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大晴莫妮卡
公眾號ID:daqingmonica
Hi,grils~
這次大晴直截了當,給大家分享一期“變富”攻略。
很多人沒有理財的習慣,覺得沒有必要,抱著無所謂的心態。但是再富的人,如果沒有理財規劃,那么也會變成“窮光蛋”,這也是為什么公司和富人們都需要會計師的原因。
錢是需要去理智規劃的。
會理財的人,即使沒有多少錢,通過自己正確的理財方式都能攢下一筆不少的錢。
現在很多“月光族”、“月負族”,大家往往花得比掙得多。所以我們需要有自己的規劃,培養一些良好的理財習慣,來好好愛護自己的“錢”。
養成記賬的好習慣。
每個月入賬、出賬的情況記錄清楚?,F在很多人花錢都是非常隨意的,自己手上有多少錢也不清楚,花了多少也不知道,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不知不覺錢都沒了。與其這樣被動,還不如提前做好“主動出擊”。
每個月的收入是多少,記錄清楚;每筆支出是多少,也記錄清晰。時時刻刻都能掌握自己的財政狀況,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應該緊一緊,還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消費習慣,清楚的知道自己每筆錢花得值不值,如果有些習慣不好,那么也給自己復盤的機會,然后去及時糾正。
現在也有很多記賬的手機app,不用筆和紙,還能隨時隨地的去記錄自己的收支,非常便利好用。
在這里大晴給大家推薦兩款我用起來最順手的記賬APP,一個是鯊魚記賬。
對于這類功能性,提高效率的app,我追求的是操作簡單,像鯊魚記賬,就非常簡單便捷,不論是收入還是支出,只要選擇類型再輸入金額就夠了。省去了多余的步驟,讓記錄習慣變得容易。
如果想要看到整體收支狀況,也有具體的數據統計圖,非常適合我們懶人理財。
第二款是隨手記。
它除了收入、支出,還有一些借貸、報銷等功能的選擇,也有圖表來統計展現你的消費習慣。
相比較鯊魚,隨手記的功能就比較多,隨之而來的也是操作比較復雜,便捷性上沒有鯊魚好。
收支平衡。
只有好好記賬,才能了解自己的收支狀況,然后好好調整,達到收支平衡。如果記賬發現自己的支出變大,甚至照此發展下去,甚至會超過收入,那這個時候就要采取一些措施了。
1.控制沖動消費。有的時候可能看到一件東西,當時非常喜歡,買回來了發現并不實用、不喜歡了,并且用到它的機會太少,甚至根本沒辦法用。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到自己是不是沖動性消費了。
之后再猜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是否真的需要它?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我自己是否有東西能夠代替它?控制此類沖動消費,就相當于給自己控制了一大部分不必要的支出。
2.控制無效社交支出。在現在的社會下班后都需要有點社交活動,但是有很多社交是不必要的,不僅犧牲了個人的很多時間,而且對個人的財政支出問題也有一部分影響。
社交是必須的,但是我們要審核這個社交是不是必要的,對個人是否有利。如果既沒必要,對個人又沒什么太大的好處,那就盡量避免此類無效社交支出,不然自己在這個社交場合也不舒服,對經濟也不太友好。
3.控制支出松緊。要是一旦發現自己的收支開始不平衡了,那這個時候最好是緊一緊,不用偏偏在這個時刻去抓緊消費,把自己逼入一個窘境。
此類問題還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去慢慢衡量。
養成存款習慣。
年輕人一般不把存款這件事放在心上,只要當月剩下不少錢就覺得開心死了。但是存款就是你的腰桿,能不能時時刻刻挺得直直的,就靠你存款的多少。
拿工作來說,你有存款,你實在無法忍受你的boss,你還能甩著臉子告訴他“我不干了”!畢竟現實就是現實,沒有存款,不敢生病,不敢大額消費,不敢說走就走……
給自己養成一個存款的習慣,每個月拿出一部分錢存起來,畢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存款多少才算是一個穩定的狀況呢?就是以你一年的房租起算,當你失去了工作的時候還能堅持一年,這個時候的存款才算是基本存款。
培養理財投資收益。
當然控制收支平衡、養成消費習慣、存錢的習慣之外,就應該有一些理財的思維。如果在這方面有見解的人,可以嘗試購買一些基金定投等理財產品。
對自己投資能力有信心時,不妨每個月拿出點小錢做出一些投資計劃,來為自己增加一些額外的收益。
每月投多少錢合適?
確定一個合適的“基準金額”,理財投資貴在堅持,因此每期的金額應該“就低不就高”,不影響日常生活為宜,每月固定收入的10%至20%做理財投資即可。
好了本期大晴就給大家介紹這些比較基本的理財內容,做好自己的經濟規劃,對自己的人生也會起很大的幫助。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任何事情有計劃,才會幫助自己更好的發展!
不論是化妝還是穿搭,或者生活、工作、學習方面都是可以。大晴總會找到方法,畢竟我是你們愛的更是愛你們的你晴呀~
學到知識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