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市。畢業于江西醫專本科。1946年開始行醫。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重獲公職,旋即退休。1973年起致力研究對聯學。著成《對聯經》(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社出版,曾由黃山書社以《對聯學知識導讀》的書名出版)一書傳世,被譽為“對聯學理論創始人”。
陸先生最重要的貢獻,在于對聯的自對研究和關于長短聯區分的論斷。他從大量的對聯實例中,條分縷析、歸納總結,論述了自對的起源、功效、修辭形式,以及在對聯創作中的種種情形,充分肯定了自對在對聯對仗中的地位;構建了陸氏對聯自對體系;在對聯自對的理論和實踐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篇《對聯的“自對”譚概》,是康永恒先生在中國楹聯學會對聯高級研修班授課時的講義的一部分。其以陸先生的論述為藍本,淺顯地講授了關于自對的種種情況。現略作改刪,轉發于此,以饗諸聯友。
眾所周知,對聯的對仗幾乎都是上聯與下聯之間的對仗,我們稱之為“相對”。與“相對”不同,“自對”是上聯或下聯內部存在的對仗。因為是“自己”內部的對仗,所以稱之為“自對”。詩詞將自對稱為“當句對”,將單字自對稱為“互成對”,其實質是一樣的。但楹聯的“句子自對”,則是詩中沒有的。
無論在長聯中,還是在短聯中,均能有自對。不同的是,短聯因為每邊只有一個短句,所以只能有句內詞語自對。而長聯由二個或更多個短句組成,因而既能有詞語自對,也能有由詞語自對發展而來的句子自對。
楚辭
詞語自對并非對聯所獨有,早在戰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便已出現。如在屈原的《涉江》詩中,便有這樣的句子:
與天地兮同壽,
與日月兮同光。
其中的“天”與“地”、“日”與“月”,便是單字自對。而在同是屈原所作的《湘君》中,更有這樣的句子:
桂棹兮蘭枻,
斵冰兮積雪。
其中的“桂棹”與“蘭枻”、“斵冰”與“積雪”,便是詞語自對。
賦
在戰國之后的歲月中,詞語自對被頻繁使用于文賦詩詞中。如南北朝時庾信的《小園賦》中的句子:
關山則風月凄愴,
隴水則肝腸斷絕。
其中的“風”與“月”、“肝”與“腸”,是單字自對。而鮑照《蕪城賦》中有:
若夫藻扃黼帳、歌堂舞榭之基,
璇淵碧樹、弋林釣渚之館。
其中的“藻扃”與“黼帳”、 “歌堂”與“舞榭”、“ 璇淵”與“碧樹”、“弋林”與“釣渚”,均是詞語自對。
唐詩
唐詩中,這樣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如杜甫詩句:
畫圖省識春風面,
環珮空歸月夜魂。
“畫”與“圖”、“環”與“珮”,為單字自對。再如劉禹錫詩句:
空懷濟世安人略,
不見男婚女嫁時。
其中的“濟世”與“安人”、“男婚”與“女嫁”,便是詞語自對。
對聯
對聯自律詩脫化而來,自然也傳承了其詞語自對的特色。在古人的諸多聯中,均有詞語自對的運用。
如著名的西湖岳廟楹聯: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毀譽于今判偽真。
“正”與“邪”、“冰”與“炭”、“毀”與“譽”、“偽”與“真”,皆是單字自對的運用。
再如李嘯村贈鄭板橋的一副五言聯:
三絕詩書畫,
一官歸去來。
其中的“詩”、“書”、“畫”,系三相單字自對;下聯的“歸”、“去”、“來”也是如此。
短聯中的雙字自對也很多見。
如樂山烏尤寺的一副聯:
云影波光天上下,
松濤竹韻水中央。
聯中“云影”與“波光”、“松濤”與“竹韻”,便是雙字自對。
自對與短聯自對
根據陸偉廉先生的研究總結,短聯的句中自對形式頗多。按對仗字數來分,可分為單字自對、雙字自對、三字自對;按自對的相數來分,則可分為雙相自對和多相自對;按自對字詞的異同,可分為異字自對、半同字自對,以及同字自對;按自對字詞是否相連,又可分為間隔(隔字)自對與銜接(無間隔)自對;按相對詞語字數的異同,又可分為不等量自對和等量自對。另外,還有排偶語自對和排比語自對。
1
單字自對
古人稱為“互成對”。如有人題岳陽樓聯:
