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四大名小吃在資金匱乏的年代,如何通過營銷,達到風靡全國和全球的呢?
兩萬家店鋪、六萬從業者、每年70億營收,店鋪數是肯德基、麥當勞的5倍。說的是沙縣小吃。中國四大全民小吃除了沙縣小吃,還有那些取得這樣的成績呢?
國內知名調查機構做出的權威分析給出泛武漢鴨脖零售市場年銷售額380億元。未來這一行業還會不斷增長。其次桂林市已有2000多家桂林米粉店,從業人員數萬名,桂林米粉行業的年銷售總額達到了25億元。加上全國有80億的規模。最后今年“面食天下,走進蘭州”為主題的中國蘭州牛肉面產業高峰論壇上,蘭州市牛肉拉面行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已經有3萬多家牛肉拉面經營網點,年營業額500多億元。這四大小吃不僅全國有網點,全球都有自己的網點。
為什么這四大名小吃能夠在資金匱乏的年代暢銷全國甚至全球呢?我們來看它們是怎樣煉成的。
文化品牌底蘊悠久
文化底蘊,文化是品牌創建、品牌經營的精神動力。把文化與品牌結合,有利于增強地方特色小吃產業的文化品位。
如2007年蘭州市政府已將牛肉面的制作正式列入了市政府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桂林米粉的起源是秦王嬴政為了統一中國,派屠睢率50萬大軍征戰南越,這些西北將士,天生就是吃麥面長大的。但南方盛產大米,卻不長麥子。通過努力廚師把把大米通過舂使榨出的粉條更有筋力。久而久之,就逐漸形成了桂林米粉鹵水的雛型。
品牌共用
因為這四大小吃,都有悠久的歷史。開拓陌生市場的時候,悠久的歷史小吃品牌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從而打開市場。沙縣小吃就是這樣品牌共用的。在區域內大批中小餐飲企業參與,各個企業相對獨立,采用同一品牌直接面對市場開展營銷。
定位正確
通過觀察,小編發現這四大小吃定位很正確。都是針對上班白領、學生群體而打造的方便、快捷、衛生的便利店面,店面的特色主要以營養方便、衛生快捷為經營理念。如蘭州拉面面對的是絕大多數是尚未有自主收入的學生群體、和部分周邊居民,產品的價格應當比較實惠。
標準化產品
這四大小吃在同一品牌各餐飲企業中產品生產、制作的工藝流程、設備性能、操作間的要求等方面都基本標準化,如遍布全國十多個省市的“沙縣小吃”飲食企業都是福建省沙縣人開的,“沙縣小吃”產品的業主一般都要到沙縣的小吃培訓中心培訓,使得所有飲食企業都采用同一工藝。由于小吃產品主要取決于操作人員的習慣與經驗,因此只能是半標準化生產產品。
品牌特色化
用同一品牌的產品獨具特色,明顯差異于其他的沒有使用該統一品牌的同類產品,產品采用傳統的制作工藝或獨特的制作方法,有其獨特的性能其它企業很難模仿,如沙縣小吃的當家產品餛飩、拌面極具地方特色,甚至一些關鍵佐料要從沙縣老家帶來。
還有蘭州拉面就是拉面、 牛肉、 蘭州三大特色的前提下,以不同品牌在口味、 花色、 品種上的各種特色吸引顧客。且多由回族人經營,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可謂品牌特色鮮明。
連鎖加盟,形成規模
加盟管理是種快速的品牌擴張方法。即利用加盟商的資金來拓展自己品牌的市場,有利于加盟總部的資金周轉。
如現在的蘭州拉面就是通過其品牌擴大規模,發展連鎖店產業。它們通過在經濟發展迅速的地方建立試點,進行統一管理。實現其標準化、規范化。借鑒成功品牌的經驗,像金鼎、黃師傅、牛肉面大王、牛家兄弟等牛肉拉面品牌逐步壯大,這些企業“統一配送、統一標識、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質量、統一裝飾”的連鎖店在全國近千家。還有風行全國的絕味、久久丫,周黑鴨追根溯源,都是發端于武漢的鴨脖商家,然后通過連鎖加盟形成規模。
政府背書宣傳
四大小吃啟動期的時候,基本都有政府的背書宣傳。如沙縣小吃,早在1998年,沙縣政府就成立了“小吃辦”,為推廣沙縣小吃,縣政府先后組織到上海、杭州等各地開推介會,2004年沙縣小吃剛打入上海市場時,業主開一家店縣政府補貼1000元。而到了2007年,沙縣小吃打入北京市場時,前100家店的補貼提升到了每家3000元。
與時俱進營銷
四大小吃并沒有在現有的成績上,固步自封。也在營銷方面不斷的與時俱進。
如泛武漢鴨脖下面的絕味是一個傳統食品品牌,早在“移動互聯網”萌芽初期,絕味已經嗅到了商機,大膽嘗試O2O營銷,創出了傳統食品行業新模式。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賬號、微淘、天涯論壇等新媒介的營銷方式,加強與消費者的深度溝通,搶占年輕消費者心智,讓他們以便捷、習慣的方式與品牌進行互動,增強顧客的體驗和粘性。
絕味鴨脖從購物到消費打通閉環,多渠道聯合。不僅是門店與門店聯合,城市與城市聯合,還有與淘寶微博、支付寶移動應用等平臺聯合,線上線下的聯合,優勢互補。隨著移動支付走入人們生活,絕味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吸引移動用戶。
民以食為天,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四大名小吃的成功就象征著中國傳統美食的博大精深。作為傳統美食的領導品牌,四大小吃的成長離不開市場的青睞、消費者的信賴。四大小吃的榮譽更離不開自己持續的創新與開拓。真心祝愿這四大小吃在互聯網時代也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編輯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系方式:020-38814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