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料輔料]
發好魚肚……400克精鹽.....3克
火腿......10克黃蛋糕...10克
紹酒......25克清湯....100克
黃瓜皮.....10克雞茸....75克
味精.......2克濕淀粉.....10克
冬菇......10克雞蛋清....3個
豆粉......30克雞油.....5克
[烹制方法]
1.先將火腿、黃爪皮、冬菇,黃蛋糕切成長3厘米,寬、厚各0.1厘米 的絲,蛋清與豆粉攪拌成糊備用。
2.將發好的魚肚改切成長10厘米,寬8厘米的大片,用水余過,再放入 清湯內一悼,撈出晾涼捉干水分,先用精鹽(1克)、味精(1克)在魚肚片 的周身涂一下,然后抹一層蛋清豆粉糊,再抹一層雞茸,交叉相間地放上火 腿、冬菇、黃蛋糕、黃瓜皮絲,再薄薄地抹上一層雞茸(表面隱約看出幾種 絲的顏色即可),然后放入盤內人籠蒸約5分鐘取出,按15厘米寬橫切成條, 放入平盤內。
3.鍋內加入清湯,精鹽(2克)、紹酒燒開,打去浮沫,用濕淀粉勾芡, 放入味精,淋上雞油,澆在魚肚上即可。
[工藝關鍵]
先把整個魚肚用溫油浸軟,撈出改成小方塊,再下人熱油內(保持溫度 不減),泡三至四小時,另燒七八成沸的油,下人魚肚,發響聲膨脹時,用 漏勺壓浸在油內,并反復翻動。怎樣檢查魚肚是否己經發透?其辦法有二: 一是用勺敲打,若響聲松脆即己發透,否則再繼續發;二是撈出一塊,一掰 遂成兩半即己發透,若掰時中間相連不斷則未發透,可繼續發。發的整個過 程中要注意掌握火候(時間)、火力(火的大小),并不停地用勺推動,使 其受熱均勻。發好的魚肚顏色不黃不焦則為正常。一定要發透,若未發透, 用水泡時會成漿糊狀而報廢。發好后存起來,用時溫水泡上,壓以重物,使 魚肚完全浸泡在水里,待浸透發軟時,撈出輕輕地擠去水分,根據做菜需要 修改成形。用熱水加純堿洗去油質,再用熱水洗去皂味,用涼水清洗一次, 再用涼水泡上。當時不用可存放于冰箱保鮮室內或通鳳溫度低處,每日換上 兩次水。
[風味特點]
1.魚的沉浮器官魚鰾,取出后脫水干制,魚肚分為鯊魚肚、鰉魚肚、鯊 魚肚。主要產于我國沿海及南洋島等地。以廣東、海南島所產的“廣肚”質 量最好。福建、溫州一帶所產的“毛鱧肚”次于廣肚,但也稱佳品。
2.“彩云魚肚”系采用質厚、晶瑩、透亮的山東半島盛產的黃色肚為主 料烹制而成,是濟南歷史悠久的傳統名菜。魚肚經發制后,上面抹上白色的 雞茸肉,再點綴以火腿、冬菇、黃瓜皮籌各種顏色的細絲。成萊宛如五彩繽 紛的浮云,鮮艷奪目,清香軟嫩,造型逼真,為宴席中不可多得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