杜老乾坤今日眼,
范公憂樂古人心。
聯中的“乾”與“坤”、“憂”與“樂”,即單字自
對。另如我們前邊所舉的杭州岳廟聯(正邪自古同冰炭,毀譽于今判偽真)、李嘯村贈鄭板橋聯(三絕詩書畫,一官歸去來),也都是單字自對。
2
雙字自對
如有人題安徽懷遠迎河寺的聯:
傲骨虛懷真識量,
熱腸冷眼大慈悲。
聯中的“傲骨”與“虛懷”自對,“熱腸”與“冷眼”自對。因皆系雙字,所以是雙字自對。
3
三字自對
與雙字自對道理一樣,三字自對是在雙字自對的基礎上,自對的詞語增加到三字。三字自對在長聯中運用較多。由于短聯字數一般都在七個字之內,所以短聯中的三字自對很罕見。陸偉廉先生曾有一聯,為短聯中用三字自對的例子:
邯鄲夢即黃粱夢,
燕子樓非白玉樓。
此聯是一副游戲聯。聯中“邯鄲夢”與“黃粱夢”自對,“燕子樓”與“白玉樓”自對。
“聯壇十秀”之一的文偉先生,有一副聯是題“聯壇十秀”舟曲雅集的,其中也運用了短聯三字自對。其聯是:
有女三人男七子,
曾逢隴上醉江南。
聯中以“女三人”對“男七子”,以“逢隴上”對“醉江南”,堪稱工妙。
4
雙相自對
短聯中的雙相自對,嚴格地說,應稱之為“雙相詞語自對”,或稱作“雙相字詞自對”。雙相是指構成自對詞語的相數。這里的詞語,既包含單字,也包含雙字和三字。如前面我們舉過的“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憂樂古人心”,是雙相單字自對。而“傲骨虛懷真識量,熱腸冷眼大慈悲”是雙相雙字自對。而“邯鄲夢即黃粱夢,燕子樓非白玉樓”一聯則是雙相三字自對。
5
多相自對
多相自對是指對聯每邊構成自對的相數在雙相基礎上有所增加的現象。其最少時是三相,最多時可達六相或七相。與短聯的雙相自對相同的是,短聯的多相自對的每相字數既可以是單字,也可以是雙字。不同的只是其相數的增加。如下面這副陸偉廉先生所撰的春聯:
紅桃綠柳黃鶯囀,
碧海青天紫燕回。
上聯三相分別是“紅桃”、“綠柳”、“黃鶯”,下聯三相是“碧海”、“青天”、“紫燕”。其每相的字數為兩字。
再如下面這副陶行知先生題育才學校禮堂對聯:
和馬牛羊雞犬豕交朋友;
對稻粱菽麥黍稷下功夫。
該聯每相只一字,屬單字自對,但多達六相。其上聯是“馬、牛、羊、雞、犬、豕”,下聯是“稻、粱、菽、麥、黍、稷”。可稱之為六相單字自對。
6
半同字自對
所謂半同字自對,是指構成自對的一組詞語有部分是相同的。因為只是部分相同,所以稱之為“半同字自對。如剛才我們所舉陸偉廉先生“邯鄲夢即黃粱夢,燕子樓非白玉樓”一聯,其中上聯自對的“邯鄲夢”與“黃粱夢”有“夢”字相同,下聯自對的“燕子樓”與“白玉樓”有“樓”字相同,這就是所謂的半同字自對。再如下面這副王祖題南京莫愁湖公園的聯:
江面江心春八九;
西湖西子轉尋常。
聯中的“江面”與“江心”、“西湖”與“西子”便是半同字自對。
7
異字自對
所謂異字自對,乃是與“半同字自對”相對而言的。即構成自對的詞語沒有同字。我們常見的詞語自對多數是這種情況。前面我們所舉的“傲骨虛懷真識量,熱腸冷眼大慈悲”、“紅桃綠柳黃鶯囀,碧海青天紫燕回”、“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濤竹韻水中央”等都是異字自對。所以,這個異字自對,只是個與“半同字自對”相對立的概念。
8
同字自對
所謂同字自對,也是與異字自對和半同學自對相對應而言的。即構成自對的字詞是相同的。因為同字自對往往與聯格的重字格與疊字格相同。所以,它基本上就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試舉一例:
處處春光好,
家家氣象新。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從理論上講,聯中的“處處”、“家家”既是同字自對。也為對聯辭格的“重字格”。再如:
星河界里星河轉,
日月樓中日月長。
這副聯是馬一浮先生的作品。其上聯中兩度出現“星河”,下聯中兩度出現“日月”,可以謂之同字自對,也可說是重字。
9
間隔自對
所謂間隔自對,是指構成自對的字或詞之間隔有非自對的字或詞,使自對的字詞不相銜接。故名間隔自對。如下面一聯:
溪聲晴亦雨,
松影夏如秋。
聯中的“晴”與“雨”是單字自對。在這兩字之間隔有“亦”字。下聯在“夏”與“秋”之間隔有“如”字。此即間隔自對。
