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前幾天剛去本地一片200余畝的烏飯基地看了下,雖然苗木不是很大,但長勢還是不錯的,來和大家分享一點烏飯種植的知識。
烏飯樹的特點和用途
烏飯是杜鵑花科常綠灌木,一般樹高1-3米,又稱南燭,耐旱、耐寒、耐瘠薄、喜光,自然狀態下常生長于小山坡、溝谷路旁,春秋嫩葉紫紅色,夏季為深綠色,在我國南方地區非常常見。
烏飯株形矮小,生長緩慢,葉花果小而嫵媚,春秋紫紅,萌芽力強,適應性好,最常見的用途是做為盆景素材,可以制作很精致的盆景。
烏飯還有一個名稱,叫染菽,“菽”的字義是指“五谷”,而染菽即給五谷染色,源于南方諸省以烏飯葉浸水蒸煮成黑色米飯而得名,因此烏飯還是一種很重要的天然染料植物,目前人工種植正是看中烏飯的這種特性,獲取天然可食用的色素,廣泛應用于生活領域,為民眾服務,本地已經有200多畝的種植規模。
如何大面積種植烏飯樹
種植烏飯,由于種植產業鏈尚未形成,需自行繁育小苗,通常可采用扦插繁育。種植時需要選擇向南光照條件好的陽坡地帶,來滿足烏飯對光照的需求,一般采用帶狀全墾整地,可有效減少水土流失。烏飯為小灌木,可按行距1-1.5米,株距0.8-1米種植,栽植以后覆蓋谷殼,有利于苗木生長。此后加強撫育管護即可。
綜上所述,烏飯是可以大面積種植的,本地種植基地的烏飯小苗目前長勢良好,后續會再給大家陸續介紹生長和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