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值得買的智能硬件。
又到了「新年煥新」的時間,趁著新年的伊始,愛范兒為大家準備了一份 2019 年智能硬件消費指南,看看在今年,購買哪些智能硬件會讓你走在科技最前沿~
回顧過去的 2018 年,硬件設備的「創新」愈發顯得彌足珍貴,國內廠商在過去一年里紛紛「亮劍」,讓我們體驗到了不少「黑科技」產品。
而如今 2019 年已至,又到了「新年煥新」的時間,趁著新年,為家人、朋友還有自己更新一下今年的智能硬件裝備。
在此,愛范兒為大家準備了一份 2019 年智能硬件消費指南。
隨著 4G 的全面普及以及 5G 的即將到來,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會是什么,是這兩年大家所關注的。而在過去的 2018 年,這個問題似乎有了答案。可以說,2018 年中國互聯網上最大的機會在于短視頻。
日常人們在刷朋友圈、玩手游之外,又多了一個消磨時間的好方式。地鐵上、等位吃飯時等到處都是「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或者「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的情況。
而短視頻的另外一種形式——vlog,也在 2018 年廣泛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里。vlog,從它的字面意思不難可以看出它是由 blog 演變而來,即 video weblog 或 video blog,意為視頻博客、視頻日記。其「策源地」YouTube 的定義也非常簡單粗暴:一種個人創作的視頻類型,最大特征是有人對著鏡頭說話。
▲王曉光 Vlog《做 vlog 滿一年啦》圖片來自:@cbvivi
但其實,vlog 的定義并非那么明確,而且它的「生產」成本也并不高。因此我們平時刷微博時候,關注的大V、網紅們都越來越多地使用 vlog 來記錄自己的生活。
這短視頻的興起,也帶動了智能拍攝設備的進一步發展,大疆在去年 11 月 29 日發布新一代手持云臺相機「口袋靈眸」(Osmo Pocket),它是目前體積最小的手持云臺相機,也是大疆 Osmo 系列在消費級領域的第五款產品。
相比早期的手持云臺相機 Osmo 無法脫離手機使用,Osmo Mobile 專為手機而生,這一次的 Osmo Pocket 的拍攝操作基本可以獨立完成。
在這款產品上,我們看到這系列產品與智能手機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云臺相機對手機的依賴進一步減少,在拍攝上更加智能、獨立,手機主要是剪輯和分享這些步驟派上用途。
Osmo Pocket 具備手機畫質級別的拍攝水準,拍攝畫質也許并不能滿足 vlogger,然而看在它體積小到盈盈一捏,機械防抖穩如雞頭的份上,依然是會選擇原諒它。
這個產品為大疆帶來了多個維度的突破,首先是產品體積上的突破,其次是其影視拍攝產品線所覆蓋的應用場景的突破,以及一些并沒有用過無人機的群體也開始成為大疆的用戶。
這個 vlog 入門級別的產品,迎合這短視頻內容的爆發而生,并有自己專屬的視頻內容分享軟件和平臺「Mimo」,我們可以預測,在2019 年, Osmo Pocket 的拍攝性能將繼續提升,越來越多的廠商會瞄準短視頻內容,推出相關的硬件產品。
近幾年,無人機在普通消費者中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原因一方面在于人們對于獵奇、「黑科技」類的電子產品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廠商們的努力也是重要因素。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大疆,相信是大家聽得最多的名字。在 2018 年,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依然是大疆的天下,但大疆似乎并沒有停下革新的腳步
大疆今年在消費級無人機上的突破,都通過 Mavic 2 Pro 和 Mavic 2 Zoom 來傳達了。
Mavic 2 系列作為消費級無人機中的旗艦產品,整體設計、飛行性能、智能拍攝、圖傳和續航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則是航拍性能上的提升。
Mavic 2 Pro 可能是一些年輕人的第一部「哈蘇相機」,而 Mavic 2 Zoom 搭載著大疆第一臺面向消費級航拍的光學變焦相機。
與此同時,Mavic 2 飛行平臺通過搭載大疆目前體積最小的三軸機械增穩雙光熱成像云臺相機,與一系列擴展配件組合,就成為了能在快速搜救和即時巡檢這些場景中應用的行業級無人機。