再如鄭板橋題青城山天師洞一聯: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松根煮菜根。
聯中的“竹葉”與“茶葉”為半同字自對。在兩者之間隔有“烹”字;下聯的“松根”與“菜根”也是半同字自對,在它們之間隔有“煮”字。因此,這聯也具有間隔自對的特色。
再如李開先聯:
遠岫出云兼吐月,
虛窗裊霧更含風。
上聯“出云”與“吐月”自對,隔有“兼”字,下聯“裊霧”與“含風”自對,中間隔有“更”字。
10
銜接自對
銜接自對與間隔自對是對應的關系。指的是本句內自對的詞語之間是無隔字,是相連在一起的。我們平時常見的也多是這種自對形式。如以下三聯:
水深池闊游魚喜,
月小山高度雁愁。
正當云淡風清日,
又是金生水旺時。
紅桃綠柳黃鶯囀,
碧海青天紫燕回。
第一聯中的“水深”與“池闊”、“月小”與“山高”,第二聯中的“云淡”與“風清”、“金生”與“水旺”,第三聯中的“紅桃”“綠柳”與“黃鶯”、“碧海”“青天”與“紫燕”,都是相連在一起的。故為銜接自對。
11
不等量自對
所謂不等量自對,指自對詞語的字數不同。短聯中的不等量自對,通常有二比三、四比三、二二比三幾種形式。我們不妨舉例看一下:
山異石尤異,
洞奇心更奇。
這是有人題廣西賀縣觀音洞的楹聯。上聯“山異”與“石尤異”自對。下聯“洞奇”與“心更奇”自對。其字數為二比三,不等量。故為雙相不等量自對。
二分詩景八分畫,
樓外江聲天外峰。
這是《對聯話》一書的作者吳恭亨自題其宅二樓的聯。上聯“二分詩景”與“八分畫”自對;下聯“樓外江聲”與“天外峰”自對。字數為四比三,不等量。也是雙相不等量自對。
天泰地泰三陽泰,
家和人和萬事和。
這是一副傳統春聯。上聯構成自對的分別是“天泰”、“地泰”、“三陽泰”,下聯分別是“家和”、“人和”、“萬事和”。字數為二二三,不等量。故為三相不等量自對。又因三相詞語有重字,又為排比語自對。關于排比語自對,我們后文會講到。大家先有個印象即可。
12
等量自對
等量自對,是與不等量自對相對應來講的。所謂等量,即構成自對的詞語字數相等。我們前面舉的例聯中,多數為等量自對。這里再舉二例:
水秀山明錦簇簇,
天清地曠浩茫茫。
這是明代李開先所制的聯。“水秀”與“山明”,“天清”與“地曠”,字數相等,為等量自對。
老朋舊友交相疑,
少婦新郎意不如。
這也是李開先的聯。“老朋”與“舊友”、“少婦”與“新郎”均為等量自對。
13
排偶語自對
排為排列,偶為成偶。所謂排偶,就是把相同、相似的詞語或句子兩兩并列成排的修辭形式。因為短聯上下聯都是單句,所以聯中只能出現排偶語自對。不可能出現排偶句自對。
所謂排偶語自對。專指詞語自對的兩種情況。一是構成自對的兩個詞語有部分同字,即上邊說的半同字自對。如前面舉過的陸偉廉先生一聯“邯鄲夢即黃粱夢,燕子樓非白玉樓”,其中“邯鄲夢”與“黃粱夢”同了“夢”字,“燕子樓”與“白玉樓”同了“樓”字,為半同字自對,也即排偶語自對。
再如前面舉過的鄭板橋題青城山天師洞一聯:“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松根煮菜根”,聯中“竹葉”與“茶葉”、“松根”與“菜根”,為半同字自對,故也為排偶語自對。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半同字自對只有雙相時才是排偶語自對。如果是達到三相,便不是排偶語自對,而是排比語自對了。
還有一種情況構成排偶語自對。即自對的兩個詞語雖無同字,但其作為節點的字平仄不相反。如下面一聯:
喜看古樹生新葉,
欲引東風上北亭。
上聯“古樹”與“新葉”為詞語自對,其中“樹”、“葉”為節點字,均為仄聲。下聯“東風”與“北亭”也是詞語自對,“風”、“亭”也都是平聲。這種情況的雙相詞語自對,也為排偶語自對。
14
排比語自對
所謂排比,即在排偶的基礎上增加相數,變兩兩排列組合為三相以上排列組合。但與排偶語自對不同的是,排比語自對只有一種情況,即自對的詞語為半同字;也就是三相半同字自對。我們在前面舉過一個傳統春聯,我們再來看一遍:
天泰地泰三陽泰,
家和人和萬事和。
此聯為三相半同字詞語自對聯,同時也是一副排比語自對聯。
