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篇文章,文章里‘養生大師’林海峰說:米飯、面食是中國人飲食的毒藥。按照這個的觀點,我們中華民族已經吃了5000年的毒藥?事實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實際上,被稱為“自然療法大師”的“養生名人”林海峰,已因食物中毒身亡,終年51歲。而他所推崇的養生方法,騙了無數中國人,受到營養學家的多次辟謠。
中國營養學會提倡的膳食寶塔中,谷物就被放在了第一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曾指出,飲食結構應該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可見谷物就是中國人飲食的基礎,而非毒藥。谷物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最主要、最便捷的熱量來源。吃谷物也是獲取B族維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渠道。所以谷物絕非飲食中的毒藥。
一、米飯和面食,哪個更有營養?
首先我們來對比一下米飯和面食的營養物質含量。
我們先看蛋白質。醇溶谷蛋白的含量米飯有20%,面食則有40%,從含量上講面食更多。不過面食中嚴重缺乏賴氨酸,這是一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而米蛋白的質量在谷類中則是比較高的,所以蛋白質上米飯和面食各有所長。
再看維生素,主食是我們攝取B族維生素的重要渠道,但大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原本就只有小麥的一半,經過精白處理后又減少了一些。所以在維生素方面面食有明顯的優勢。
再看礦物質,米飯富含鋅、銅、錳,面食則富含鈣、磷、鉀、鎂,各有各的優勢。
最后看一看熱量。米飯單位質量所提供的熱量會比面食低,因為米飯含水量高達70%,而面食中,饅頭含水量只有55%,面包就更少了,只有45%,所以人們常說吃面更容易胖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對比下來我們可以發現,米飯和面食并沒有太大差距,正常人以米飯為主或以面食為主都沒有問題,關鍵是要更多樣化,偶爾也換一換主食。對于現代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少吃一點精白米和精白面粉,多吃些粗糧、雜糧,以獲取更全面的營養。
二、高血糖不能吃面食?錯!
糖尿病患者中一直流傳一種說法,認為面食的升糖指數偏高,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吃面食。其實并不是說升糖指數高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就完全不能食用,而是需要控制好攝入量,做好合理搭配。只要掌握方法,糖尿病患者也完全可以享用面食。
那么糖尿病患者吃面食需要注意什么?
一是要注意粗細搭配。雜糧饅頭或蕎麥面條相比精白面食升糖指數較低,因此在總量100g之內,按1:2或1:3的比例搭配雜糧面食與精白面食,同時搭配2倍的綠葉蔬菜、肉類,可多增加竹筍、木耳等高纖維食物,這樣既吃得飽,又能延緩升糖速度。
二是要改變進食順序。先喝湯,后吃菜,最后才吃主食,這樣可以延長面食的攝入時間,同樣能達到延緩升糖的效果。
三是減少加工時間。食物煮得越爛,越容易被水解吸收,升糖速度也就更快,所以吃面食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加工時間,只要能嚼得動,適當硬一點更好,這樣消化就會慢一點。
四是注意細嚼慢咽。細嚼慢咽可以延長進食時間,吃得慢一點,胃腸道消化的速度也會減慢,這樣也就降低了血糖轉化的速度,也是控制面食升糖速度的一種辦法。
其實不管是正常人還是慢性病患者,嚴格來講并沒有不能吃的食物,只要搭配得好,吃得更多樣化一些,都能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參考資料:
1 王旭峰. 米飯面食是中國人的“毒藥”嗎.康復.2011年第1期
2 面粉和大米哪種更營養?.糧食加工,2018年第43卷第2期
3 血糖高不能吃面食?營養科專家:可以,前提做到這4點.健康時報.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