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都有這樣一個疑惑,自己的孩子初中的時候在班里都是前幾名,這樣一個學霸進入高中也應該保持下去,可不知為何孩子進入高中以后成績直線下降,淪為學渣。那么這背后的都有哪些原因呢?今天小編就要和各位家長探討一下。
初中學霸考上高中后為何容易淪為學渣?家長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嗎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初中個高中的差異,中小學的知識大多是很基礎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都是循序漸進,所以只要認真聽課,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那么考一個好成績問題不大。可是上了高中以后,由于學習量的加大,老師在課堂上講的知識點很多,很多時候一堂課就能講20頁課本。所以學生要想跟上老師進度,一方面上課的時候就要認真聽講,另一方面是下課后也需要花時間消化知識,要學會理解,舉一反三,有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不會落后。
當然了隨著知識的增加,需要背誦的東西一下多了很多,還有光靠背也沒用,很多高中知識都需要自己反思總結才能掌握好。所以如果還保持初中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到了高中自然就淪為學渣了。
淪為學渣的不僅是沒法改進學習方法的人,還有就是很多初中的學霸認為到了高中就要好好放松自己,于是沉迷游戲和談戀愛,久而久之,自然也就成為學渣了。而像那種在初中時代就靠參加培訓課讓自己成績穩定的學生,到了高中自己的課堂時間都不夠完成作業,哪里有時間參加課外培訓。這類學生失去了培訓課的輔導,成績也會明顯下降。
從初中到高中的知識量的增加,需要學生盡快根據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及時調整心態,從初中的輕松環境,進入高中的高壓力環境,面對高考的壓力,需要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也要調整學習心態,這樣才可以有很好的發揮。而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方法,適當的開導學生,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高考作為人生的重要環節,小編希望各位學生可以認真備考,努力學習,這樣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
對于以上的觀點,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