夠讓我們精力充沛、更能有效提升一個人的自制力、記憶力和成就感。前面已經說過,大腦之所以疲憊,除卻生理因素,主要是因為思緒太過于雜亂,情緒太過于激烈,以至于即便休息的時候,DMN依然不由自主地忙個不停。所以要想讓DMN不那么忙,就得在意識層面將自己的思緒和情緒整理好。具體來說,可以試試“猴子思維”消除法和“RAIN”法。思慮或雜念過多,會像猴子在大腦中喧鬧一樣,消耗大量能量,導致大腦疲勞、睡眠質量下降。試著給那些不斷涌現、但又沒多少用的念頭取個名字,將無意識具體化。人類最大的恐懼源于未知。如果你能將它命名,那么你將戰勝它。給它取個名字:煩人的小強,愛操心的小渣渣等等,怎么開心怎么來。然后,想象著把這些已經“受夠了”的想法,踢出大腦。這個踢出,是一種心理上的儀式感。正如,將你雜念的名字和內容寫到一張紙上,然后將紙張撕碎,可以舒心很多。比如,有些人一閑下來就容易自我攻擊:我活得太失敗了,我好頹廢……這個時候,試著舉一些反例,多想想自己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比如寫字好看,做飯好吃等。其次,不要把“雜念本身”和“心懷雜念的自己”等同視之。但即便雜念跑進你腦中,你自己依然是個能夠高效思考的人,不會被雜念輕易控制。去找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答案出現的那刻,雜念可能就自然消失了。利用“猴子思維法”給嗡嗡不停的雜念按下暫停鍵,讓DMN休息一會兒,讓大腦不那么疲憊。而當大腦承受過多壓力時,控制本能和情感的杏仁核就開始失控。覺知內心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嫉妒、內疚、羞愧、迷茫等等。人一旦給自己貼上某個標簽,很容易接受它的負面暗示,真正變成那樣d的人。比如,內心感覺挫敗的時候,不要輕易說自己就是個失敗的人。挫敗,其實只是你那一刻的主觀感受,并不代表你就是這樣的人。接受意味著承認自己現在的狀態,但同時告訴自己“這就是我,時不時會有負面情緒,但總的來說,我還是個不錯的人。”有意識監測自己的生理變化,比如心率是否加速、呼吸是否急促,肌肉是否感到緊繃?心理的變化會引起生理反應,甚至很多時候身體比大腦反應更靈敏。比如,如果你很焦慮,會發現身體不由自主地緊繃;如果你很自卑,氣息都會漂浮。● Non-Identification(保持距離)不要過度分析自己的情緒,因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越分析,越迷茫。RAIN法,是連續的,多多練習,只需要不到一分鐘就能夠做完。保持距離:觀察自己生氣的樣子,然后想象自己不生氣該是什么樣的。學會了RAIN法,能夠有效控制負面情緒,抑制沖動,提高自制力和掌控感。睡眠效率=睡著時長/床上時間,比如:6.5H/9.5H=0.68.如果睡眠效率過高,意味著你倒床就睡,沒有足夠的預備時間。睡著之后,往往會思緒異常活躍,夢連著夢,第二天醒來依然很累。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太累了,所以建議提前半小時上床,給自己身體一些緩沖、放松時間。如果睡眠效率過低,很可能是因為“上床拖延,起床磨嘰”的習慣,這源于潛意識的生存危機:“現在我將進入睡眠,隨著我身體的放松,我將進入越來越深的睡眠狀態。迷迷糊糊起不來的時候,請果斷地從床上爬起來,喝一杯溫開水,并對著鏡子中的自己說:休息也不只是睡覺或旅游,它是一門有關大腦科學和心理學的藝術。只有梳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大腦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后天就是除夕,春節長假的第一天,希望大家都能松一松繃著的那根弦,“好好休息”一下吧!作者簡介:非也,二級心理咨詢師,自由撰稿人,英語文學譯者。微信公眾號:非也漫談(feiyemt)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