排比語自對中的同字,如果正好處于節點處,往往出現“平仄失替”。這副傳統春聯即是這種情況。在征聯評獎中,這種情況往往會被評委視為“硬傷”而打入“冷宮”。也因此,這樣的排比式短聯,實例較少。但客觀地講,這種排比式的句子,具有連珠炮式的沖擊感和節奏感,所以并不產生一般平仄失替帶來的違和感。特別是在長聯中,這樣的運用,還是比較常見的。
以上我們從多維度對短聯中的詞語自對進行了剖析和舉例。從上述剖析可以看出,自對,是一種能夠起到寬工轉化的神奇方法。它可以是單字自對,也可以是多字自對;可以是雙相的,也可以是多相的;可以是相連在一起的,也可以是被其它字隔開的;可以是異字自對,也可以是半同字自對,還可以是同字自對;尤為奇妙的是,上下聯自對部分的詞性、結構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迥不相同的;形成自對的詞語既可以是字數相等的,也可以是字數不相等的。掌握并運用好自對,將使我們的對聯創作更得心應手,也更能盡興發揮。于對聯自身而言,這種“既自對而又相對,雖寬而亦工”的自對使其對仗形式更加多樣化。循此原理,對聯在發展中更進一步創造了“句子自對”,從而使對聯的境域更加寬廣。
下集
陸偉廉先生是中國楹聯學會授予的首批“聯壇十老”之一。本籍安徽懷寧,世居江西九江市。畢業于江西醫專本科。1946年開始行醫。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重獲公職,旋即退休。1973年起致力研究對聯學。著成《對聯經》(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社出版,曾由黃山書社以《對聯學知識導讀》的書名出版)一書傳世,被譽為“對聯學理論創始人”。
陸先生最重要的貢獻,在于對聯的自對研究和關于長短聯區分的論斷。他從大量的對聯實例中,條分縷析、歸納總結,論述了自對的起源、功效、修辭形式,以及在對聯創作中的種種情形,充分肯定了自對在對聯對仗中的地位;構建了陸氏對聯自對體系;在對聯自對的理論和實踐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篇《對聯的“自對”譚概》,是康永恒先生在中國楹聯學會對聯高級研修班授課時的講義的一部分。其以陸先生的論述為藍本,淺顯地講授了關于自對的種種情況。現略作改刪,轉發于此,以饗諸聯友。
“自對”譚概(下)
接上期)
長聯的自對
1、長聯的認定
在講長聯自對之前,需先有一個共識:短聯與長聯的區別在哪里?換句話說就是:什么樣的聯算是長聯?聯要多長才能算是長聯?
關于這個問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議。許多人主張根據字數來定,有說須達到90字以上的,有的說達到56字就算長聯。還有的說上下聯各自要有三句以上才能算長聯。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陸偉廉先生的觀點是:不論字數多少,只要上下聯各自有二個以上分句(含二個)的,便是長聯。
陸偉廉先生的原話是這樣講的:
對聯長短的劃分,因何要把根據定為句數而非字數?即每邊句數增加一個就算長聯,而字數增加一、二個甚至好幾個,雖可與每邊兩句之八字聯相等或更長,反而要算短聯?回答是:在句數、字數增加而引起量變,從而達到質變的過程中,句數之變化起到了主導作用。它一有量變,立即產生質變。即當每邊句數由一而二時,就使其中產生了兩種新關系:各短句句腳平仄安排之關系;和各短句句間音步啟承之關系。還可能產生句子自對(為敘述之方便,稱之為“兩新一自”)。而縱使每邊達十余字而仍為一句之短聯,絕不會產生“兩新一自”。相反,一邊達兩短句時,就必然會發生“兩新一自”。因為“兩新一自”的發生,并不待每邊達三短句,更不待每邊達幾十個字時。因而要以每邊二短句作短聯、長聯之界限。
這段話明白告訴我們,只有上下聯各自有兩個以上(含兩個)短句時,才有可能產生句子自對。我們在前邊講的短聯的自對,都是單字自對和詞語自對。而句子自對,只有兩句以上的長聯中才可能出現。
2、長聯的詞語自對
為使大家了解長聯中的詞語自對,我們先舉數個例子以證之:
且坐何妨,悅此山光霧態;
閑聊也好,任他草長鶯飛。
這是鄙人題抱犢寨半山亭的一聯。上下聯各有兩分句,是為長聯。上聯中“山光”與“霧態”為詞語自對;下聯中“草長”與“鶯飛”也是詞語自對。