Mavic 2 系列兼備便攜性和高性能,并通過差異化搭載不同的相機,滿足了不同群體、場景對相機的要求,因此這款產品橫跨消費級和行業應用兩個領域。
然而,我們在 Mavic 系列上也看到了無人機創新者的窘境:要讓消費者驚喜震撼越來越難,產品依然是在縮小體積、堆砌傳感器、壓榨性能的線路上行進,無人機自身的諸多限制讓它目前還不能成為一個流行的消費品。
在革命性技術出現之前,消費級無人機的產品迭代和行業格局,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19 年無人機市場會來什么革命性的技術呢?還是讓人很期待的。
自從蘋果在 iPhone 7 上取消了 3.5mm 耳機孔之后,耳機「無線化」的進程便進一步加速。
傳統的耳機品牌如索尼、森海塞爾、B&O 等,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無線耳機;就連榮耀、魅族等手機品牌,也順應市場的需求,加入了無線耳機的戰局。
可以說,無線耳機的普及使得手機的使用體驗進一步提升,尤其對于喜歡戶外運動的人們來說,無線耳機使得他們更能「放飛自我」。
AirPods 僅推出了第一代,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是蘋果用戶首選的綜合體驗最好的耳機,同時也是其他廠商爭先「學習」的標桿。
2019 年,我們更期待其他廠商能做出一些自己的東西。當然,AirPods 會在何時更新第二代呢?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新的不一樣的東西,更是讓人憧憬。
畢竟,AirPods 已經做得足夠的好。
在 2018 年,愛范兒也曾在科技數碼消費指南中提到過,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進入了智能穿戴設備市場,使得原有的智能穿戴設備市場重新洗牌,諸如 Jawbone 等老牌廠商紛紛「倒下」。
而在現在的智能穿戴市場中,小米、蘋果則成了領頭羊;此前,國際市場調研機構 IDC 公布了 2018 年第三季度的可穿戴市場的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在 2018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 3200 萬臺,并且迎來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比增長幅度達 21.7%。
▲ 圖片來自:IDC
而在具體品牌上來看的話,前四位廠商依然是小米、蘋果、Fitbit 以及華為。但是與 2018 年第二季度不同的是,小米憑借 690 萬臺的出貨量以及 21.5% 的市場份額成功反超蘋果登上榜首。
而蘋果和 Fitbit 則分別以 420 萬臺以及 350 萬臺的出貨量位列第二以及第三名。
在去年 9 月的蘋果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 Apple Watch Series 4,ECG 心電圖的加入使得 Apple Watch Series 4 從健康這個大而寬泛的名詞往前邁了一步,一只腳踏入了醫療設備的領域。
管理自己的身體似乎是現代人最稀缺的一項技能, Apple Watch Series 4 已經走在拯救更多生命的路上。
如果說今年 Apple Watch Series 4 最大的意義,那應該說它為可穿戴市場樹立了一個標桿,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它誕生于一個風口,成長在退潮之中。今天的智能穿戴市場依舊尚未全面回潮,Apple Watch Series 4 卻比以往抓住了更多人心。
此外,2018 年,可聯網智能穿戴設備越來越多,這其中的功勞少不了「e-SIM」的普及,這也是愛范兒在去年的消費趨勢中所提及的。
2019 年,智能穿戴設備會更多的關注「醫療健康」方面的功能。蘋果的 ECG 定會進一步完善,小米、華米等廠商也一樣會迅速跟進;「可聯網」依然是智能穿戴設備廠商們的發力點;但電池續航問題,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19 年可能很難去突破了。
如果你正準備著一次新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么,以上所提及的智能硬件產品,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它們不僅是 2018 年智能硬件設備中的代表,更是 2019 年的智能硬件發展的風向標。
2019 年,愛范兒會繼續為大家帶來優質的科技生活消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