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2016年11月二級技能真題(帶答案)

第一部分 技能選擇題

(1~100題, 共100道題)

本部分由十一個案例組成。請分別根據案例回答1~100題,共100道題。每題1分,滿分10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多個答案正確,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錯選、少選、多選,該題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 27歲,本科學歷,某公司職員。

案例介紹: 求助者的父母長期感情不和, 求助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母親過于強勢, 因此對母親很有意見。后來在學業及找工作等問題上遇到困難, 認為母親不幫助自己。 日常生活中因戀愛、工作等原因與母親鬧別扭,認為母親不應該干涉自己,經常為這些瑣事苦惱。結婚后不想與母親生活在一起,也很少回去看望母親。但面對母親的體弱多病, 又覺得有些內心不安。 每次想到母親的所作所為都很生氣, 也不愿意與母親家的親戚來往,兩個月前借故不參加母親家的聚會。丈夫說她脾氣大。為解決與母親的沖突,主動前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小時候由祖父母養大, 對父母的感情不深 。 從小好強,.有主見,輕易不肯服輸。對自已要求嚴格,學習成績好,身體健康。婚后拒絕了母親來共同生活的要求。

多選:1、該求助者遇到的負性生活事件包括( )。

A.父母感情不和

B.學習求職遇到困難

C.母親過予強勢

D.不愿參加家庭聚會

答案AB

解析:該求助者的父母長期感情不和,求助者在學業及工作等問題上遇到困難,屬于其遇到的負性生活事件。C項,母親過于強勢屬于求助者主觀判斷;D項,不愿參加家庭聚餐是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產生的社會功能受損表現。

多選: 2、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包括( )

A.內心不安

B.行為異常

C.思維強迫

D.社會功能受損

答案:AD

解析:該求助者的主要癥狀有:心理方面面對母親體弱多病,內心產生不安;社會功能方面,兩個月借故不參加家庭聚會;求助者回避行為明顯。

單選: 3、該求助者目前最主要的心理問題是( )。

A.道德問題

B.行為問題

C.情緒問題

D.品質問題

答案:C

解析:該求助者內心苦惱不安,為解決心理問題主動尋求幫助,其主要心理問題為情緒問題。

單選: 4、為明確診斷,對該求助者還需重點了解的資料是( )。

A.軀體情況

B.結婚多長時間

C.工作情況

D.問題持續時間

答案:D

單選: 5、為明確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最需要核實的資料是( )。

A.父母感情不和

B.借故缺席家庭聚會

C.母親是否強勢

D.丈夫反映其脾氣大

答案:C

解析:該求助者反應父母感情不和的主要原因由于母親過于強勢,因此對母親產生意見。后來在戀愛、工作中因為母親干涉自己,為此產生苦惱情緒。因此咨詢師最應核實的是求助者的母親是否強勢。

單選; 6、按照合理情緒療法,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最可能的是( )

A.嚴重負性生活事件

B.個性好強不肯服輸

C.缺乏社會支持系統

D.對母親的錯誤評價

答案:D

解析:合理情緒療法強調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個體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該求助者個性好強,但認為母親過于強勢,在工作學習中對母親的表現產生諸多意見,對于引發其心理問題的原因也指向母親。因此,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最主要的原因考慮對母親的錯誤評價。

單選: 7、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可能是( )

A.一般心理問.題

B.可疑神經癥

C.嚴重心理問題

D.神經癥

答案:C

解析:案例中求助者情緒問題己持續一段時間,且反應強烈,時常感到苦惱,雖然案例中沒有明確提及求助者的病程,但是其和母親的不良關系屬于重要現實刺激,其內心苦惱,有明顯回避,社會功能受損嚴重,故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

多選: 8、較適合該求助者的近期心理咨詢目標包括( )。

A.幫助其改變認知

B.培養良好人格特征

C.指導其改變行為

D.擺脫負性情緒困擾

答案:ACD

解析:改善情緒、認知和行為都是心理咨詢的近期目標,咨詢的遠期目標是健全人格,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單選: 9、針對該求助者的情緒困擾,最適合的咨詢方法是( )。

A.陽性強化法

B.認知行為療法

C.系統脫敏法

D.生物反饋療法

答案:B

解析:認知行為治療足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該求助者的問題主要由其對母親的認知產生,最適合的咨詢方法為認知行為療法。

多選: 10、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特點包括( )

A.含有道德因素

B.有人格因素的影響

C.負性情緒明顯

D.自知力不完整

答案:ABC

解析:A項,該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涉及與母親之間的關系,含有道德因素;B項,該求助者個性好強,有主見,不肯輕易服輸,含有人格因素的影響;C項,求助者產生內心不安,但想到母親所為又很生氣,負性情緒明顯。D項,該求助者自知力完整。

案例二: 

一般資料。 求助者,男性, 36歲,本科學歷,公務員。

案例介紹:四個月前求助者母親突發心臟病去世。因為和母親感情很好,他非常悲痛,此后心情一直低落。一個月前的一天醒來后,覺得胸悶,懷疑自己得了心臟病。去醫院做檢査,未見異常。自此經常覺得身體不適,聽見別人有什么病,也總聯想到自己, 擔心自己也會得上這種病 。其間做了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各項體檢和化驗結果均正常, 但還是擔心自己的身體會出問題。 白天忙于工作, 感覺還可以 。半夜醒來就會胡思亂想, 無法自控,感到害怕,難以入睡,內心痛苦,為此來求助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從小生活條件優越,上學前一直由保姆照顧, 自理能力差。上學后,母親管教嚴格,父親比較溺愛。上學時成績優秀,對自己要求很嚴,不允許自己做錯事。工作一直順利。

多選: 11、該求助者的軀體癥狀主要包括(  )

A.胸悶

B.失眠

C.憋氣

D.頭痛

答案:AB

解析:該求助者“覺得胸悶……”,“半夜醒來就會胡思亂想,無法白控,感到害怕,難以入睡……”,因此其主要軀體癥狀為胸悶、失眠。

多選: 12、該求助者主要的情緒癥狀包括(  )

A.抑郁

B.恐懼

C.焦慮

D.強追

答案:AC

解析:該求助者母親去世后非常悲痛,此后心情一直低落,出現抑郁情緒;擔心自己身體會出問題。B項,恐懼是指對明確而具體的對象的恐懼情緒,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案例中的害怕與恐懼有區別,屬于焦慮。

單選: 13、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  )

A.可疑神經癥

B.疑病神經癥

C.焦慮神經癥

D.強迫神經癥

答案:A

解析:該求助者主動求醫,內心沖突為變形,根據許又新教授神經癥的臨床評定方式,病程為一個月左右,評分1;精神痛苦程度需借助別人的幫助才能擺脫,評分2;初步診斷為可疑神經癥,具體癥狀需進行進一步的診斷。