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
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這是清人周元鼎題岳陽樓的楹聯。也是兩分句結構的長聯。其中的“后樂”與“先憂”、“昔聞”與“今上”,均是詞語自對。
居下思高,寧為雞口勿牛后;
同時異命,或作龍頭與馬前。
這是明人李開先的聯。上聯的“居下”與“思高”,下聯的“同時”與“異命”,為詞語自對。
兄弟三人,酒癖煙癖賭癖;
田園萬頃,今年明年后年。
這是陸蔚奇嘲諷三個富家子弟的游戲聯。聯中“酒癖煙癖賭癖”和“今年明年后年”,分別為排比語自對;
長聯中的詞語自對,同短聯中的一樣,有很多形式。包括單字自對、雙字自對、同字自對、異字自對、半同字自對、雙相自對、多相自對、間隔自對、銜接自對、等量自對、不等量自對、排偶語自對、排比語自對,都與短聯并無二致。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跨句自對,是短聯所沒有的。例如:
一道二開茶,閑話三江四海;
西拉東扯事,喜聽北調南腔。
這副聯是三十年代有人題成都少柏茶樓的楹聯。其上聯中“一道”、“二開”、“三江”、“四海”,為多相詞語自對。但這一組自對并不在一個單句中,所以稱之為“跨句自對”。下聯的“西拉”、“東扯”、“北調”、“南腔”,也是如此。均為跨句自對。這種情況,是短聯中不可能有的。
再比如何維謙題安徽定遠城隍廟楹聯:
淚酸血咸,悔不該手辣口甜,只道世間無苦海;
金黃銀白,但見了眼紅心黑,哪知頭上有青天。
上聯中的“淚酸”、“血咸”、“手辣”、“口甜”、“苦海”,為五相詞語自對。下聯的“金黃”、“銀白”、“眼紅”、“心黑”、“青天”也如是。但句尾的“苦海”與“青天”為顛倒使用,系有輕微的變異,是變異對偶的運用。此聯中,五相詞語自對分散在三個短句中,故也是跨句詞語自對。
3、長聯的句子自對
什么是句子自對?顧名思義,句子自對就是句子與句子構成自對。其原理與詞語自對一樣,是“既自對而又相對,雖寬而亦工”。也就是說,句子自對先是在上下聯各自一邊自對為“工”,然后上下聯再相對。雖上下相對不工,亦視為工對。
例如下邊這聯:
南浦綠波,西山爽氣;
春風落日,秋水長天。
此聯是清代李堂階題昆明西山的一副聯。上下聯各有二句。上聯“南浦綠波”與“西山爽氣”為句子自對,堪稱極工之對仗。下聯“春風落日”與“秋水長天”也是對仗極工。因為上下聯各自自對為工,所以雖然上下聯之間(如“南浦”與“春風”、“綠波”與“落日”)相對并不工,但此聯仍視同工對。
再如:
北闕君恩,南陔母養,西域戎機,忠孝合經權,好與圣賢論出處;
廿年交固,萬里功成,九原夢斷,死生關氣數,忍看箕尾吐光芒。
這是左宗棠挽湖南寧鄉劉典的一副聯。上聯中“北闕君恩,南陔母養,西域戎機”為三相句子自對,對仗頗工;下聯“廿年交固,萬里功成,九原夢斷”同樣是三相句子自對,自對工整。在此前提下,上下聯雖然相對不工,但仍視為工對。這樣的例子在古今楹聯創作中,可謂多如牛毛,舉不勝舉。
由上述長聯自對的例子不難看出,長聯的自對,與短聯相比,有兩點主要的差異:一是短聯中的自對,僅為詞語自對。而長聯中的自對,除有詞語自對外,還常有句子自對。二是短聯中的自對,多為雙相的。多相者比較少見。而長聯中的自對,特別是句子自對,無論雙相和多相,均為常見。
現在我們舉著名的大觀樓長聯來觀察一下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孤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這副180字的長聯,是清代孫髯翁撰寫的。聯中多處用到自對。其中既有詞語自對,又有句子自對。其中的詞語自對,上下聯各有三組,上聯是“披襟”與“岸幘”、 “空”與“闊”、“高人”與“韻士”;下聯是“把酒”與“凌虛”、“英”與“雄”、“偉烈”與“豐功”。
聯中的句子自對,上下聯也分別各有三組。其中上聯的三組是:
①“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這是一組四相四言的句子自對
