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東果事 黃明學
從今年11月17號開始,至今已整整一個月的冬剪培訓。每天兩次將僅六十埸實地培訓會,從翼城、曲沃、侯馬、襄汾到堯都,走進了五十多個的村莊,一百多家果園,感觸很深。
果農對技術的渴求非常迫切,果農務果的辛苦實在叫艱辛,這種對果樹的堅守是一種熱愛,更是一種情懷。
然而,一些不負責任的技術人員對果農的誤導,以及部分奸商請來所請的“專家教授“對果農的忽悠,實在可氣又可恨!騙誰都行,為啥忍心傷害這些年邁且堅守在幾畝果園里的“細活”果農呢?
呼吁果業局、工商局等政府部門,對那些無證商家、無資質技術人員,予以徹底清理,讓果業有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還果農一份公道。
下面將自已的所見所聞和一些體會感悟,分享給廣大的果農朋友們。
一,蘋果樹為什么要冬剪?
蘋果樹歷經漫長的四季生長,從開花展葉到果實累累再到卸果落葉后,進入冬眠,已經很疲勞了,急需修整調理,就像一支隊伍,一埸戰役下來,無論勝與敗,都必須修整補充,所以果樹冬剪很必需的。
二,冬剪的目的是什么?
大部分果農冬剪都是修剪過重,造成樹體紊亂、樹體虛旺。
冬剪的目的本來是平衡樹勢穩定樹勢。那么,我們大殺大砍就破壞了樹體本身的平衡,樹上長旺枝冒大條,一定是不合理修剪造成的。
盲目的追求樹形,看誰家的樹修剪的有模有樣就拍手叫好,豈不知第二年一生長樹“瘋”了,這種極度地修剪。不僅破壞樹勢穩定造成樹形紊亂,更是造成大小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冬剪一定要因樹(品種)修剪,因形(密度)修剪。樹形是由品種和枮木決定的,所以要看清是長枝還是短枝?是喬化還是矮化?是早熟還是晚熟?做到心中有數,方可有針對性的整形修剪。真正做到心中有形不死,樹上無形不亂。
三,那么如何通過合理的冬剪來調節樹形樹勢呢?
首先,調節樹上與地下的關系,樹上每個大枝和枝條,對應的地下都有根糸供應。所以說,取大枝還是要慎之又慎,取好了樹勢穩定。取不好要么樹勢虛旺,要么樹勢衰弱,甚至出現小葉黃葉等生理性病害,這就是如何取大枝的問題了。
取大枝要根據樹形來決定永久枝,永久枝要奔著南低北高、上稀下密的原則,決定好了永久枝后,那個影響永久枝的光照,鋸掉那個就錯不了了,影響一點取一點,影響一片取一枝,主要解決的是大的光照問題,以保證枝枝見光。
其次調節花芽與葉芽的問題,也就是通常講的枝果比。花芽不夠的樹,一般是營養生長過剩,那么條子會比較多。修剪時盡量疏除一些秋稍生長旺盛的,或者春秋不分的混合條子,盡可能地保留花芽。
注意,疏條不宜過多,留一部分來年八月份再疏除,效果更好,更利于穩定樹勢。花量較大的樹,一般生殖生長過剩。那么花枝就會過多,修剪時疏除那些過密的細長枝,連續結果衰弱的串花枝。
所有結果不能見光的細弱枝,盡量減少花量,保留無花枝條,以利來年成花結果。合理調整葉果比,主要是解決局部光照問題,確保果果見光。
四,冬剪是解決通風透光問題,以上只解決了光路問題,那么風路問題怎么解決呢?
先要解決群體風路問題,即保證整體果園行距間的通風道,都知道株距密不算密,而行距密則全園密,就是強調群體通風的重要性。其次是個體風路問題,將靠近中干三十到五十公分(根據樹齡而定)的枝條全部清理,以保證樹體自下到上直徑一米左右的通風洞,光路不開果不紅,而風路不開病菌多,在果樹管理中,風和光同樣重要。
五,本人長期服務在田間地頭,對于冬剪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以及果農修剪存在的誤區,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現將果園中常見的“毛病”與果農朋友做以下交流。
(1)盲目蔬條。會剪不會剪先剪條子,特別是背上枝全部疏除,這是非常鍇誤的,今年剪下的好條子(春梢芽飽的),就是后年的好果子,所以大小年的形成,與盲目疏條有著直接的關系,那么什么樣的條子該留?什么樣的條子該蔬呢?。簡單地說;春稍長秋稍短,這樣的條子不用管,秋稍長春稍短,這樣的條子必須剪,一定要看條子有芽子修剪。
(2)盲目短截。樹是越截越亂,越放越順,所以說,要改變傳統的疏放截,為現在的疏放回,有結果能力的枝條一直長放,放弱了再回縮。“結果結果再結果,結果以后往回縮”,此枝應該最少是五齡枝,那么,枝齡不到無需回縮。什么情汽下再回縮呢?一定是要看果臺副梢,短枝樹果臺副梢生長不到六公分,長枝果臺副梢不到二十公分,這時就該回縮了,弱到哪兒回縮到哪兒,沒空間的疏除。
(3)盲目取側。大枝放大側非常好,一是結果能力強,二是大側不冒狂條,而咱們果農大多認為是超過枝干比了,一鋸了之,倒至于樹上傷痕累累,狂條滿滿,極不穩定。大樹留大枝,大枝放大側,這叫分流,不要被“枝干比”所綁架了,整形修剪本身就是個”分流“的過程,分好了樹勢穩健,分少了大量冒條,分多了果子長不大,這需要在實踐中去總結,不過,能結果,結大果,結大紅果的枝都是好枝,好枝就留,影響就取,“不忘初心”以提高效益為目的。
(4)落頭過急。樹體落頭,其實和枝條回縮是一個道理,不可操之過急,好多果農認為樹太高,不方便操作一鋸了之,殊不知,今年取悼個單帽子,明年扣上個棉帽子,大量冒條二次郁密,要落頭先看樹體橫向是否有發展空間?樹體橫向沒空間一定會縱向的長,這是定律,樹體過高一般是因為栽植密度過大造成的,所以應該首先考慮間伐問題,要先間伐后落頭再提干,這樣樹勢才穩定,切記,提干落頭不可同時操作。
以上見解,能為果農提供一些技術參考足矣。因為,冬剪是一項經驗加技術的綜合,所以,要不斷地革新技術,不斷地總結經驗,用理論武裝技術。
在生產中驗證技術,理論一定要通過實踐來驗證,千萬不可盲目“跟風”。誰是師傅?樹才是真正的師傅,誰是裁判?修剪反應才是公平公正的裁判。
傳統的修剪技術,有些技術已不適應當今果業生產需求了,過去要求枝枝見光,而現在要求的是果果見光,因為市場在改變,所以觀念也要改變,技術一定要革新。
經驗是寶貴的,技術是無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