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20.02.19
【五色土·北京話】
【破費】pòfei花費金錢。有時用作受益者的客氣話。【例】本來世界上哪國也比不上咱北京人講話文明。往日誰給幫點兒忙,得說聲“勞駕”;送點兒禮,得說“費心”;向人打聽個道兒,先說“借光”;叫人花了錢,說聲“破費”。【例】你這賞錢得來不易,留著自己花吧,干嗎在我這兒破費呢。
注解:北京話
北京話,屬于漢語官話北京官話的京師片(亦稱幽燕片京承小片),流傳于北京市區。通常指的北京話是指北京市區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縣的方言。說話人帶有明顯的兒化尾音,有人把北京話的濃重口音稱為“京片子”、“京腔”。“北京話”需要與“北京官話”區分開來,后者是官話方言的一個分區,其中包含北京話。今北京轄境內絕大多數方言都屬于北京官話,僅有部分郊區縣(平谷的平谷話、延慶屬北京官話與晉語過渡的延慶話)以及一些鄉鎮有特殊的方言。
老北京土話,是指北京話中一些普通話中沒有的,外地人比較難以理解的方言。從嚴格意義上講,北京話也是一種方言。但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并經過改造的一種語言。標準的普通話,濾掉了北京話中的一些土語,說起來字正腔圓、朗朗上口。
北京話沒有入聲,但多輕聲,輕聲同樣能豐富語言的節奏感和調值變化。另外,北京話多兒話音,往往用來表達喜愛、親切的感情色彩,或者少、小、輕等狀態,也使北京話多了一份兒表達感情的手段。
總之,北京話成為國語,一是因幾百年定都于此,二是它有最廣大的語言基礎,三是它即使在北方話中也是最開放,發展最快,語音最簡單,最好學易懂的語種。
參考語言學家,北京話研究權威林燾老師的觀點,得出北京話發展的脈絡:
第一、北京話最早形成于遼金,至元已成為全國的官話。
第二、金定都于北京時,第一次將幽燕方言從東北帶回北京。金亡又帶回東北,清(即后金)進北京時,第二次將這種方言帶回北京。這兩次語言回歸使北京話不同于周圍的河北話,而更接近于黑龍江話。
第三、第一次帶回的北京話經過元大都話和明代官話的演變,至清成為北京外城方言,第二次帶回的北京話成為北京內城方言。因兩次語言是同根的,所以差別不大,最終合并為現代北京話。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