②“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這是一組雙相雙句自對。所謂雙句,指對仗的其中一方,是由雙句構成。
③“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這也是一組四相四言的句子自對。
下聯的三組是:
①“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 同樣是一組四相四言的句子自對。
②“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也是一組雙相雙句自對。
③“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也是一組四相四言的句子自對。
通過拆分,不難發現,大觀樓長聯,可以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骨架”,相當于建筑的梁、檁、柱、枋;另一部分是“血肉”,相當于建筑的墻體、門窗、裝飾。其中的“血肉”部分,即我們舉出來的自對句部分。其句子自對的形式,除一對雙相復合式句子自對外,另外兩對,都是四相四言的自對。也即多相自對句。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在構成雙相雙句的自對中,又存在著詞語自對的元素。由此可見,長聯中的自對運用,并不拘于單一形式。而是層層復合,異彩紛呈。
根據陸偉廉先生的規納總結,長聯的句子自對形式,比短聯的詞語自對更為紛繁,也更加精彩。但其句式主要有三種,即排偶式、排比式和對偶式。下邊我分別舉例以說明之。
01、排偶式句子自對
所謂排偶式句子自對,即把相同、相似之句子兩兩并列成排。其特征也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構成自對的兩個句子有部分同字;第二種情況是構成自對的兩個句子完全相同。如:
以文來,以節歸,毅魄長留兩江上下;
因孝黜,因忠死,苦心可質百世鬼神。
這是曾國藩挽戴恩銘的一副聯。聯中“以文來”與“以節歸”為雙相句子自對。因為同了“以”字,所以又為排偶式句子自對。下聯“因孝黜”與“因忠死”也是這種情況。
再如:
來日百花生,去日百花生,可堪紅杏枝頭,一般雪涕;
君年五十五,我年五十五,何痛黃公壚畔,獨自傷春。
這是清末王笛秋挽王伯道的聯。上聯中“來日百花生,去日百花生”、下聯中“君年五十五,我年五十五”分別為雙相句子自對。又分別有四個字為同字,所以為排偶式句子自對。
再如:
佛言:不可說,不可說;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此聯是明代袁籜庵落魄時的自題門聯,上聯“不可說,不可說”和下聯的“如之何?如之何”分別為雙相句子自對,其字完全相同。故也為排偶句自對。
除上述兩種情況的排偶句自對外,還有兩種變異的排偶句自對形式。一種稱之為正倒型排偶句自對;另一種稱為增字型半同相排偶式句子自對。如:
招兩三同志登場,真而假,假而真,吳會新翻血手印;
為百萬災黎請命,死者生,生者死,皖江常作浪濤聲。
這是莊百俞挽楊君謀的一副聯。聯中“真而假,假而真”及“死者生,生者死”,也都是排偶句子自對。因為后句是前句的顛倒,所以謂之正倒型排偶句自對。
再如清末郭筠仙挽左宗棠的聯:
世須才,才亦須世;
公負我,我不負公。
此聯也是正倒型的排偶句自對。與前一聯不同的是,此聯后邊的句子比前句增了一字,是正倒型排偶句自對的進一步變異。
再如《對聯話》的作者吳恭亨挽龍硯仙的聯:
曰儒家,曰革命家,蓋棺今論定;
以病死,以憂國死,鑄像禮亦宜。
聯中“曰儒家,曰革命家”和“以病死,以憂國死”本為半同相排偶句自對,但其下句為各增一字而成,所以為增字型半同相排偶句自對。
02、排比式句子自對
所謂排比式句子自對,即將句子以排比的形式構成自對。排比式句子自對是在排偶式句子自對基礎上增加相數發展而來。所以在某些方面與排偶式句子自對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按照陸偉廉先生的歸納,排比式句子自對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①排比句自對保留了排偶句的同字自對的特點,因此排比句自對時,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同位重字。