單選:14、引發該求助者心理、行為問題的因素不包括(  )。

A.生物學因素

B.求醫結果

C.社會性因素

D. 認知偏差

答案:B

解析:引發該求助者問題的因素包括:①生物因素:男性,36歲;②社會性因素:其母親去世;③認知偏差:胡思亂想,擔心自己得病。

多選:15、引發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社會性因素主要包括(  )。

A.自理能力差

B.母親因病去世

C.工作壓力大

D.母親管教嚴格

答案:BD

解析:引發該求助者的社會因素包括其母親因病去世;母親管教嚴格。求助者工作一直順利,其工作壓力在案例中并沒有體現。

多選; 16、對該求助者應積極關注的方面包括(  )。

A.母親管教嚴格

B.仍然堅持工作

C.有自我覺察力

D.主動尋求幫助

答案:BCD

解析:咨詢師需關注該求助者言語及行為的積極方而包括:能夠堅持工作,對于自己的狀態有覺察能力,能夠主動尋求幫助。

多選: 17、使用系統脫敏法幫助該求助者緩解焦慮情緒,應注意的事項包括(  )。

A.重點強調面部肌肉放松

B.由大到小逐級脫敏

C.焦慮等級之間的級差應均勻

D.由小到大逐級脫敏

答案ACD

解析:系統脫敏療法中,重點強調而部肌肉的放松,理想的焦慮等級建構應當做到各等級之間級差要均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列層次。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巧后,就可以開始脫敏訓練。按照設計的焦慮等級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級脫敏。

單選: 18、根據許又新教授神經癥的評分標準,該求助者病程的評分為(  )。

A.1分

B.2分

C.3分

D.6分

答案A

解析:根據許又新教授神經癥的評分標準,該求助者的病程為一個月前,評為1分。

多選: 19、對該求助者應進行的鑒別診斷包括(  )。

A.可疑神經癥

B.疑病神經癥

C.嚴重心理問題

D.強迫神經癥

答案:BCD

解析:該求助者內心沖突為變形,沒有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但是懷疑自身具有疾病,半夜醒來胡思亂想,難以自控。求助者的癥狀與疑病神經癥的臨床特征相符,但病程較短,需進行進一步觀察,因此需進行疑病神經癥的鑒別;求助者內心沖突為變形,排除嚴重心理問題;求助者無強迫與反強迫的沖突,因此排除強迫神經癥。

單選: 20、咨詢中,針對求助者的主要心理問題,應重點進行(  )

A.矯正偏執人格

B.改變求醫行為

C.矯正錯誤認知

D.緩解焦慮情緒

答案:C

解析:該求助者總是懷疑自己得病,為此產生生理不適及負性情緒,針對該求助者的主要心理問題,咨詢師應幫助求助者矯正錯誤認知,正視自身的身體狀況。

案例三 

一般資料:張某,女性, 17歲.,高三學生,住校。

案例介紹:張某原本學習認真,樂觀開朗,熱情助人,人際關系良好,很受同學的歡迎。但最近一段時間同學們紛紛反映張某了, 有時很興奮, 不停地自言自語, 但說話前言不搭后語,聽不懂她在說什么;有時她默默地坐著, 一坐就是幾個小時;有時不洗漱就睡覺。同學們提醒她,但她好像沒有反應。白天經常躺在床上。有時晚上別人都睡了,她卻四處溜達。最近情緒低落,悶悶不樂,向家長提出想回家,說總班里的男生罵她下流,甚至連老師也這樣罵。幾天前,突然離校出走,不肯再回學校,說班里幾個女生商量好了要掐死自己。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學校要求張某休學,由其父母強行帶來就診。張某從小自我要求嚴格,學習成績好,人際關系良好,同學證實其沒有談戀愛,也沒有人罵她下流。

單選: 21、同學們反映張某變了,可能是( D )

(A)同學們過于敏感

(B)緊張疲勞造成的反應

(C)人際關系很緊張

(D)人格穩定性發生了改變

單選: 22、張某“有時很興奮,不停地自言自語”表明其可能是(B )

(A)強迫思維

(B)思維奔逸

(C)強制思維

(D)思維敏捷

單選: 23、張某“不洗漱就睡覺'',可能是( A )。

(A)意志減退

(B)習慣改變

(C)意志薄弱

(D)行為退縮

單選: 24、張某“白天經常躺在床上”,可能是( A )。

(A)意向下降

(B)行為退縮

(c)意向倒錯

(D)行為倒錯

單選: 25、張某聽到班里的男生甚至老師罵她,可能是(C )。

(A)錯覺

(B)多疑敏感

(C)幻覺

(D)情感發泄

單選: 26、張某離校出走,表明其可能出現了( B )。

(A)關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鐘情妄想

(D)嫉妒妄想

多選: 27、張某出現的精神癥狀包括(ACD)

(A)思維內容障礙

(B)感覺障礙

(C)思維形式障礙

(D)知覺障礙

多選: 28、對張某可能的初步診斷包括( B )。

(A)抑郁癥

(B)精神分裂癥 

(C)人格障礙

(D)雙相情感障礙 .

多選; 29、心理咨詢師可對張某做的工作包括( ABD )。

(A)進行攝入性會談

(B)選擇心理測驗

(C)制定咨詢目標

(D)收集資料評估

多選: 30、針對張某的情緒低落, 心理咨詢師可以開展的工作包括( BC)。

(A)商定目標

(B)轉診至精神科

(C)進行測評

(D)進行認知治療

案例四: 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 24歲,大專學歷,原為護士,現待業。

案例介紹:半年多以前,求助者下夜班后獨自回租住地的途中遭遇搶劫。當時非常害怕,落荒而逃,從此不敢在晚上單獨走路。晩上偶爾一個人走在街上,眼前就會浮現出當時被搶的情景,感到胸悶、心慌、全身發抖、四肢及手腳出冷汗。白天一個人走在街上, 癥狀反應稍輕 。 多次提出不上夜班, 但護士長不同意, 因此下夜班后只能在值班室睡覺。求助者覺得自己年紀輕輕晚上不能單獨行走實在是個大問題, 有幾次鼓足勇氣自己夜晩獨自回家,但最終都因極度害怕而中途返回。為此不得不辭職尋找新工作。求助者無法擺脫對晚上獨自在街上行走的恐懼, 無法安心工作, 拒絕參加老鄉、 同事在晚上組織的聚會,也沒心思談戀愛。情緒低落,甚至想輕生,但下不了決心。迫切要求解決問題,自己主動前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內向、做事嚴謹,工作勤奮, 人際關系良好。半年前遭遇搶劫,之后不敢晩上在街上獨自行走。

多選: 31、對該求助者,心理咨詢師還需重點了解的資料包括( )。

A.戀愛情況

B.成長經歷

C.收入情況

D.認知特點

答案BD

解析:案例中標明該求助者沒心思談戀愛,因此排除A項;求助者辭去工作,目前待業,暗示了其收入情況。求助者的成長經歷以及認知特點影響其思維、行為方式,因此咨詢師需進行重點了解。

