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他的著作《大經濟周期》及同一時期的其余著作中提出了一個觀點,大致意思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長度為48年到60年、平均為50年的長期波動。他將其所研究的1780~1920年這140年中資本主義經濟運動劃分為兩個半長周期波動?;蛘呖挡ǖ男纬?,是人的集體行為的結果。
康波是一個漫長周期的現象,由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整體不過300年的時間,按照康波理論,到目前也就經歷了幾個康波周期,所以這個理論被很多正統的經濟學家排斥。
盡管康波不被多數正統的經濟學家認可,但是很多經濟工作者卻將理論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用于經濟的預測。2016年逝世的被譽為“周期天王”的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就是響當當的一位。
有人說周金濤的存在就是上天的一個bug,其依托康波周期發展的一套周期預測理論竟然經常像泄露天機一樣,就像周天王的導師房四海在悼念他時說的那樣。
我2008年帶學生徒弟的時候,說過,不要學預測,泄露天機。干我們這一行,干的好的,要么走的早,要么就是和尚命。一下子走了三個部下和師弟,內心難以接受,我昨天半夜驚醒,五點才睡,心里還是有預感。
周金濤先生生前有多次精準的神預測:
依托的是“康波衰退一次沖擊”。
2015年11月周金濤發表文章《宿命與反抗》,他明確指出2016年的系統性機會是商品,
我們可以推導出來,大宗商品反彈和美元弱勢的時間點都集中在2016的一季度,所以2016年的一季度就是我們做周期品的最佳時間點。這個市場上已經有充分的預期。而2016年二季度應該是這個復蘇的確立期,2016年的三季度可能會出現復蘇的明確的高潮期。
要知道,那時候是大宗商品持續性的熊市,他堅定的預測引發了市場強烈的爭論,而商品價格的發展竟然與周先生預測得高度一致。圖片標記的位置就是周先生做出與預測時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位置。2016年1-3季度的大宗商品價格少則上漲40%,多則上漲達100%,傲視全球所有收益。
周先生真的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他對周期的研究讓他把康波理論發展成了一種哲學,他說“人生發財靠康波”,將資本主義經濟活動中的規律周期與人生的過程結合起來。
我們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于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 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三次,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你就能夠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大家知道60年就是一個人的自然壽命是60年,中國講60甲子,循環一次就是一個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它分為回升、繁榮、衰退、蕭條。
周先生作為一位投資工作者,所定義的財富機會是與投資密切相關的,他指出人生的財富不是靠工資,而是靠對于資產價格的投資。
一般的大類資產有四種:大宗商品、房地產、股市、藝術品。
大宗商品是大類資產中最暴利的,有些讀者可能不知道大宗商品有哪些,基本上是那些用于工業生產的基礎資源,例如原油、煤礦、鐵礦等。過去有那么一段時間我們常說煤老板來指代有錢人就是因為大宗商品在2000-2002年的牛市。
按照周先生的預測,到2030年都不會再出現商品的牛市了。
周先生預測2019年,全球的資產將達到最低,周期終將幻滅,但在2019年之后,中國新的房地產周期將啟動,所謂幻滅即是重生,以人生發財靠康波來看,2019年是1985年后生人一代的第一次人生機會。
周先生在2016年未明確股市的機會,他所定義的周期性資產中股票不是長周期問題,隨時波動,所以康波周期沒法明確定義。
周先生對于周期的理論把控超乎想象,但是周先生已經去世了,我們不再能夠獲得這位傳奇人物給我們的指點,留給我們的只能是自己的思考。最近也在聽臺灣大學傅佩榮的國學課中的道家思想,無論面對什么,或許是投資,或許是創業,“放下”一些欲望,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
祝大家各位都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