②排比句繼承了排偶句的不拘平仄,既允許音步的句中失替,又允許自對句間音步的同聲相對。
③排比句是由排偶句增加相數構成。因此排比句自對句數至少三相。也可以有多相。
④排比句各句的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因此既有等長排比句自對,也有不等長排比句自對。
我們舉例來看一下:
僮可烹,妾可殺,城不可亡,矢志保江淮半壁;
生同歲,死同年,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雙輝。
這是某人題江陰雙忠祠的楹聯。聯中“僮可烹,妾可殺,城不可亡”、“ 生同歲,死同年,神亦同祀”分別為排比句自對。都由三句組成,故為三相排比句自對。且第三相的字數比前兩相多出一個字,為不等長排比句自對。
再如:
涪王兄弟,蘄王夫婦,鄂王父子,聚河岳精靈,僅留半壁;
兩字君恩,四字母訓,五字兵法,灑英雄涕淚,莫復中原。
這是杭州岳王廟的楹聯。“涪王兄弟,蘄王夫婦,鄂王父子”、“ 兩字君恩,四字母訓,五字兵法”分別為三相等長排比句自對。其三個短句的句腳平仄既不講究交替規則,上下聯之間也存在同聲相對。
再如:
半世希賢,廿年懵懂未開,廿年襟懷未闊,又廿年貪賞煙霞,回首一無成,惟聯語數編,與人說道;
六爻占旅,曰主文明之象,曰主貞吉之征,更曰主終膺譽命,揲蓍如有驗,到耄期九秩,聽我歌云。
這是鄙人虛擬的一副六十自壽聯。聯中“廿年懵懂未開,廿年襟懷未闊,又廿年貪賞煙霞”和“曰主文明之象,曰主貞吉之征,更曰主終膺譽命”也是三相不等長排比句自對。
再舉一例:
世事可憑乎?什么達官,什么名卿,又什么才子仙姝。極目古今愁,云散風流,都付春婆一夢;
人生行樂耳,有此夕陽,有此芳草,更有此湖光山色。放懷天地闊,高歌長嘯,何妨濁酒三杯。
這是清人石尊信題九江煙水亭的楹聯。聯中“什么達官,什么名卿,又什么才子仙姝”與“有此夕陽,有此芳草,更有此湖光山色”,為三相不等長排比式句子自對。其中不僅句腳平仄不講求交替,上下聯同位平仄也不講求相反。
剛才我們舉的例子都是三相的排比句自對。我們再來看一副多相的排比句自對實例:
讀書取正,讀易取變,讀騷取幽,讀莊取達,讀漢文取堅,最有味卷中歲月;
與菊同野,與梅同疏,與蓮同潔,與芝同芳,與海棠同韻,定自稱花里神仙。
這副聯是陸潤庠題蘇州留園的聯。其排比句自對多達五相。因最后一相多出一字,也是不等長自對。
03、對偶式句子自對
所謂對偶式句子自對,即完全按照嚴格的工對標準進行對仗。其主要特點有:
①自對的兩相字數相等,不允許有參差。不允許有增置虛字的情況。
②高度排斥句間不規則重字,不論是同位重字,還是異位重字,都不允許出現。
③自對句間嚴格遵守平仄交替和相反的規則,一般不允許有失替和失對的情況。基本上與格律詩句的平仄要求相同。自對的相數多時,其句腳平仄須有規律,或以“平仄平仄平仄”這樣的交替型安排,或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這樣的對粘型安排。上下聯相對時音步平仄要相反,起碼要句腳平仄相反。
④構成自對的詞語詞性嚴格按相同、相近、相當的原則要求。盡可能做到物類相同或相近。但上下聯相對的詞語詞性則不必相同或相似。
⑤自對詞句的結構要求相稱,即相同或者相近、相似。而上下聯相對詞句的結構則不必相同相近。
⑥構成自對的對偶句相數不拘于雙相,可以是三相、四相,以及更多相。
⑦允許有不等量句子自對,如變異對偶句、復合對偶句存在。
我們舉例來看看:
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后;
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
這是清代阮元題杭州貢院的楹聯。上聯的“桂子香時”與“槐花黃后”,“西湖月滿”與“東浙潮來”,即為對偶式句子自對。此是雙相句子自對,自對部分的平仄安排嚴格遵守正規的規則。
再如:
勝跡遍周遭,即漢朝浪井、晉代庾樓、唐際琵琶、明時寶塔,流傳著幾多佳話;
名園誠不俗,讓九派江聲、一亭煙水、四時廬影、三面湖光,點綴得分外精神。