單選: 32、關于咨詢師對該求助者表達無條件積極關注,理解錯誤的是咨詢師( )。

A.對求助者問題和情感表示關注

B.把求助者視為值得坦誠相待的人

C.對求助者心理問題要有準確的共情

D.必須用語言明確表明對求助者關注

答案D

解析:咨詢師表達對求助者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包括:①對求助者的問題和情感表示關注;②把求助者作為一個值得坦誠相待的人來對待,并且持有一種非評價性的態度;③對求助者的反應要伴有準確的共情(即設身處地的理解),并因此表示出對求助者的參考結構的理解;④培養求助者的潛力,并以此向求助者表明他們本身的潛力以及行為的能力。D項,除語言之外,非言語動作也能傳遞對求助者的積極關注。

多選: 33、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包括( )。

A.青年女性

B.情緒低落

C.遭遇搶劫

D.無心戀愛

答案:AC

解析: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生物原因為,女性,24歲;社會因素為其遭遇搶劫。

單選: 34、該求助者拒絕參加老鄉同事在晚上進行的聚會,說明其出現了( )。

A.抑郁

B.人際關系緊張

C.強化

D.社會功能損害

答案D

解析:社會功能受損的標志是不能按照社會認可的方式行事。求助者拒絕參加各種聚會,表明其社會功能受損。

單選: 35、對該求助者,恰當的咨詢目標是( )。

A.不再害怕

B.消除晚間獨自出門的恐懼

C.克服恐懼

D. 堅持每晩獨自在街上行走

答案:B

解析:確定有效的咨詢目標應首先找山求助者的主要問題,即求助者最關心、最困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于該求助者,最需要克服的是晚間獨自出門的恐懼。

多選: 36、對該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心理咨詢方法包括( )。

A.暴露療法

B.陽性強化法

C.厭惡療法

D.系統脫敏法

答案ABD

解析:暴露療法是用來治療恐懼和其他負性情緒反應的一類行為治療方法,它是通過細心地控制環境,引導求助者進入有助于問題解決的那些情境中。針對該求助者的恐懼癥狀,可以采用暴露療法。陽性強化療法適用于山現行為障礙、希望改變行為的求助者。系統脫敏療法的基本思想是:讓一個原可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求助者而前重復暴露,同時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對抗,從而使這一刺激逐漸失去了引起焦慮的作用。

多選: 37、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的維度包括( )。

A.主觀體驗報告

B.心理測驗前后對比的結果

C.周圍同事評價

D.晚上能否在街上獨自行走

答案:ABCD

解析:咨詢效果評估的維度可包括:①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即自評;②求助者社會功能恢復的情況;③求助者周圍人士對求助者的評定,即他評;④求助者咨詢前后心理測量結果的比較;⑤誨詢師的觀察和評定;⑥求助者某些癥狀的改善程度,如不良情緒、睡眠等。

多選: 38、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特點包括( )。

A.存在強迫與反強迫的沖突

B.能意識到痛苦

C.害怕與處境不相稱

D.回避所怕處境

答案BCD

解析 A項,不存在強迫與反強迫的沖突;B項,該求助者能夠意識到自身的痛苦,迫切要求解決問題;C項,求助者害怕走夜路,與現實情境不符;D項,求助者為回避晚上走夜路的處境,辭去原先的工作,不參加晚上的聚會,表現為回避所怕處境。

多選: 39、咨詢師在咨詢中使用了系統脫敏法,其原理包括()

A.反復呈現一個微弱的刺激

B. 求助者全身放松用以對抗緊張

C.反復呈現多種強烈的剌激

D. 求助者繃緊面部肌肉對抗緊張

答案:AB

解析:系統脫敏法源于對動物的實驗性神經癥的研究。讓一個原可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復暴露,同時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對抗,從而使這一刺激逐漸失去了引起焦慮的作用。

單選: 40、對于該求助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

A.可疑神經癥

B.恐懼神經癥

C.焦慮神經癥

D.強迫神經癥

答案 B

解析:該求助者自知力完整,內心沖突為變形,病程6個多月,害怕晚上獨自出門,社會功能受損,初步診斷為恐懼神經癥。恐懼神經癥表現為:①害怕與處境不相稱。②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性神經系統功能障礙。③對所怕處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會功能受損害。


案例五: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 35歲,已婚,某公司部門經理。

案例介紹:求助者出生于軍人家庭,自幼隨祖母在農村生活,上小學時回到父母身邊。父母對他事事嚴格要求,養成了追求完美的性格特征。因帶鄉下口音,被同學笑話,對上學感到恐懼,覺得無助和自卑,但成績一直較好。大學畢業后,進入某知名大公司,工作較出色。幾個月前公司一位部門經理因工作失誤造成公司重大損失,被公司除名。這件事對他觸動挺大,唯自己什么地方出現失誤而釀成大錯。為此,每天下班前要多次檢査電腦是否關掉,收到的文件也要反復核實好幾遍,夜里睡覺也不踏實,要多次檢查門窗、煤氣、自來水開關等是否關好。為此影響了工作和生活。自己明知沒有必要反復檢查,可總是控制不住,為此很痛苦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內向,心胸狹窄且多疑。自稱多愁善感,有時一句玩笑話都使他難過好久。

多選: 41、在收集資料時,對該求助者的行為最應核實的內容包括( )

A.行為的具體次數

B.行為后的情緒體驗

C.行為前有無控制

D.行為與現實的關系

答案:BCD

解析:咨詢師應向求助者核實行為后的情緒體驗,進行行為前是否控制,行為后的情緒體驗,以及行為與現實之間的關系。

多選: 42、該求助者的人格特點包括( )

A.追求完美

B.焦慮

C.謹小慎微

D.自卑

答案ACD

解析:該求助者父母對他要求嚴格,形成追求完美的性格;但之后因為上學帶有口音,產生自卑和無助感;現在做事情出現強迫癥狀,謹小慎微。

多選: 43、對該求助者已收集到的資料包括( )。

A.個性特征

B.誘發事件

C.成長經歷

D.同事關系

答案ABC

解析:案例中已經提及該求助者的個性特征、誘發事件以及成長經歷,但是同事關系沒有詳細地介紹。

單選: 44、該求助者內心沖突的性質屬于( )

A.常形

B.異形

C.變形

D.同形

答案:C

解析:該求助者因為同事工作出現失誤導致除名,而自己受到重大影響,唯恐自己工作出現失誤,每天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等,其內心沖突的性質屬于變形,不存在具體的沖突對象。

單選: 45、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可能是( )

A.焦慮神經癥

B.抑郁神經癥

C.強迫神經癥

D.恐懼神經癥

答案C

解析該求助者內心沖突為變形,強迫重復檢查工作有沒有做好,明知道沒有必要但是必須要反復檢查,自身不能擺脫相應的痛苦情緒,影響到了工作及生活,因此初步診斷其為強迫神經癥。

