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建筑技術雜志社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導讀
工地例會是唇槍舌劍,是無硝煙的戰(zhàn)場,不做好準備,解決不了工程中的實際問題,便會失去它應有的作用和意義。對此,我們梳理了工地的例會流程,為您做了參會頂層設計,一起來看吧。
會議
五要素
要明確會議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會議內容及會議紀律,并按此嚴格實施。
在有些工程中,業(yè)主直接將例會的到會率作為考核施工方項目經理的指標,將有關規(guī)定寫入了施工合同。所以說工地例會不是可有可無的雞肋事情,作為施工方的您一定要認真對待。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參會前,就好比打仗前的偵查,要掌握工程信息、了解各方關切的存在問題、做好會議準備是必須要做的三件事。
(1)了解上次會議決定的落實情況,對懸而未決的問題分析原因。
(2)認真收集、整理工程進度數據,運用橫道圖、S形曲線與前鋒線等適宜的圖形比較方法,通過與周、月、總進度計劃的比較,獲悉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工期的差別;并據此分析產生進度偏差的原因、偏差對后續(xù)工作的影響以及調整進度計劃的可行措施。
(3)通過對例會周期內的工程進行實測實量,利用其具體數據來反映例會周期內施工質量情況。對收集來的數據,采用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直方圖法、控制圖法等統(tǒng)計方法,對工程質量進行靜動態(tài)的分析,找出影響工程質量的各類因素,并對癥下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4)對材料、構配件和設備供應進場驗收情況和試件見證送檢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
(5)了解多種配合施工中遇到的工序銜接、產品保護、施工場地機械分配使用等矛盾,對矛盾的是非曲直、前因后果有所掌握,從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確定監(jiān)理協(xié)調的原則立場。
(6)掌握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狀況,作業(yè)環(huán)境防護、施工機具運行狀況、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解決辦法。
(7)對工程款支付及工程變更聯(lián)系單簽證情況進行統(tǒng)計,做好月度工程款審核、工程變更聯(lián)系單審核意見的解釋準備工作。
(8)對施工單位提交的索賠報告進行審核,分析索賠原因,為合理解決索賠問題做好準備。
(9)準備好工程中人員調整名單、通信錄、上級主管部門下發(fā)的文件、反映工程狀況的統(tǒng)計表等資料,對遺漏報驗的工程資料列好清單。
李云龍說過,“兩軍相戰(zhàn),勇者勝,要敢于亮劍”,在例會過程中,那可不是兩軍相戰(zhàn),參會幾方,就有幾方相戰(zhàn),這個時候就更需要您沉穩(wěn)主持,善于傾聽,協(xié)調立場,明確措施,恰當表態(tài),在關鍵時候,亮明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
(1)在涉及檢查上次例會議定事項的落實情況時,要著重傾聽有關單位未按時完成事項的原因,以及進一步解決問題的打算:在完成對有關原因的分析后,確定單個或多個責任人再次落實的時間,確保問題不落實不放過。這樣,才能達到例會的效果,使各方真正重視例會。
(2)由施工單位對上個例會周期內工程的進度、質量、安全情況進行總結,作出自我分析,表明下一階段擬采取的改進措施。監(jiān)理單位應針對施工單位說明的情況,結合自身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見。通過敞開討論有關問題,分析改進措施的利弊,達成共識,確定落實事項的責任人及落實時間。對施工方要求業(yè)主配合的問題不避諱,對施工方的合理要求應提請業(yè)主早日給予答復。比如建議業(yè)主早日對甲供材料進行定型確認等。
(3)業(yè)主、監(jiān)理單位應針對施工單位在自身總結中未提到的進度、質量、安全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和批改落實時間。如施工方對有關整改要求提出異議,則應了解其原因,統(tǒng)一意見,明確落實整改的時間及措施。
(4)認真聽取總包與專業(yè)分包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在配合上存在矛盾的意見,鼓勵各方換位思考存在問題,協(xié)調各方找到共同點,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必要時對各專業(yè)施工的目標按施工程序進行適當調整,避免交叉作業(yè)時因施工矛盾而出現管理人員爭斗的情況。在協(xié)調中如涉及到合同文件規(guī)定以外的費用,考慮成熟后可和業(yè)主確定費用支付原則;如不成熟,則表明會后繼續(xù)討論,避免影響會議進展。
(5)對施工方關心的月度工程款審核、工程變更聯(lián)系單審核情況進行通報,并做出相應解釋。對可能產生違約、工期、費用索賠的情況進行預警,對已經提出索賠的則將處理進展情況向各方進行解釋。對提出的疑義,應做適當解釋,不宜或不易說明的則應表明會后商討。
(6)安排處理其他事宜。比如傳達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精神,宣讀主要崗位管理人員的名單調整等需要宣布的內容。
(7)如有條件,在會議上可以在說明有關問題時插放圖表、影像資料,加深與會人員印象,促進問題的解決。
會議結束后須形成紀要備查。
(1)工地例會應當由指定的監(jiān)理人員記錄,會議紀要由監(jiān)理工程師根據會議記錄整理。主要內容有:會議地點及時間、會議主持人、出席者的姓名及其單位與職務、會議內容及決議事項(包括負責落實單位,負責人和時限要求與其他事項)。
(2)會議紀要的審簽、打印和發(fā)放應遵循以下原則:紀要內容應真實,簡明扼要;紀要經包括總監(jiān)在內的各方主要負責人簽認;會議紀要發(fā)放到有關各方,并應有簽收手續(xù)。
·END·
【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