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400年》課程導賞
浪漫與古典中的勃拉姆斯
導讀:生活在浪漫時期的勃拉姆斯,創作了很多有著古典元素的作品,被稱為是古典主義的最后一人。古典主義追求理性,浪漫主義追求豐富的色彩,兩者相互對立。古典時期的音樂具有理性的特征,浪漫時期的音樂具有自由傾向,然而把它們相互融合之后的作品就形成了古典與浪漫相融合的勃拉姆斯的作品。本文從勃拉姆斯的創作形式和創作理念淺析在繼承古典主義的同時,又將浪漫主義的理念融入其中,從而進一步了解勃拉姆斯。本文作者鄒昕陽。
一、崇尚古典
19世紀的歐洲,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甚至是對社會的影響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勃拉姆斯的音樂繼承著古典時期的理性,但他與莫扎特、貝多芬不同,又不比肖邦的浪漫優雅、不比李斯特的富有華麗的特征。勃拉姆斯崇尚貝多芬的創作,創作出具有古典元素的作品;勃拉姆斯的奏鳴曲的曲式方面和調性方面都是有著較為傳統的一面,如主部主題特點鮮明、充滿活力,相比之下副部主題則和主部主題形成了對比等。
古典時期的音樂的特點在于樂句的規律性,結構勻稱,也很注重不對稱的樂句和多變的節奏型,很偏愛切分音和附點音型,但是與他同時期的李斯特、瓦格納等作曲家相比,他的音樂保留了古典的成分,但并不能說明他沒有浪漫的成分在其中,即在學習古典的同時他亦創立了自己的特色。
如勃拉姆斯《C大調鋼琴奏鳴曲》具有古典主義句式結構的形式美,講究均衡的體現,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比如第一樂章就是傳統的古典奏鳴曲式結構,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這一結構體現的,在勃拉姆斯的《C大調鋼琴奏鳴曲》中展開部也多處體現出了繼承了貝多芬奏鳴曲的結構模式,例如:引入部分是變化引用前面樂章開始處的引入節奏型。
勃拉姆斯的音樂嚴謹、理性,他的情感表現不夠奔放,而是將感情潛藏在其中,它是富有生命的含蓄美,在浪漫時期他是一個嚴謹的有思維的偉大作曲家,他對音樂的愛是情有獨鐘的,他的音樂與他同時期的其他音樂有著不同的風格。勃拉姆斯創作了三首鋼琴奏鳴曲,創作于勃拉姆斯創作生涯的初期,是同一時期的作品,而就是這位在浪漫時代的作曲家創作出有著古典韻味的作品是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在當時浪漫樂派的樂曲非常盛行,既抒情又富有感染力,而勃拉姆斯卻在他的創作中繼承了古典風格。
在他的三首鋼琴奏鳴曲中,勃拉姆斯由于受到了貝多芬的影響,在其基礎上創作出有自己風格的作品,例如Op.5(《f小調鋼琴奏鳴曲》)這首曲子與古典時期的不同在于它是五個樂章的結構,調性也較復雜了些,聽上去內容較豐富,音響效果也龐大了許多。
勃拉姆斯的音樂有著較為明顯的古典主義傾向:首先是勃拉姆斯的音樂同他的國家和民族有著萬千的聯系,最重要的理由可以說是為了民族團結統一,反映出愛國的熱情。他也把民歌加入到作品當中,例如在他的《C大調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中將民間歌曲融入其中;還有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最后一個樂章都出現了民間歌曲作為主題中的重要部分。
其次是勃拉姆斯對德國傳統體裁,結構、織體的繼承傳揚,當時在浪漫時期盛行藝術的文學性和標題性,而勃拉姆斯作為浪漫后期的作曲家,對這一風格完全不入其中,他與瓦格納截然不同,他繼承了古典的風格,如奏鳴曲式、變奏曲式;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間奏曲等都能體現他的古典風格,其中交響曲尊崇了古典交響曲的創作形式,嚴謹的曲風。他的音樂有古典的優雅風韻,帶有強烈的懷舊色彩、悲觀情緒和無可奈何的憂郁。他有著深邃的歷史感和使命感,他相信新的重要的事物依然可以用古典大師的傳統手法來表現。雖然勃拉姆斯崇尚古典主義,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古典音樂,否則就不能說他是“古典時期的最后一人”。“在勃拉姆斯的音樂中,自由即興的詩意因素和嚴整的思維、嚴格的發展邏輯結合在一起,這種發展邏輯就是運用古典主義結構規律性作為基礎的。”