多選: 46、在本案例中商定的咨詢方案內容應包括( )。

A.咨詢目標

B.咨詢地點

C.原理方法

D.咨詢時間

答案ACD

解析:心理咨詢師在介紹咨詢方案的內容時應包括咨詢目標、咨詢原理與技術、咨詢效果及評價手段、雙方權利義務、咨詢次數與時間安排、咨詢相關費用、其他問題及有關說明。

多選: 47、對該求助者恰當的咨詢方法包括( )。

A.厭惡療法

B.生物反饋療法

C.合理情緒療法

D.認知行為療法

答案CD

解析:對該求助者可使用認知行為療法及合理情緒療法。①認知行為療法是根據認知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求助者不良的思維或信念和行為,從而達到消除不良情緒、矯正非適應性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②合理情緒療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立,其理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多選: 48、對于該求助者需要進行的鑒別診斷包括( )。

A.嚴重心理問題

B.強追神經癥

C.恐懼神經癥

D.強迫型人格障礙

答案:ACD

解析:該求助者內心沖突為變形,與嚴重心理問題相鑒別;求助者自我要求嚴格,追求完美需與強迫性人格障礙相鑒別;求助者擔心自己由于失誤釀成大錯,因此需與恐懼神經癥相鑒別。

單選: 49、針對該求助者的強迫檢査行為,按照貝克和雷米的觀點,對檢驗表層錯誤觀念中的“建議”,正確的做法是:建議求助者( )。

A.停止檢査,進而避免痛苦

B.增加檢査次數,直到引起厭倦

C. 減少檢査次數并檢驗后果

D.首先矯正認知然后改變行為

答案:C

解析:表層錯誤觀念或邊緣性錯誤觀念,是指求助者對自己的不適應行為的一種直接、具體的解釋。檢驗表層錯誤觀念的方法有建議、演示和模仿。建議求助者進行某一項活動,這一活動與他對自己問題的解釋有關。通過這個活動,求助者可以檢驗自己原來的解釋是否正確。對于該求助者可建議其減少檢查門窗是否關好的次數,檢驗后果是否造成了嚴重錯誤。

多選: 50、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特點包括( )

A.強迫與反強迫并存

B.精神痛苦無法自己擺脫

C. 強迫感來自于外界

D. 對癥狀的事實無自知力

答案:AB

解析:該求助者強迫與反強迫癥狀并存;痛苦程度自己不能解決,需要借助于咨詢師的幫助。求助者對于自身癥狀具有自知力,強迫感來源于自身。

案例六: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 42歲,某私企總經理。

案例介紹: 一年多以前求助者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求助者異常痛苦。半年前的一個晚上,半夜突然醒來,覺得透不過氣,胸悶、心慌,手腳發麻、渾身顫抖,認為自己得了心臟病,非常緊張、害怕。求助者迅速到醫院看急診,經檢查未發現明顯器質性病變,后癥狀緩解。有一次在單位又有類似癥狀發生,還是到急診看病。求助者曾專門住院檢査,仍未査出明顯病變。此后類似癥狀經常發作,有時每周出現2~3次,時間持續數十分鐘, 時間地點場合無規律, 也無明顯發作征兆, 能自行緩解 。 發作時頭腦清楚, 客觀環境并無相應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發作時,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求助者害怕犯病,不敢一個人開車或單獨在家, 不敢一個人到外地出差, 怕自己突發心臟病死了別人都不知道,也不敢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去。求助者也知道.自己不一定就會得心臟病,但就是控制不住擔心。曾對家人表示這樣活著真是受罪,生不如死。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較內向,做事認真謹慎,非常孝敬父母,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幾年前曾被診斷為“膽囊炎'',經治療后痊愈。

多選: 51、該求助者主要的情緒癥狀包括( )

A.焦慮

B.恐懼

C.強迫

D.抑郁

答案:AB
解析:該求助者非常緊張、害怕,多次到醫院就診,“害怕一個人呆在家里,不敢一個人到外地山差,怕自己突發心臟病死了,不敢到人多擁擠的地方”,因此他的主要情緒癥狀是焦慮和恐懼。

多選: 52、該求助者的軀體癥狀包括( )

A.渾身顫抖

B.擔心、緊張

C.手腳發麻

D.胸悶、心慌

答案ACD

解析:求助者“半年前的一個晚上,半夜突然醒來,覺得透不過氣來、胸悶、心慌,手腳發麻、渾身顫抖……”表現出渾身顫抖、手腳發麻、胸悶心慌的軀體癥狀。

多選: 53、該求助者心理問題的特點包括( )

A.具有情境性

B. 植物神經系統癥狀明顯

C.是發作性的

D.出現意識障礙癥狀明顯

答案:BC

解析:該求助者類似癥狀的發作時間地點場合無規律,不具有情境性;求助者發作時頭腦非常清晰,未出現意識障礙;不發作時求助者能夠正常生活工作,因此求助者的心理問題是發作性的。

單選: 54、該求助者每周2-3次癥狀發作的特殊誘因是( )。

A.半夜突然醒來

B.無特殊誘因

C.曾患膽囊炎

D.父親心臟病去世

答案:B

解析:時間持續數十分鐘,時問地點場合無規律,也無明顯發作征兆,能自行緩解。該求助者癥狀發作并無特殊誘因。

單選: 55、根據案例分析,求助者曾對家人表示這樣活著真是受罪,生不如死,說明其( )

A.存在自殺意念

B.內心痛苦

C.生存意向下降

D.嚴重強迫

答案:B

解析:求助者對家人表示活著痛苦,生不如死,表明其內心痛苦。

單選: 56、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 )

A.恐懼神經癥

B.驚恐障礙

C.急性應激障礙

D.廣泛性焦慮

答案:B

解析:驚恐障礙是以反復出現顯著的心悸、出汗、震顫等自主神經癥狀,伴以強烈的瀕死感或失控感,害怕產生不幸后果為特征的一種急性焦慮障礙。案例中求助者沒有明顯器質性障礙,癥狀發作時無明顯誘因,沒有明顯癥狀,表現出強烈的恐懼、焦慮以及明顯的植物性神經系統癥狀;病程為6個多月,求助者害怕犯病,不敢一個人開車、出差或者單獨在家,初步診斷為驚恐障礙。

多選: 57、對該求助者做出上述診斷的主要依據是其( )。

A.治療經歷

B.情緒體驗

C.臨床檢査

D.身體表現

答案:ABCD

解析:A項,求助者曾多次到醫院就診,但未查出明顯器質性病變,后癥狀緩解,但仍時有發作;B項,求助者害怕犯病;c項,該求助者曾專門住院檢查,但仍未查出明顯病變。D項,求助者發作時手腳發麻,渾身顫抖。以上信息均可作為診斷的主要依據。

多選: 58、心理咨詢師做鑒別診斷時需要考慮的包括( )。

A.心臟病變

B.疑病神經癥

C.癔癥發作

D.恐懼神經癥

答案:ABCD:

