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一部書,很難讀懂,孩子又是自己的再造體,往往忽略解讀,這種情況不利于培養好孩子。撫育孩子是家長的社會責任,讀懂孩子是撫育孩子的基本功。只有讀懂孩子,才能優化培養,優勢發展,培養出好孩子。
一,了解天性,解讀孩子。
孩子們都有共同的天性,天性都有兩重性,每個孩子的天性強弱程度不同,千差萬別,父母應當解讀自己孩子的天性。
1大腦半球優勢。邏輯思維優勢比較適合于自然科學發展方向,形象思維優勢比較適合于社會科學發展方向。讀懂自己孩子半球優勢,對于關注發展方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欲望程度。欲望是一切行為的動力,孩子欲望強弱,決定性格走向,值得關注。欲望弱的孩子,柔弱,不愛動,行為往往不到位,趨向內向性格。欲望強的孩子,強勢,愛動,行為容易過激,趨向外向性格。
3好奇程度。好奇心理是學習、追求知識的基本元素。好奇心強的孩子興趣多,好動,好發問,但,少專一,少長性,易跳槽。好奇心弱的孩子善專一,性體長,喜歡靜,但,易漠視,少愛好,較單一。
4逆反程度。逆反心理是反抗欺辱,抗御災害,適應環境的基本元素。逆反心強的孩子較敏感,善抵御,善抗爭,但,易怒,任性,易過激。逆反心弱的孩子順從,聽話,但,欠反抗,較懦弱。
5自尊程度。自尊心是自愛、自信、自立的基本元素。自尊心強的孩子,自愛,要強,有自信,但,愛面子、不闖蕩,易灰心。自尊心弱的孩子,善忍耐,敢闖蕩,但,少自愛,缺自信,不拘小節。
6好勝程度。好勝心理是有志氣,有勇氣的基本元素。好勝心強的孩子,膽大,敢爭斗,不甘失敗,但,能報復,愛便宜。好勝心弱的孩子,謹慎,不爭斗,不貪便宜。但,膽小,貪生,怕打架。
7個體個性,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存在內向、外向,剛強、柔弱之別,了解個性,針對個性進行培育(見:關注孩童個性優勢發展)。
二,順應天性,培育孩子
孩子都有生存的天性,培育的基本方法是‘順其自然,優勢發展’。七分自然三分順,七分順勢三分管,十分管其一。天性也有兩重性,‘適者益之,過則害也’,孩子又有模仿性,可塑性,依偎性,隨意性,所以,父母的責任就是順應天性,擇優培育,揚長避短,優勢發展,使其成為立足于社會,有益于社會的好人。
1欲望心理是獲得的本能。欲望是行為動力,只有行動才能獲得需求,家長既要滿足和保持孩子的欲望,又要培育孩子的勞動觀念,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共享意識,節制欲望,防止厭惡勞動、自私、貪婪。
2好奇心理是認知的本能。好奇心引起興趣,興趣是追求知識的動力,即要調動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要引導控制好奇心,把好奇心培養成學習興趣,并且有鉆勁,防止迷戀游戲,厭惡學習。
3逆反心理是抗爭的本能。反抗精神是可貴的精神,抗御環境的變化,抵抗他人的侵害就是逆反心理起作用,要關注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吃羊也不怕狼,又有反抗精神,也有順從品格,防止任性,過激,無端對抗。
4好勝心理是有志氣,有勇氣達到目標的本能。要培育孩子的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不怕困難,不甘失敗的好勝理心,又要進行挫折教育,經得起失敗,挫折,委屈等逆境的考驗。
5自尊心是維護尊嚴表達情感的本能。不同事物刺激,必然產生不同的心態,從而影響行為。不可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培養他們孝順父母,尊重長者,自愛、自信、又要使他能忍耐,不計較,敢闖蕩,意志堅強。
三,更新培育觀念
1、孩子首先是一名社會的人。他和父母的社會地位平等。所謂‘養兒防老’已經過時,父母只有撫育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私自處置的權利,要尊重孩子人格,平等交流,善于溝通。
2溺愛就是坑害。中國有一句名言‘慣子如殺子’,嬌慣、放縱、沒有約束,直至護短,這是坑害,容易養成唯我獨尊和依賴意識。
3嚴厲就是傷害。用暴躁脾氣和暴力行動實施管教。會極大的傷害自尊心,加劇對立情緒,采取極端行為,“棒下出孝子”效果往往相反。
4‘望子成龍’期望值過高,求全責備,要求過嚴,壓力過大,造成厭倦學習,效果不佳。不如順其自然,展示個性優勢。
5熏陶勝于教學。環境影響有時候終身收益,走出家門見世面,接觸環境,適當參與社會活動,實踐第一,書本第二,大有益處。
6表揚勝于批評。堅持健康的培育方向,以親切和藹的態度,采取鼓勵、夸獎、表揚為主,批評為輔的方法,是很好的方法。
7誘導勝于說教。根據平常生活中實際接觸的各種事物,見景說情,以情入理,誘導他們加深印象和深入理解。
8身教勝于言教,以身作則是最好的無聲培育。父母的文化素養,生活習慣,生存方式,夫妻關系,家庭氛圍能夠影響小孩一生。
讀懂孩子,因人施教,優化培育,優勢發展,培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