二、追隨浪漫
浪漫主義的音樂同古典主義音樂區別在原有古典的基礎上創新出新的內容,浪漫時期的音樂給人以幻想的感覺,和諧的畫面,沒有喧鬧和爭吵,是人類生活的理想的境界,雖然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都繼承了古典的形式,但實際在古典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內在有著很大的差別。
浪漫主義音樂具有自由、豪放,甚至還有主觀的元素,它與古典時期的嚴謹、優雅形成了對比,而和聲正是能夠表現浪漫主義音樂最具代表性的特點之一,例如,不協和音的使用,極大增強了浪漫時期和聲的浪漫色彩。筆者欲把浪漫主義音樂想象成美麗的畫境,美麗且富有遐想,內容豐富多樣。浪漫主義音樂很注重表現作曲家的內心感受,自由抒發情感,這也是對浪漫時期抒情性的推動和發展。
勃拉姆斯音樂的浪漫性還受到了重要人物的影響:舒曼是勃拉姆斯音樂道路上的一個重要的引路人,他是19世紀德國偉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于舒曼相識于1853年,當時是由約瑟夫?阿希姆的推薦下與其相識,并為舒曼演奏了他的作品《C大調鋼琴奏鳴曲》。舒曼對勃拉姆斯的作品極為贊譽,評價勃拉姆斯是“湍急洶涌的洪流,直往下沖。匯成了奔瀉飛沫噴濺的瀑布。在它上空閃耀著寧靜的彩虹,兩岸有蝴蝶翩翩飛舞,夜鶯婉轉唱歌”。
勃拉姆斯將舒曼視為他音樂道路上重要的領路人,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音樂創作中去,也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舒曼的影響,創作形式很近似舒曼,在他的作品中包含著浪漫的詩意,例如《舒曼主題變奏曲》(Op.9)就是受到了舒曼《交響練習曲》的影響,在主題與變奏的關系上體現出了“舒曼追隨者”的態度。
德國名作家霍夫曼是勃拉姆斯最鐘愛的作家,他的小說在當時的很有影響,霍夫曼的小說具有幻想性和夸張的效應,諷刺了黑暗的社會現實,這正符合了浪漫主義的音樂特性。
勃拉姆斯對浪漫文學的熱愛程度影響了他的審美觀和人生觀,致使他的作品中有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例如他的《第一交響曲》就是以英國作家拜倫筆下的人物曼弗雷德的形象為參照,一個看似表面熱情但是內心已經絕望的人物。崇尚自由和真情的勃拉姆斯在古典的基礎上夾著浪漫的創作手法,所以使他在追崇古典音樂的條件下還汲取著浪漫的養分,我想這是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光環。
在很多人看來,勃拉姆斯是德國歷史上一位特殊的音樂家,他創作了有非主流色彩的作品。勃拉姆斯的意識中有悲情的一面,這不但與他的自身性格有關,還與他所處的社會和生活有著很大的聯系,他的“悲劇性”伴隨著他一生的創作,也正是因為他把對古典主義的向往要用浪漫主義的方式去表達,才使他的古典主義有著非凡的影響。勃拉姆斯的音樂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在理性與自由的相結合下鑄就了一部部令人回味的作品。從作品中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的真誠和他對藝術的不懈追求,用優秀的作品去表現內心的情感,用真誠把古典光彩重現在浪漫時期。
勃拉姆斯《第一交響曲》,西蒙·拉特指揮柏林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