解析:咨詢師鑒別診斷需注意的內容主要有:①首先要排除器質性病變的基礎;②與疑病神經癥相鑒別,求助者并沒有反復就醫的現象,排除疑病性神經癥;③與癔癥相鑒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對于周圍環境具有一定體察,未體現癔癥人格的自我中心、受暗示性等,排除癔癥;④與恐懼神經癥相鑒別,恐懼神經癥的焦慮恐懼是由確切的客觀事物或情景所引起的,盡管這種客體或情景不具有危險性,但病人只要看見或面對它們,就會發生恐懼,而本案例的驚恐發作沒有情景性,無緣無故地發生,不可預測。

多選: 59、對該求助者較適合的咨詢方法包括( )。

A.模仿法

B.陽性強化法

C.認知療法

D.系統脫敏法

答案:BCD

解析:,模仿法,又稱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現某種行為榜樣,讓其觀察示范者如何行為以及他們的行為得到了什么樣的后果,以引起他從事相似行為的治療方法。陽性強化療法適用于出現行為障礙、希望改變行為的求助者。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系統脫敏法適用于治療求助者對特定事件、人、物體或泛化對象的恐懼和焦慮。

多選: 60、在等級制診斷系統中, 關于焦慮與抑郁敘述正確的包括( )。.

A.焦慮是較高等級

B.診斷焦慮癥必須排除抑郁癥

C.抑郁是較高等級

D.診斷抑郁癥必須排除焦慮癥

答案:BC

解析:在等級制診斷系統中,抑郁癥等級較高,要做出焦慮癥的診斷必須排除抑郁癥。

案例七: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58歲,退休工人,初中文化。

案例介紹:求助者退休前興趣廣泛。5年前患胃癌,手術、化療之后康復很好。兩年前,求助者的妻子又因癌癥去世了,求助者內心非常痛苦,此后一直覺得很疲倦,凌晨兩三點還睡不著,情緒煩躁,易怒,對原先喜歡的活動也沒什么興致,.很少下樓,現 兒孫們已長大,覺得自己沒有用了,人生不過如此,活著給人添麻煩,有過輕生的念頭, 經常發呆。明知應該好好地活著,不該讓子女們為自己擔心,但就是無法調整自己的情結。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衣冠不整,臉上留著一撮沒有刮干凈的胡子 。 眼神呆滯,黑眼圈,顯得疲憊。家人一直對其很擔心,在反復勸說下,由子女陪同前來咨詢。

單選: 61、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是( )

A.焦慮神經癥

B.恐懼神經癥

C.抑郁神經癥

D.強追神經癥

答案:C

解析:該求助者內心沖突為變形,自知力完整。求助者病程為兩年多,感覺疲倦,晚上睡不著覺,情緒暴躁,易怒,興趣下降,出現輕生的念頭。初步診斷為抑郁神經癥。

多選: 62、該求助者持續表現出的心理癥狀包括( )。

A.情緒淡漠

B.情緒低落

C.情緒倒錯

D.意志減退

答案:BD

解析:求助者.情緒低落的表現是兩年來持續疲憊;意志減退的表現是求助者來求醫時穿戴不整,臉上胡子沒有刮干凈。情感淡漠指患者對一些能引起正常人情緒波動的事情以及與自己切身利益有密切關系的事情,缺乏相應的情緒反應;情感倒錯指患者的情緒反應與現實刺激的性質不相稱;AC兩項在案例中并未體現。

單選: 63、該求助者的求醫行為屬于( )

A.主動求醫

B.被動求醫

C.家人強制

D.醫生轉介

答案:A

解析:該求助者是在家人的反復勸說下,由了女陪同前來咨詢,因此接受了家人的勸告,具有一定的求治意愿,屬于主動求醫的范疇。

多選: 64、該求助者的生理癥狀包括( )

A.疲倦

B.失眠

C.煩躁

D.易怒

答案:AB

解析:該求助者的生理癥狀表現為疲倦、失眠。煩躁與易怒屬于心理癥狀的描述。

多選: 65、對該求助者,應重點收集的資料包括( )。

A.退休后的經濟收入

B.對自己妻子身患疾病的認識

C.與子女的關系如何

D.過去如何處理自.己所遇到的問題

答案:ABCD

解析:對于該求助者,咨詢師應收集其退休后的經濟收入,對妻子疾病的認識,與了女的關系以及以前處理問題的方式等資料,以便對其癥狀進行全而的把握。

多選: 66、本案例中求助者涉及到的重要的生活事件包括( )。

A.子女關心自己

B.求助者患胃癌

C.妻子因病去世

D.夫妻關系不和

答案:BC

解析:本案例中求助者涉及到的重要生活事件包括:求助者自己5年前患胃癌,經過手術,化療之后康復良好;兩年前求助者的妻子因癌癥去世。

多選: 67、對于該求助者可選用的心理測驗包括( )。

A.SAS

B.SDS

C.SCL-90

D.BPRS

答案:ABC

解析:SAS為焦慮自評量表,SDS為抑郁自評量表,SCL-90即癥狀自評量表,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通過測驗有助于更全而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健康程度。BPRS即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適用于具有精神病性癥狀的大多數重性精神病患者,尤其適宜于精神分裂癥患者。

多選: 68、在本案例中咨詢師與求助者可以進行的會談包括( )

A.攝入性會談

B.咨詢性會談

C.鑒別性會談

D.危機性會談

答案:ABC

解析:A項,攝入性會談是一種有目的的交談,指咨詢師通過與求助者而對而的談話,口頭信息的溝通過程中了解求助者的客觀背景資料,了解健康狀況、工作狀況等方而的信息。B項,咨詢性會談是針對健康人的某些問題,如職業選擇、人員的任用和解雇、家庭關系問題、婚姻戀愛中的問題、子女教育培養問題等而進行的會談。C項,鑒別性會談通過交談和觀察,確定使用何種測驗和鑒別措施,目的在于進行心理評估。D項,危機性會談:是一種特殊情況,當求助者發生意外時,如遭到強奸、想自殺、突然遭受精神創傷的時候,心理咨詢師用會談法給予幫助的情況。

多選。 69、根據許又新教授對神經癥的分類,典型的神經癥包括( )

A.強迫神經癥

B.焦慮神經癥

C.抑郁神經癥

D.神經衰弱

答案:ABD

解析:ABD三項,神經衰弱、焦慮神經癥、恐懼神經癥都屬于典型的神經癥。C項,抑郁神經癥屬于不典型的神經癥。其癥狀為:①興趣減退甚至喪失;②對前途悲觀;③無助感;④感到精神疲憊;⑤自我評價低;⑥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沒有意義。以上癥狀至少持續兩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時間處于抑郁狀態。

單選。 70、對該求助者較為恰當的咨詢方法是( )。

A.沖擊療法

B.認知行為療法

C.陽性強化法

D.藥物治療

答案:B

解析: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組通過改變思維和行為的方法來改變不良認知,達到消除不良情緒和行為的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

案例八: 一般資料:求助者, 男性, 52歲,博士學歷,在國外生活。

案例介紹:求助者生活在國外,很思念年邁的父母及家人,但對乘飛機非常恐懼, 所以很少回國 。求助者為此非常苦惱, 這次回國探親期間, 主動前來咨詢 。

下面是心理咨詢師與該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

心理咨詢師: 在上次咨詢中, 咱們已經商定了咨詢目標是減輕因乘飛機產生的恐懼,從原來自我感覺的90分左右減少到30分左右,現在咱們商討用什么咨詢方法吧。求助者: 都能用什么方法啊?

