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景德鎮有這么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太太,平時連60元的衣服都舍不得買,卻因為愛瓷,傾其所有,獨自耗資600多萬的資金,用其一生收集的6萬多件瓷器,建造了一座她夢想中的“瓷宮”。
瓷宮位于景德鎮浮梁縣新平村的一個小山頭上,一座外形似土樓的圓形陶瓷宮殿拔地而起。
余二妹老人介紹,瓷宮整體外形參考了福建永定土樓,瓷宮內部分為三層,共計1200余平方米。
第一層是以青花為主的高溫瓷,
第二層是老茶花盤子,
第三層則是古典粉彩顏色釉。
墻面上鑲嵌著青花、粉彩、顏色釉等各式工藝的瓷瓶、瓷碗、瓷盤和瓷板畫等。
瓷宮的主人余二妹,1930年生,今年87歲。
余二妹從12歲開始,便在舅舅的陶瓷作坊里學藝,由于肯學肯干,吃苦耐勞,從淘泥到畫坯等陶瓷工藝,余二妹很快都掌握了。學成后,余二妹去了景德鎮藝術瓷廠,不久又到紅光瓷廠從事粉彩工作,與眾多陶瓷藝人切磋學習,積累了豐富的陶瓷知識。
改革開放后,余二妹選擇在浮梁縣黃潭經營柴窯和陶瓷廠,經過幾十年打拼,她的產品遠銷俄羅斯、泰國等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自己廠生產的陶瓷,余二妹都會收藏起來。幾十年下來,她收藏了60000多件瓷器作品。
因為工作原因,她經常去大城市跑外貿,有一次在天津看到了一座“瓷房子”,當時心中一震。
“景德鎮作為世界有名的瓷都,居然沒有一座像樣的瓷房子。”余二妹說,她暗暗發誓,一定要建一座屬于景德鎮的瓷宮!
為籌建瓷宮,余二妹從80歲開始付諸行動,但遭到了親友的反對。大家都說她放著好日子不過,自討苦吃。可老人覺得,建造“瓷宮”對她個人和景德鎮,都極具意義。
余二妹稱,新平村是景德鎮陶瓷的源頭,所以就選址在這建瓷宮。為了省錢,老人沒有請設計公司,每個細節都是她自己設計,最后她選定了整體外形似福建永定土樓的造型。
籌建第一座“瓷宮”,她整整花了5年,傾其所有,前后投入600余萬元,用上了其一生收集的6萬多件瓷器,終于在去年(2016年)年底竣工。“瓷宮”不僅用光了積蓄,老人還變賣了金銀首飾和一部分收藏,欠下幾十萬元債務。她在景德鎮市區樊家井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已經成了危房,但余二妹卻舍不得花錢修繕。
這座瓷宮可不僅僅是個用陶瓷做裝飾的瓷房子,還是一座用瓷器講故事的瓷房子。除了基本的陶瓷裝飾外,還準備好了《紅樓夢》《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四大古典名著的故事瓷板畫與100 個中國歷代帝王瓷板畫、500 羅漢瓷板畫陳設其中。
瓷宮的外墻壁上貼著一圈陶瓷碎片,在瓷宮正門,7個青花釉色的“千年瓷宮萬年藏”的大字鑲嵌在大門上方,大字下面分兩層放置了十八羅漢的陶瓷雕塑。
信步入內,只見陶制品畫面風格融貫中西,讓人驚嘆設計者的巧妙構思。內部裝飾融合了景德鎮四大名瓷的韻味,陶瓷制品琳瑯滿目,有如一座陶瓷博物館。
墻壁上布滿了陶瓷嵌片,除此之外還有青花、粉彩等不同樣式的瓷板畫,在瓷宮第一層樓的頂部整齊地貼滿了瓷盤、瓷瓶、瓷碗等各式各樣的陶瓷制品。
一座精美絕倫的圓形陶瓷宮殿拔地而起,引來眾多關注的目光,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游客慕名來參觀,前來觀看者無不驚嘆。
余二妹花20元打印的永定土樓照片,就是“瓷宮”的“設計圖”。
用余二妹的話說,辛苦賺了一輩子的錢,最后也帶不走,不如用來做一件造福這座城市子孫后代的事情,同時也是圓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八十多歲的余二妹還在圓夢,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放棄?!人生只要有夢想,永遠都不晚。
如今,余二妹的心愿已經完成, “我就是喜歡陶瓷,建了這個瓷宮,我感覺很驕傲。”余二妹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