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在第一次接觸Linux系統時,確實很不習慣,尤其是在用了多年的Windows后,可是項目需要又不得不頂著頭皮去學習了,下面就自己一點點摸索做下總結,以供后面學習。
1、安裝Linux系統
由于Linux的開源性,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常見的有Ubuntu,centos,Fedora, Debian ,RedhatEnterpriseLinux ,SUSE OpenSUSE,Mindriva, Gentoo, Arch , Slackware等等這些主流發行版幾乎占據了大多份額。這里我選擇的是Ubuntu16.04,至于安裝可以參照我的另一篇博客《Windows+Ubuntu雙系統安裝》
2、預裝軟件
當你成功安裝了Linux系統后,你會發現桌面像這樣
系統給你預裝了一些軟件,但是這不一定你用的習慣,首當其沖就是輸入法啦!沒有習慣的搜狗輸入法,我們還怎么愉快的玩耍,故此第一個安裝的軟件肯定就是輸入法了。針對次,搜狗推出了針對Linux版本,下載鏈接:https://pinyin.sogou.com/linux/
安裝教程可以參考https://blog.csdn.net/u013894834/article/details/60357071或https://blog.csdn.net/iamplane/article/details/70447517。
還有我們經常辦公用的QQ怎么辦,畢竟我們習慣了打開電腦登上QQ的生活,可是小馬哥沒有針對Linux系統開發對應版本的QQ,這可如何是好。這時候廣大的人民群眾站起來了,我們自己解決問題,大牛們開發出來了Wine-QQ與Wine-TIM的Appimage版本,下載安裝鏈接https://github.com/Albert337/Wine-QQ-TIM,下載后你會發現是這樣的
不是我們常見的后綴exe格式哦,而是APPiMage格式,想要運行它,我們先要修改一下他的權限,選中右鍵點擊屬性,在權限那一頁,勾選允許作為程序執行文件,效果如下圖:
然后我們雙擊它后我們就可以見到我們經典的登錄界面啦。
3、使用技巧
在Linux下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在終端進行一些操作,打開終端的方式有很多種,鼠標右鍵選擇打開終端,或者快捷鍵Ctrl+Alt+T,接下來我們介紹一下Linux常用的命令:
(1)查看目錄:ls用于查看當前路徑下所有文件信息
(2)創建目錄:mkdir 創建文件夾
(3)切換目錄:cd 切換到指定文件
(4)復制文件、目錄:cp(源文件)(目標件)
cp-r 可以指定拷貝指定的任意目錄(包括子目錄和文件)
cp-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cp- i 和f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y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交互式拷貝。
(4)刪除文件、目錄:rm (文件或目錄)
rm-rf可以指定刪除任意的目錄或文件,慎用。
rm dir刪除空文件夾
(5)重命名文件、目錄 mv(文件或目錄名)(新名字)
(6)簡單的編輯器nano
nano temp.py 會生成一個腳本,進入編輯框
在編輯完后按住Ctrl+x離開保存即可。
(7)讀取命令cat
cat有兩種用法,一是將文件內容全部顯示在屏幕上 cat temp.py
二是將一個文件內容放到另一個文件內,相當于cp命令 cattemp.py temp1.py
****對于文件的讀取操作等,還可以借助vim編輯器或gedit編輯器,這可以參考我的另一篇博客https://blog.csdn.net/xiaomu_347/article/details/97818052。
4、常見文件的打開方式
deb包-是Ubuntu的專利,在Ubuntu中雙擊deb包就可以進入自動安裝進程 dpkg -i xxx.deb即可
rpm包-在紅帽LINUX、SUSE、Fedora可以直接進行安裝,但在Ubuntu中卻無法識別
whl包:已經編譯的包,類似于exe文件,先安裝wheel包后,再利用pip install xx.whl來安裝即可。
tar包:源文件,只是打包在一起,還沒有編譯,在所有的Linux版本中都能使用,用歸檔管理器提取。
同樣針對.tar包可以利用 tar –xvf 解壓 壓縮:tar –cvf jpg.tar *.jpg //將目錄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tar.jpg
tar.gz包:源文件,壓縮并打包在一起,還沒有編譯,在所有的Linux版本中都能使用,用歸檔管理器提取。
同樣針對.tar.gz包可以利用 tar –zxvf 解壓 壓縮:tar –czf jpg.tar.gz *.jpg //生成一個gzip壓縮過的包,命名為 .
jpg.tar.gz
- tar命令
- 解包:tar -zxvf FileName.tar
- 打包:tar -czvf FileName.tar DirName
- gz命令
- 解壓1:gunzip FileName.gz
- 解壓2:gzip -d FileName.gz
- 壓縮:gzip FileName
- .tar.gz 和 .tgz
-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gz
-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 壓縮多個文件: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1 DirName2 DirName3 ...
- bz2命令
-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2
-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2
- 壓縮: bzip2 -z FileName
- .tar.bz2
-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2
- 壓縮: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 bz命令
-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
-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
- 壓縮:未知
- .tar.bz
-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
- Z命令
- 解壓:uncompress FileName.Z
- 壓縮:compress FileName
- .tar.Z
-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Z
-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 zip命令
- 解壓:unzip FileName.zip
- 壓縮:zip FileName.zip DirName
注:
關于Linux下的權限不夠問題,我們在命令前面加上sudo即可。
針對切換命令cd,有一些默認小命令 cd/ 表示進入根目錄 ;cd或cd~進入用戶home目錄;cd-表示進入上一次訪問的目錄,相當于back;cd .. 進入上級目錄
pwd結果顯示當前目錄或者ctrl+l可以快速查看路徑
ifconfig顯示系統的網絡IP信息
man顯示某個命令的manual(指南)
dpkg -l可以查看電腦上安裝的軟件信息
對函數或包不熟悉時,用help(函數、包)查看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