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由于牛奶原奶價格低迷,且嚴重低于成本價,我國一些奶源地出現傾倒鮮奶、賣牛殺牛等現象。轉眼就是2016年,我國奶業是否能迎來行業內的調整和轉機?奶價的回升是否能夠翹首以盼?內蒙古呼和浩特賽罕區章蓋營村奶牛養殖大戶雙柱奶牛養殖場負責人牛雙柱告訴記者,現在合作社里有400多頭牛,其中有160頭奶牛,日均產奶量在3噸左右。說起今年的牛奶行情,她說,最低的時候,奶價每公斤一塊四,還不如一瓶礦泉水。牛雙柱:收購價現在3塊8毛多錢一公斤,比原來價格低了。一直是低迷的狀態,年初那會兒最低。山東省畜牧獸醫信息中心公布的價格監測顯示,國內生鮮乳的價格持續下降,到年底的時候止跌企穩,并且呈現出小幅反彈的態勢。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和2015年初的情況相比,目前倒奶殺牛的情況好了很多。宋亮:第一、經歷了2013、2014、2015年,國內的小規模養殖萎縮很大,2015年初倒奶殺牛的現象很嚴重,所以很多小規模養殖就退出了。在2013年之前,主要退出的是散戶,2012-2015年,主要退出的是中小規模養殖。像很多百頭、千頭這種規模的都已經退出市場了。第二,當前國內加工企業跟條件比較好的優勢的這種養殖戶之間的這種關系還是比較穩固的。所以倒奶的情況,相對來說,要少一些。但從全球的情況來看,國外包括美國、歐盟、新西蘭,生鮮乳的價格都在下降,國內生鮮乳價格整體仍然處在低谷徘徊。山東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表示,這是源于我國奶業自身的內因:生產、加工、消費結構不合理。張志民:原料奶生產量、加工量和消費量,三者不協調。原因說到家,還是因為消費水平低。按照今年中央經濟會議上講,補短板,奶業的發展就要補消費的短板。目前乳品市場高端奶,高價奶百姓喝不起,第二是不放心、不敢喝,第三是不了解,不愿意喝。這幾種原因使消費量遠遠低于期望,國內消費潛力很大,但是沒有變成現實的消費能力。2015年以來,國內奶農倒奶事件有所緩和,但國內乳品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卻有增無減。特別是4月1日,歐盟國家實行了30多年的牛奶配額制度正式取消。而這一政策變化預計將帶動2015年全球牛奶供應量上升2%至4%,其傳導效應或將迅速影響國內乳品市場。對此,宋亮表示,在過去一兩年里,由于國際奶價的暴漲暴跌,造成了國內一些產品品類使用便宜的奶粉做,如果奶企能夠選擇用生鮮乳制作,對保護奶牛養殖會有很好的作用。宋亮:國內的很多企業都已經意識到,國內奶源穩定對整個產業發展的好處,因此一些企業也盡可能的在一些產品上使用生乳來做,比如高附加值產品,包括常溫奶,或酸奶,包括一些含乳飲料,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護本土的具有優勢規模化的養殖企業。當前大部分牛場進入產犢旺季,加之國家二胎政策再放開,人口經濟在發展,對奶的消費需求是剛性的,行業應該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宋亮預計,國產生鮮乳明年有打翻身仗的可能。宋亮:我們認為,國內生鮮乳的價格在2016年,會出現實質性的反彈,2017年應該是整個生鮮乳上漲的季節。中國國內的生鮮乳價格與國際價格已經接軌,因此,當國際價格上漲的時候,國內生鮮乳價格也會呈現上漲態勢,但是由于中國的生鮮乳價格整體要比國際的生鮮乳價格要高,因此國內生鮮乳價格即便是出現小幅上漲,但整體漲幅空間并不是很大,在未來的1-2年里,國內、國際生鮮乳價格接軌會進一步加深,兩者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對當前牧場的高成本來說,急需要養殖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