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的腰部不舒服,多半與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的痙攣緊縮脫不了關系,為什么呢?這就要從腰大肌的解剖功能說起了。
腰大肌分別位于腰椎兩側,起點在胸椎第12節及腰椎1-5節,止點連接到股骨內側小轉子,是髖屈肌群(Hip Flexors)中最有力量的肌肉。
因為很強壯,容易代償、緊繃,一緊繃短縮,就會將腰椎拉成過度前凸(lumbar hyperlordosis),造成腰椎強大的壓力,嚴重時將發生脊椎滑脫(spine spondylolithesis)難以處理。
腰大肌的重要性:
相對于腿部、骨盆和軀干,腰大肌充當一種傳導結構, 隨著腰大肌纖維向下和向外延伸,引導著對脊柱的支撐;腰大肌肌肉纖維又向后朝大腿后側方向延伸,沿著它所強化的骨盆結構稍稍有螺旋狀的旋轉。
在運動過程中(即使在站立的狀態下),腰大肌有助于讓身體的重量通過軀干轉移至腿和腳上,使脊柱、骨盆和股骨處于彼此關聯的位置。
腰椎與很多其它主要肌肉配合共同為運動提供動力或是維持穩定,但在脊柱生理彎曲自然的情況下,腰大肌的穩定功能大于運動功能,大量的脊柱運動是由力量更大的脊柱伸肌和脊柱屈肌承擔的。
直挺挺沒有脊柱屈的仰臥起坐,你還敢不敢做?
腰大肌功能
如果骨盆保持不動,則可以在體前抬腿, 如同V形姿勢中,非常有力的支撐著腰椎,同時在髖部發揮著較小的作用。
如同大多數肌脊柱肌肉 :單側收縮使脊柱同側屈
雙側收縮使脊柱前屈
腰肌從脊柱的前方,延伸到大腿的后方,股骨小轉子處,自身攜帶的螺旋狀的旋轉,使它在單側收縮時有旋轉的功能。
腰椎固定時髖關節外旋
股骨固定時腰椎對側旋轉
腰肌的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平衡人體的核心部位;激發多個器官和神經發揮作用;像其他肌肉一樣收縮、放松、穩定、中立或是退化;連線人體上下半身;腰肌只要處于放松(不緊張或僵硬)和健康狀態,它還能適應多種不同的變化。
腰大肌是唯一一塊從軀干直接連接到下肢的肌肉。一端連接腰椎,另一端與股骨相連,這也決定了它的一個重要功能:穩定腰椎。
在走路過程中,是腰大肌發揮主要作用來穩定腰椎,完成抬腿邁步。
如果邁步時腰大肌過緊,就無法維持脊柱穩定,出現腰部向前彎曲(如圖);當邁步結束后轉向支撐時,腰部又向后過伸,導致腰部負荷過多,長時間這樣,就很容易產生腰痛。
腰大肌通過什么方式來維持腰椎穩定?
(Bogduk et al, 1992),透過肌肉收縮產生軸向壓縮來達到腰椎穩定。
Gibbons(2001),腰大肌因為在解剖上與膈肌、骨盆底肌有連接,從而使這二個區域被連接起來幫助維持腰椎圓柱體機制(lumbar cylinder mechanism,腰椎圓柱體由膈肌、骨盆底肌、腹肌、后脊柱肌肉,把腰大肌想像成圓柱體內的一支木棍)的穩定。
(Commerford .& Mottram 2001),腰大肌后肌束是局部穩定肌,而腰大肌前肌束是整體穩定肌。腰大肌功能障礙、局部穩定肌在疼痛事件后會展現出一致的和特征性的改變腰大肌的改變包括節段萎縮和改變低閾值募集模式。
腰大肌和呼吸有關系嗎?
腰大肌與膈肌及骨盆底肌群有重要的筋膜聯系,內側弓形韌帶(medial arcuate ligament)在筋膜面來看是屬于腰大肌上筋膜的延續。
接著它又往上延伸至膈肌,而膈肌的左右腳(crus)分別附著到L1至L3的前外側椎體,膈肌腳與其筋膜會覆蓋到腰大肌直到它們混入前縱韌帶(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為止。
所以腰大肌和膈肌之間相互影響,如果腰大肌肉張力增大,就會影響膈肌的肌肉張力,就如同傘的開合一樣的,上面的傘布相當于膈肌,下面傘骨相當于腰大肌。
傘關閉時,就相當于腰大肌肌肉張力增大,膈肌就會緊張,呼吸模式就會改變(變成直上直下的呼吸),長久以往就會影響到肋骨的活動度,更有嚴重的通過斜角肌和胸鎖乳突肌代償呼吸,緊接著出現胸悶、心慌等癥狀。
腰大肌如何觸診
體位:受試者仰臥,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
面對受檢者腹部站在一側,用手指尖捫及髂前上嵴
向內上方滑動手指,深處至腰椎體外側。
手指輕輕地壓到腰大肌的斜纖維,來回彈撥以便捫及此管狀肌肉
受檢者輕微抵抗屈髖,以確認捫及位置是否正確。
通過以上功能解剖不難看出,腰大肌對于人體而言,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除腰大肌外,人體還有眾多肌肉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功能解剖,了解其具體定位,所具備的功能,及其對人體動作、功能的影響。
透過書本來學習解剖是一件即困難又痛苦的事,肌肉并不會動,肌肉的起止點也不好記,小編自己就是一個過來人,想到啃書本學解剖的日子,頭頂更禿了呢。
為避免這種痛苦的學習方式,本平臺聯合動作家學苑,開展了【精繪功能解剖課程】,肌肉看得見,摸得著,透過動作和生物力學分析,輕松記憶肌肉起止點,精準定位肌肉,了解肌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