心理咨詢師: 可以用認知矯正的方法幫助你改變對乘飛機的認知, 可用系統脫敏法幫助你減輕乘飛機的恐懼。

求助者:改變認知我知道,就是改變我認為乘飛機很可怕的想法,系統脫敏法是怎么回事啊?

心理咨詢師:系統脫敏法是幫助你解決焦慮恐懼的一種行為治療方法,行為主義認為,讓一個原本引起強烈焦慮恐懼的刺激,反復在你面前呈現,同時用放松予以對抗, 最終這個刺激將失去引起你焦慮恐懼的作用, 你就不會再感到焦慮恐懼了求助者。那具體怎么做呢?

心理咨詢師:系統脫敏法的具體步驟是:第一步,我幫助你學會放松,第二步,構建焦慮等級, 第三步,給予焦慮剌激,第四步,實施系統脫敏。

求助者:放松啊,我會,不用你教了。

心理咨詢師: 我說的放松和你所說的可能不是一回事, 系統脫敏法非常強調放松,,尤其強調精神放松, 面部肌肉放松, 四肢肌肉放松和頸部肌肉的放松 。

求助者:我.明白了,焦慮等級怎么建啊?

心理咨詢師:構建焦慮等級就是對引起焦慮的刺激歸納整理,如最小的焦慮是 0,最大的焦慮是100,通過排序建立焦慮等級表, 每一個等級的級差不強求一致, 可以由你自行決定,以免產生壓力,影響放松。

求助者。我懂了,怎么進行系統脫敏?

心理咨詢師:在實際脫敏中,按照從小到大次序,依次逐漸脫敏。逐漸用放松代告 緊張,不斷反復,.直到不再恐懼。

求助者:我知道了, 系統脫敏就是用放松代替緊張, 好像我恨一個人, 總想他的好,逐漸就不恨他了。道理我明白了,可我恐怕做不到。

心理咨詢師:咱們現在先討論怎么做 至于你能否做到以后再討論吧。

多選: 71、咨詢中雙方商定的咨詢目標的特征應該包括( )。

A.心理學性質的

B.短時見效的

C.可行的

D.可以評估的

答案:ACD

解析:有效的咨詢目標應該具備以下特征:屬于心理學范疇;積極的;具體或可量化的;可行的;可以評估的;雙方接受的;多層次統一的。

多選: 72、系統脫敏法主要適用于對(  )的恐懼和焦慮

A.特定事件

B.泛化對象

C.特定人物

D.內隱對象

答案:A

解析:系統脫敏法,可用于治療求助者對特定事件、人、物體或泛化對象的恐懼和焦慮。

單選:73、心理咨詢師在解釋原理時出現的錯誤是(  )。

A.呈現強烈刺激

B.放松代替緊張

C.呈現微弱刺激

D.刺激失去作用

答案:A

解析:使用系統脫敏療法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級刺激因素引起的焦慮,應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這是系統脫敏治療成敗的關鍵之一。

多選: 74、系統脫敏法的正確操作步驟包括(  )。

A.學會真正放松

B.構建焦慮等級

C.給予焦慮刺激

D.實施系統脫敏

答案:ABD

解析:系統脫敏療法的基本方法是讓求助者用放松取代焦慮。第一步,教求助者掌握放松技巧;第二步,把引起焦慮的情境劃分等級;第三步,讓求助者想象引起焦慮的情境同時做放松練習。最后經過在實景中的重復練習,使求助者逐漸從過去引起焦慮的情境中脫敏。

單選: 75、系統脫敏療法的放松訓練,重點強調(  )。

A.精神狀態放松

B.面部肌肉放松

C.四肢肌肉放松

D.頸部肌肉放松

答案:B

解析:使用系統脫敏法進行放松訓練時,咨詢師引導求助者依次練習放松前臂、頭而部、頸、肩、背、胸、腹及下肢,重點強調而部肌肉放松。

單選: 76、對焦慮等級之間的級差,理解正確的是(  )。

A.跨度盡量小

B.避免等級一致

C.跨度盡量大

D.等級盡量一致

答案:D

解析:焦慮等級的每一級刺激因素引起的焦慮,應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這是系統脫敏治療成敗的關鍵之一。要使這一等級的刺激定量恰到好處,要使各等級之間的級差比較均勻,主要取決于求助者本人。

單選: 77、實施系統脫敏時,正確的脫敏順序是( )。

A.從小到大

B.從任意級開始

C.從大到小

D.沒有一定順序

答案:A

解析: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巧后,就可以開始脫敏訓練。按照設計的焦慮等級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級脫敏。

單選: 78、求助者說“道理我明白了,可我恐怕做不到。”表明其出現了

A.困惑

B.依賴

C.阻抗

D.移情

答案: C

解析: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以公開或隱蔽的方式否定咨詢師的分析,拖延、對抗咨詢師的要求,從而影響咨詢的進展,甚至使咨詢難以順利進行的一種現象。求助者在聽完咨詢師對系統脫敏法原理介紹之后,說自己“道理明白,但是做不到”,這是阻抗的表現。

單選: 79、系統脫敏法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之一,是每級刺激引起的焦慮( )。

A.小到不被覺察到

B.大到拮抗緊張

C.小到被放松代替

D.大到最大程度

答案:C

解析:在系統脫敏療法中,每一級刺激因素引起的焦慮,應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這是系統脫敏療法成敗的關鍵之一。

多選: 80、實施系統脫敏時,求助者想象次數的多少,取決于(  )。

A.咨詢目標

B.個體

C.放松程度

D.情境

答案:B

解析:進行系統脫敏時,每次放松后咨誨詢師都要詢問求助者有多少焦慮分數。如果分數超過25分,就需要繼續放松。反復次數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緊張焦慮時為止,此時算一級脫敏。

案例九: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 20歲,某大學二年級學生。

案例介紹:求助者從小有咬手指甲的習慣,雖經常受到父母親的訓斥,自己也使用了多種方法,但沒有明顯改變。讀大學期間,喜歡上一個男同學,但對方因她有咬手指甲的習慣不同意與她談戀愛。求助者主動前來尋求幫助。

下面是心理咨詢師與該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

求助者:我原來有咬手指甲的毛病,用了很多方法,都沒有改變,這次一定要改掉這個毛病,所以我想請您幫助我。

心理咨詢師: 一個女孩因有咬手指甲的習慣而沒能和喜歡的人談戀愛, 我能理解你內心的苦惱,我愿意幫助你。現在咱們先討論咨詢方案吧

求助者: 我不懂心理學, 您根據我的情況直接決定吧, 我愿意接受您的方案。

心理咨詢師: 心理咨詢要根據咨詢方案進行, 咨詢方案需要咱們兩個人共同討論 。

求助者:我明白了。

心理咨詢師:好,咱們先討論咨詢目標,通過咨詢,你想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呢?