這是當代人徐聲揚題九江甘棠湖的楹聯。聯中的“漢朝浪井、晉代庾樓、唐際琵琶、明時寶塔”和“九派江聲、一亭煙水、四時廬影、三面湖光”為四相的對偶式句子自對。其句中平仄交替。句腳平仄安排上聯為“仄平平仄”,下聯為“平仄仄平”,屬對粘型。
對偶式句子自對在實踐中。存在著變異的情況。即在多相自對的情況下,有單句增字和雙句增字的情況。如以下兩例:
佳興四時,同楊柳風、梧桐月、芭蕉雨、桔柚煙、芙蓉初日;
賞音千載,共鸚鵡賦、鷓鴣詩、蛺蝶圖、鳳凰曲、蝌蚪古文。
這是顧勝谷自題其南通借園的聯。上下聯分別運用了五相對偶式句子自對,但最后一相卻由三字變為了四字。這種情況,是對偶式句子自對的變異之一。
忠臣魂、烈士魄、英雄氣、名賢手筆、菩薩心腸,合古今天地之精靈,同此一山結束;
湓浦月、蠡水煙、潯江濤、馬當斜陽、廬山瀑布,挹南北東西之勝景,全憑兩眼收來。
此聯是彭玉麟湖口昭忠祠鎖江亭的聯。聯中也是運用了五相對偶式句子自對,但其中有兩相由三字變為了四字。給人的感覺仿佛是兩組自對句放在了一起。但實質是對偶式自結句的變異。
以上我們講了句子自對的三種形式。即排偶式、排比式和對偶式。在長聯創作中,無論句子自對的相數和字數怎樣增加,但句子形式都不外乎這三種。
但同學們還須認識到的是:句子自對在創作實踐中,除了相數的增加外,還伴隨著句數的增加。
所謂的句數增加,是指構成自對的每一相,可以由兩個分句、三個分句,甚至更多分句組成。我們將其稱為多分句句子自對。前面我們曾舉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其中就有一組雙分句的句子自對。
其上聯中的是: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下聯中的是:
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這個雙分句的句子自對,是對偶式的。而且是雙句雙相的。下邊我再舉幾個多分句和多相的句子自對例子:
大雅宏達,是名翰林。清通簡要,是真吏部。嚴明仁恕,是封疆重臣。遺愛常留荊楚地;
論蕓香俸,為前后輩。編花萼集,為同年生。訂縞纻交,為吳中老友。傷心怕過櫟存堂。
這是俞樾挽惲次山的一副聯。這是一副運用雙句三相的對偶式句子自對的對聯。而且在第三相中增加一字,為變異了的自對句子。
上下五千年,就歷代名臣商位置,則與周召虎、漢班超、唐郭子儀不判低昂; 縱橫十萬里,萃五洲賢相角短長,則與英沙侯、日伊藤、德俾士麥遙相伯仲;澤在生民,功在社稷,尚亦有利哉!一個臣緯武經文,累譯重洋深愛戴。
錫崇封則推恩大賚,列爵雄藩,與果勇楊侯、毅勇曾侯、恪靖左侯并叨異數;褒美謚則盡瘁鞠躬,留芳百世,與花縣駱公、益陽胡公、侯官林公永訂同心;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可及?億兆姓懷思感泣,建祠立廟薦馨香。
此聯的句子自對,是我見過的單相字數最多的自對。而且是上下聯自對部分句子結構(包括斷句)懸殊最大的聯。此聯看著復雜,但分開來看,便知道上下聯各自只有一組自對句。而且是雙相自對,不是多相自對。其每相皆由三句組成,字數多達29字。許多人對此聯存有疑義,認為這樣的聯,無法令人接受。但我們只要按長聯句子自對的原則去看此聯,則完全沒有問題。在此,我們就將這聯上下聯自對部分摘出來,讓大家看一下,以增強認識。
上下五千年,就歷代名臣商位置,則與周召虎、漢班超、唐郭子儀不判低昂;
縱橫十萬里,萃五洲賢相角短長,則與英沙侯、日伊藤、德俾士麥遙相伯仲;
這是上聯的一個自對句。
錫崇封則推恩大賚,列爵雄藩,與果勇楊侯、毅勇曾侯、恪靖左侯并叨異數;
褒美謚則盡瘁鞠躬,留芳百世,與花縣駱公、益陽胡公、侯官林公永訂同心;
這是下聯的一個自對句。
通過這樣的對比,我們就能很好的把握對聯的自對可以上下聯詞性、結構不相同的原則了。
縱觀古今長聯的創作實踐,其在自對的運用上,既有全聯純由一組自對構成的情況,也有由多組自對句構成的情況。且很多時候是由多種自對形式混合交互使用。其中包括詞語自對、排偶式句子自對、排比式句子自對和對偶式句子自對等。而且多數長聯還間有非自對的部分和領字。大家可以多找一些長聯仔細分析一下,自然會有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