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即國家衛計委15號令)已經在12月20號正式開始實施了,但是很多人都很好奇這個文件與之前的《關于傳統醫學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試辦法》(即衛生部52號令)有什么不同。據了解,衛生部令第52號繼續實施,保留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取得醫師資格的原渠道不變。《暫行辦法》實施前已按照衛生部令第52號規定取得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和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的,可申請參加國家醫師資格考試,也可申請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師承出師人員需繼續跟師學習滿2年)。也就是說這二者是并行存在的,那么就讓醫學教育網的小編為大家分析一下這二者之間的不同吧。
一、主管部門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師承 | 出師考核由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具體組織實施。 | 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每年定期組織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考核時間應當提前三個月向社會公告。 |
確有專長 | 確有專長考核由設區的市級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組織實施。 |
當《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后,各地采取哪種方式考試都是不一定的,就像2018年浙江省和湖南省還是按照之前衛生部52號令來進行考試的。其他省市尚未發布公告。
二、報名條件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師承 | (一)連續跟師學習中醫滿五年,對某些病證的診療,方法獨特、技術安全、療效明顯,經指導老師評議合格; (二)由至少兩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推薦,推薦醫師不包括其指導老師。 | 師承人員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學力,并連續跟師學習滿3年。 |
確有專長 | (一)具有醫術淵源,在中醫醫師指導下從事中醫醫術實踐活動滿五年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施行前已經從事中醫醫術實踐活動滿五年的; (二)對某些病證的診療,方法獨特、技術安全、療效明顯,并得到患者的認可; (三)由至少兩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推薦。 | (一)依法從事傳統醫學臨床實踐5年以上; (二)掌握獨具特色、安全有效的傳統醫學診療技術。 |
從上面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最新頒布的15號令中對師承人員跟師學習的時間延長至五年,并且還需要推薦醫師兩名,相對來說條件變的更加的多了,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國家衛計委15號令中不再對學歷作出要求,這就意味著一些之前的'赤腳醫生'也有了可以行醫的資格。從這兩個文件的對比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確有專長人員的報名條件也是有所不同的,國家衛計委15號令中規定參加考核的確有專長人員也需要推薦醫師兩名,而52號令文件中并沒有作出規定。
三、師承指導老師的不同以及推薦醫師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指導老師 | 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的,其指導老師應當具有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中醫類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指導老師同時帶徒不超過四名。 | (一)具有中醫類別中醫或者民族醫專業執業醫師資格; (二)從事中醫或者民族醫臨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醫或者民族醫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特的技術專長; (四)遵紀守法,恪守職業道德,信譽良好; (五)在醫療機構中堅持臨床實踐,能夠完成教學任務。 指導老師同時帶教師承人員不得超過兩名。 |
推薦醫師 | 推薦醫師應當為被推薦者長期臨床實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相關專業中醫類別執業醫師。 | 無涉及 |
我們可以看出,對于指導老師個人的規定,這兩則文件并無太大的不同,但是指導老師帶教的師承人員人數變多了,國家衛計委15號令中規定指導老師帶徒不超過四人即可。并且在國家衛計委15號令中無論是師承人員還是確有專長人員都需要有推薦醫師,而衛生部52號令并無涉及。
四、報名審核材料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師承 | (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一式樣的《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申請表》; (二)本人有效身份證明; (三)中醫醫術專長綜述,包括醫術的基本內容及特點描述、適應癥或者適用范圍、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說明等,以及能夠證明醫術專長確有療效的相關資料; (四)至少兩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的推薦材料; (五)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的,還應當提供跟師學習合同,學習筆記、臨床實踐記錄等連續跟師學習中醫滿五年的證明材料,以及指導老師出具的跟師學習情況書面評價意見、出師結論;經多年中醫醫術實踐的,還應當提供醫術淵源的相關證明材料,以及長期臨床實踐所在地縣級以上中醫藥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從事中醫醫術實踐活動滿五年證明,或者至少十名患者的推薦證明。 | (一)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考核申請表; (二)本人身份證明; (三)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2張; (四)學歷或學力證明; (五)指導老師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或者核準其執業的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出具的從事中醫、民族醫臨床工作15年以上證明; (六)經公證的師承關系合同; (七)省級以上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
確有專長 | (一)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考核申請表; (二)本人身份證明; (三)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2張; (四)申請人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出具的證明其從事傳統醫學臨床實踐年限的材料; (五)兩名以上執業醫師出具的證明其掌握獨具特色、安全有效的傳統醫學診療技術的材料; (六)設區的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
五、考核方式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師承 | 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實行專家評議方式,通過現場陳述問答、回顧性中醫醫術實踐資料評議、中醫藥技術方法操作等形式對實踐技能和效果進行科學量化考核。專家人數應當為不少于五人的奇數。 考核專家應當對參加考核者使用中醫藥技術方法的安全性進行風險評估,并針對風險點考核其安全風險意識、相關知識及防范措施。根據參加考核者使用的中醫藥技術方法分為內服方藥和外治技術兩類進行考核。 | 出師考核內容應當包括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重點是傳統醫學專業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術經驗、技術專長繼承情況;方式包括綜合筆試和臨床實踐技能考核。 |
確有專長 | 確有專長考核內容應當包括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重點是傳統醫學專業基礎知識及掌握的獨特診療技術和臨床基本操作;方式包括綜合筆試和臨床實際本領考核。 |
簡單的來說,中醫醫術確有專長考核采取的考核形式是由專家對參加考核的人員現場提問的一種形式,而中醫師承考試以及中醫確有專長考核采取的是技能考試加筆試的考試形式。
六、證書名稱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師承 | 《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 | 《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 |
確有專長 | 《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 |
七、證書作用的不同
國家衛計委15號令 | 衛生部52號令 | |
師承及確有專長 | 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證書》者,應當向其擬執業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中醫藥主管部門提出注冊申請,經注冊后取得《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證書》。 中醫(專長)醫師按照考核內容進行執業注冊,執業范圍包括其能夠使用的中醫藥技術方法和具體治療病證的范圍。 中醫(專長)醫師在其考核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內執業。中醫(專長)醫師跨省執業的,須經擬執業所在地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同意并注冊。 取得《中醫(專長)醫師執業證書》者,即可在注冊的執業范圍內,以個人開業的方式或者在醫療機構內從事中醫醫療活動。 | 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取得《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或《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后,在執業醫師指導下,在授予《傳統醫學師承出師證書》或《傳統醫學醫術確有專長證書》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內的醫療機構中試用期滿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請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 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后醫|學教育網,在醫療機構中從事傳統醫學醫療工作滿5年,可以申請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 |
從這點對比我們也可以發現這二者的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當您通過了中醫醫師確有專長醫師資格考核之后其實就已經具備了執業的資格,但是按照之前的52號令進行的考試只是為參加中醫醫師考試提供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