求助者。我就想改掉我咬手指甲的毛病。

心理咨詢師:咬指甲是一種行為,心理學理論認為行為是可以改變的。如果對你咬

指甲的行為做一個量化的評估, 你怎么評估呢?

求助者:量化評估? (沉默)我平時閑下來的時候可能都在咬,具體時間可能在每天3~4個小.時吧。

心理咨詢師: 通過咨詢你想改變成什么樣呢?

求助者:最好一次都不咬。

心理咨詢師:根據你目前的情況, 一次都不咬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求助者:不高!我這次決心很大。

心理咨詢師:好吧,咱們就把不咬手指甲作為第一個目標,每天一次都不咬。我打算用厭惡療法改變你咬指甲的行為 。 行為主義認為, 人的行為都是被行為結果強化的,厭惡療法就是我把你咬指甲的行為和厭惡刺激結合,產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覺,多次結合使你產生條件反射,當你以后咬指甲時, 就會產生恐懼, 你就不敢再咬指甲了 。具體的步驟是:第一步,明確目標行為,就是咬指甲,第二步,構建恐懼等級,,第三步,選擇厭惡刺激,第四步,把咬指甲和厭惡刺激結合起來。

求助者: 我似乎明白了, 那您選用的厭惡刺激可別太強啊!我從小怕痛。

心理咨詢師:你放心,我給你電擊再加噪音刺激,盡量溫和些。

求助者:那好吧,大約需要做多少次啊?這種方法會不會沒效啊?

心理咨詢師: 這種方法肯定有效, 具體做多少次就看什么時候能形成條件反射。

求助者:好吧。

多選: 81、“一個女孩……現在咱們先討論咨詢方案吧!”,表明咨詢師()

A.想討好求助者

B.做到了共情

C.符合咨詢規范

D.做到了真誠

答案:BCD

解析:案例中咨詢師的“我能理解你內心的苦惱”,屬于表達共情技術;“我愿意幫助你”屬于咨詢師表達真誠;“咱們先討論咨詢方案吧”,表明咨詢師清楚咨詢方案應由雙方商定,符合咨詢規范。

單選: 82、有關咨詢方案的談話,表明咨詢師知道( )。

A.咨詢方案有多項內容

B.選擇咨詢方法

C.咨詢方案由雙方商定

D.商定目標重要

答案:C

解析:求助者表示自己對心理學了解很少,要求咨詢師直接決定咨詢方案,咨詢師說明咨詢方案需要雙方協定,表明咨詢師清楚咨詢方案由雙方商定。

多選: 83、雙方在討論時,著重探討了咨詢目標( )。

A.是否可行

B.是否積極

C.如何評估

D.是否具體

答案:ACD

解析:案例中咨詢師讓求助者就咬指甲行為做量化評估,并用具體時間和次數表示;此外,詢問求助者目標是否定得太高,是否可行。

單選。 84、 為實現咨詢目標采用的方法,應該來源于( )。

A.雙方的協商

B. 求助者的意愿

C.上級的指定

D.咨詢師的習慣

答案:A

解析:為實現咨詢目標所采用的方法,應該是經由咨詢師與來訪者雙方的協商實現的

單選: 85、厭惡療法的基本原理是( )

A.操作條件反射

B.改變行為習慣

C.經典條件反射

D.產生不良體驗

答案: C

解析:厭惡療法與其他行為療法的理論基礎相同,都是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和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學說的應用。即將要戒除的目標行為與某種不愉快的懲罰性刺激結合出現,以對抗原己形成的條件反射,形成新的條件反射,用新的行為習慣取代原有的不良行為習慣。

多選: 86、在咨詢方法的使用上,咨詢師出現的錯誤是( )。

A.選擇方法錯誤

B.無雙方協商

C.操作過程錯誤

D.針對性不強

答案:BC

解析:商定咨詢目標后,咨詢師“我跟你說說用什么方法……”表明咨詢師自己決定了咨詢的方法;“具體的步驟是……第二步,構建焦慮等級……”表明咨詢師的操作過程出現錯誤,構建焦慮等級屬于系統脫敏療法的過程。

多選: 87、厭惡療法的基本步驟包括( )。

A.明確目標行為

B.明確厭惡刺激

C.構建恐懼等級

D.實施厭惡刺激

答案:ABD

解析:厭惡療法的步驟包括:確定靶癥狀,即確定目標行為;選用厭惡刺激、實施厭惡刺激。C項構建恐懼等級屬于系統脫敏療法的步驟。

多選: 88、厭惡療法所用的厭惡刺激可以包括( )

A.噪音刺激

B.電流刺激

C.強光刺激

D.藥物刺激

答案:ABCD

多選: 89、在實施厭惡療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包括( )。

A.靶癥狀要單一而具體

B.咨詢師、求助者、家屬三方簽訂?治療協議?

C.厭惡刺激必須是安全的

D.厭惡刺激必須是強烈的

答案:ABD

單選: 90、實施厭惡剌激時厭惡刺激的強度應該是( )。

A.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

B.強烈的

C.根據咨詢師的習慣而定

D.溫和的

答案:B

案例十:下面是某求助者的 WAIs-Rc的測驗結果:

言語智商110,操作智商100,總智商107

單選: 91、根據該求助者 FIQ結果,其智力等級是( )。

(A)高于平常

(B)平常

(C)低于平常

(D)邊界 

答案:B 

多選: 92、從分測驗結果可以看出, 與一般人相比,該求助者的弱項包括(  )

(A)領悟

(B)填圖

(C)相似性

(D)圖片排列 

答案:BC

單選: 93、根據該求助者智商結果,正確解釋是(  )

