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萌自從上了小學,寫作業(yè)就全家人最頭疼的事:
從書包里拿出書本就要花上幾分鐘時間,翻書、打開作業(yè)本也心不在焉。做作業(yè)時東張西望,常常做一些與作業(yè)無關的事,或是突然問幾個無關的問題,有時候還要到另一個房間轉一圈。做一道題,要反復尋找書中的相關內(nèi)容,甚至還得打電話問沒下班的媽媽。字寫得不工整、不滿意,就要撕掉幾張作業(yè)紙……這樣,每天都要耗到很晚才能勉強“交差”。
萌萌媽為此頗費心思,先是講道理:“作業(yè)反正都要做,早點做完還可以出去玩。”然而不起作用,惹得她經(jīng)常大發(fā)脾氣:“再不寫完今天晚上別睡了!”搞得家里雞飛狗跳,天天氣氛緊張,萌萌的寫作業(yè)狀況卻一點兒也沒有改善。
有人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fā)脾氣、刻意感動。對于寫作業(yè)這件難辦的“小事”,家長的講道理和怒火并沒有太大作用。今天,學習哥結合教育專家的研究成果和幾位家長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給大家找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法。
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
▼
孩子寫作業(yè)磨蹭,多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萌萌就是典型的注意力不集中,總是被作業(yè)外的事物吸引,沒辦法長時間專心投入。
對策:
作業(yè)分段。如果當天作業(yè)太多,可以把作業(yè)分割成兩個或三個階段,每段時間不可過長。如第一次規(guī)定做15或20分鐘,隨著孩子的專注力增強和年齡增長,所定時間就可以慢慢延長。
為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影響孩子注意力。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同樣專注地進行學習活動,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培養(yǎng)專注力。
a.玩撲克游戲。 取三張不同的牌,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她盯住這張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后,讓她報出梅花2在哪兒。
b.使用“舒爾茲表格”。將一系列數(shù)字隨機放在表格中,讓孩子按順序找到這些數(shù)字,記錄孩子每次用的時間,每天玩一到兩次。
c.利用智力訓練書。走迷宮,或在一大堆圖中找某樣東西,或找異同(同中找異,異中找同)等,都有助于專注力的提升。
鍛煉孩子自制力
▼
有些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事情習慣于大包大攬,平時吃什么、喝什么準備得一應俱全。上學前把孩子書包、用具全準備好,家長背著就去送孩子上學了,書包里裝的什么,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更別提每天需要做什么作業(yè)了。
這類孩子寫作業(yè)的磨蹭、懶惰、依賴,是父母一手包辦出來的。如果父母不讓孩子自己考慮和承擔一些事情,孩子就不會獨立起來,條理性和自制力都會很差。
對策:
慢慢教會孩子自己做計劃。每天把作業(yè)完成的順序自己做好安排,寫作業(yè)時把會做的和不會做的排好序,先做會做的,最后集中精力做不會做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不要手太勤,學著做懶爸懶媽,讓孩子適當幫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會變得能干起來,條理性也會越來越好。
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做作業(yè)拖拉,那就承擔睡得玩、沒時間玩的后果;作業(yè)記錯了或者寫不完,那就承擔提心吊膽并被老師批評的后果。家長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設定適當?shù)倪吔纾尯⒆訉W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孩子的成長益處多多。
增加作業(yè)吸引力
▼
有些孩子學習基礎差,很多知識點沒弄懂,很多題目不會做,有較強的畏難情緒,所以一讓他寫作業(yè),他就頭疼。還有的孩子,只想玩不想學習,在學習上感受不到半點兒樂趣,實在逼得沒辦法了,才不得不做。有些父母在孩子學校作業(yè)之外,給孩子加額外的作業(yè),孩子“磨蹭”成了對抗額外負擔的本能反應。
對策:
把無聊的做作業(yè)變成有趣的過關游戲。對于喜歡的、有趣的事,誰都愿意快點做;而對于枯燥的、不那么有趣的事,則能拖則拖,這是人的天性。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專屬小鬧鐘,要求孩子像考試那樣完成某一項作業(yè),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適度督促。你的要求是孩子不磨蹭,那么,字寫得不好、總是做錯題,這樣的問題先放一放。孩子的進步是一點一點來的,不可能突然變成一個十全十美的孩子,放低要求,慢慢調(diào)整,孩子才會朝你期望的方向穩(wěn)步前進。
孩子寫完作業(yè)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家長盡量不要再增加額外的作業(yè)。永遠也做不完的作業(yè),會制造出一個厭學的孩子,其實是得不償失。
家長要充分動腦,想出各種各樣的玩法。讓孩子愿意參與進來,在游戲的過程中,也需要我們時刻轉動我們的大腦,讓死板的規(guī)則變得有趣起來。
優(yōu)化家長陪讀力
▼
做好檢查。
低年級重點檢查字體,高年級重點檢查做題思路。發(fā)現(xiàn)有不正確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體錯誤之處,而是說出大體范圍,如“做得不錯,但這道大題里有個小題有些不對的地方,你再看看。”
適度干涉。
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做作業(yè)拖拉,家長感到有必要干涉時,可以走到孩子身邊,用手邊撫摸他的頭說:“是不是遇到了難題?要不要媽媽幫你一下?”這樣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學習上。
然后告訴孩子:“你很聰明,馬上會做完的,媽媽等著你好嗎?”這樣等于中止了孩子拖拉的行為,讓孩子明白:大人在關注他,希望他快一點完成作業(yè)。
多做鼓勵。
要看到孩子的進步,哪怕是很小的進步,都要適時鼓勵,及時給出反饋。
堅持下去。
任何事情,只有堅持下去才有成效。家長堅持了,孩子才會堅持。要知道,在做作業(yè)過程中培養(yǎng)出的專注力、自制力和有序感、條理性,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還可以讓他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順利、更輕松。
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學環(huán)境、同樣的內(nèi)容、同樣的時間,為什么同一個班里的孩子學習表現(xiàn)和成績卻存在巨大差異?就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