(A)聽覺加工模式發展較視覺加工模式好

(B)視覺加工模式發展較聽覺加工模式好

(C)操作技能發展較言語技能好

(D)言語能力和操作能力并無顯著差異

答案:A

多選, 94、關于兒童行為量表,正確的說法包括( )。

(A)該量表名稱的英文縮寫是CBCL

(B)該量表是供家長用的自評量表

(C)用于識別兒童行為和情緒問題

(D)該量表被證明是有效的診斷工具 

答案:AD

案例十一

下面是某求助者 MMPI-2的測驗結果


多選:95、關于該求助者的測驗結果,正確的說法包括()。

A.Pd量表的原始分為21

B.370題以后的回答有效

C.求助者不加區別地回答項目

D.兩點編碼類型屬于突出編碼

答案:ABD

多選:96、該求助者的臨床表現可能包括( )。

A.對自己的身體功能過分關心

B.依賴、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

C.憂郁、悲觀、思想與行動緩慢

D.內向、退縮、過分自我控制

答案:ABC

單選: 97、臨床量表剖面圖模式屬于(

A.A類神經癥

B.B類神經癥

C.c類神經癥

D.D類神經癥

答案:C

多選: 98、關于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正確的說法包括( )。

A.該量表名稱的英文縮寫是BRMS

B.評定需通過交談與觀察

C.評定受測者一周內的癥狀

D.所有的項目采用5級評分法

答案:BC

單選: 99、24項版本的HAMD量表,其因子數量為( )。

A.2

B.3

C.5

D.7

答案:D

單選:100、對于SCL-90量表,若前后兩次測查結果反映咨詢效果為顯效,則總分減分率為()。

A.≥50%

B.≥40%

C.≥35%

D.≥25%

答案:A

第二部分 案例問答題

本部分采取專家閱卷, 1~8題,滿分100分。請在答題紙上寫明題號, 用鋼筆、圓珠筆按要求作答。

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 35歲,本科學歷,已婚。

案例介紹:求助者是軍隊干部,半年前被組織確定轉業。求助者當時很震驚,不敢相信。自己不想轉業,經多方努力,最終也沒改變組織的決定。求助者認為領導偏心, 重用溜須拍馬的人, 認為領導不該讓自已轉業,恨自己過于本分不會拉關系。擔心自己軍齡短, 不能留在現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 擔心如果轉業回家鄉, 妻兒不會跟他回到老家的縣城, 害怕妻子跟他離婚,擔心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又擔心自己這個年齡到了地方后找不到合適的單位, 擔心勝任不了地方崗位的工作 。 他覺得讓他轉業將徹底毀他的前途、婚姻甚至是人生。很后悔參軍入伍,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失敗,氣憤但又無奈。 自從知道轉業的消息后,煩躁不安,夜間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有時借助飲酒或服安眠藥勉強能夠睡一會兒,醒來也經常一身冷汗。經常感到頭痛、心慌、胸悶,吸煙飲酒量明顯增加。不想下樓,不愿見人,借故不參加各種聚會。自己也察覺到自己出了問題, 想擺脫但難以控制,在妻子的勸說下前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求助者出生于某縣城, 父母親都是普通干部, 從小家教嚴格,較內向。18歲參軍,后入軍校學習,畢業后在某大城市的部隊機關工作。 妻子反映其工作努力,人際關系良好,但心胸較窄,愛較真,追求完美。近期曾經數次到醫院看病,但未發現明顯器質性病變。

請根據案例回答以下問題:

一、請根據桑德伯格提綱, 分析對該求助者還需要搜集哪些人口學資料。(10分)

二、對該求助者可考慮哪些診斷? (20分)

三、對該求助者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10分)

四、請根據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論, 簡述求助者不合理信念及其表現。(20分)

五、在本案例中咨詢師與求助者共情時應該注意什么? (10分)

六、咨詢中對求助者使用了生物反饋訓練, 簡述生物反饋法的基本原理。 (10分)

七、咨詢師對該求助者使用了求助者中心療法, 羅杰斯認為咨詢關系是求助者發生

積極改變的充分必要條件。請簡述 Cain(2002)是如何表述這種關系的。(10分)

八、咨詢中求助者出現了嚴重的阻抗, 請簡述咨詢師應如何應對阻抗。(10分)

參考答案:

1)桑德伯格提綱中人口學資料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收入、婚姻、住址、出生日及地點、宗教、教育、文化水平和文化背景;

本題中還需收集:收入,住址,宗教,和文化背景。

2)可考慮的診斷為嚴重心理問題或可疑神經癥

因現實刺激產生的常型心理沖突;

根據許又新的簡明神經癥評判標準:

病程:半年:2分;精神痛苦程度:無法主動擺脫:2分,社會功能:輕度受損:1分;

總5分,考慮可疑神經癥。

3)1、生物性原因:未見明顯生物性原因;2、社會性原因:普通干部家庭出身,家教嚴格;3、心理原因:性格較內向,心胸狹窄,愛較真,追求完美;

4)不合理信念有:

求助者認為領導偏心, 重用溜須拍馬的人, 認為領導不該讓自已轉業,恨自己過于本分不會拉關系;擔心自己軍齡短, 不能留在現在工作和生活的城市 。 擔心如果轉業回家鄉, 妻兒不會跟他回到老家的縣城, 害怕妻子跟他離婚,擔心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又擔心自己這個年齡到了地方后找不到合適的單位, 擔心勝任不了地方崗位的工作 。認為讓他轉業將徹底毀他的前途、婚姻甚至是人生

5)使用共情的注意事項

(1)咨詢師應從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來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問題。

(2)咨詢師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須有與求助者相似的經歷感受,而是能設身處地地理解。

(3)表達共情要因人而異。

(4)表達共情應把握時機,共情應適度。

(5)表達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達共情要善于使用軀體語言。

(7)表達共情要考慮求助者的特點和文化特征。

(8)咨詢師應驗證自己是否于求助者產生共情。

6)生物反饋療法又稱生物回授療法,或稱植物神經學習法,是在行為療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心理治療技術/方法。生物反饋療法利用現代生理科學儀器,通過人體內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饋,使患者經過特殊訓練后,進行有意識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訓練,通過內臟學習達到隨意調節自身軀體機能,從而消除病理過程、恢復身心健康。

7)Cain(2002)表述為:

①兩個人有心理意義上的接觸。

②第一個人,我們稱其為求助者,處于不一致的狀態,具有攻擊性或處于焦慮中。

③第二個人,我們稱其為咨詢師,他在這種關系中是一致的或處于內部整合的狀態。

④咨詢師無條件地接受和關注求助者。

⑤咨詢師對求助者的經歷表示共情,并努力與求助者交流。

⑤咨詢師對求助者表達共情的交流和無條件關注是最基本的。

8)應對阻抗的途徑與方法:1、通過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備心理;2、正確的進行診斷和分析;3以坦誠的態度幫助求助者正確的對待阻抗;4使用咨詢技巧突破阻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心理咨詢師技能模擬習題及答案4
ACI“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模擬試題六
2011年5月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真題(專業技能)含答案
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技能復習大綱
在她看來任何事情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社恐專題】社交恐懼,是對自己的恐懼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水市| 宁武县| 临沂市| 尖扎县| 册亨县| 浙江省| 扶余县| 隆化县| 凭祥市| 科技| 宁津县| 石嘴山市| 永吉县| 田阳县| 万州区| 信丰县| 区。| 丘北县| 饶阳县| 双鸭山市| 东山县| 邵阳县| 若尔盖县| 怀来县| 图们市| 浦城县| 长寿区| 日照市| 长岛县| 孙吴县| 密山市| 大石桥市| 汪清县| 华阴市| 西充县| 县级市| 民权县| 大丰市| 平安县| 自贡市|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