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草漢滿白文要選其精品.尤其要選漢印中有古雅之氣者。漢印本為工匠所制,水平相差較大,個別漢印,古則古矣,雅則未必,故要用心甄別。
(1)起首臨摹應選字數較少的漢印為范本,以兩字或四字的印為宜,隨著對印章整體把握能力的提高,可逐漸選多字印進行臨攀。
(2)應選擇章法方正、線條質感強,筆畫粗細均勻、字形端莊的白文印章.這類印典雅端莊、布局平正.不尚奇、不取巧。臨習此類印章,既可幫助初學者識篆,很快掌握入印篆字的造型規律,又能在臨習的過程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刀法的運用上。
(3)避免選擇線條板滯、筆畫模糊、殘損過多、結構狂怪和字形乖張的印。
上面所談渡稿法,是傳統水印法,這種渡稿法比較穩妥,在臨摹學習的過程中.字型過渡準確,缺點是習印者容易有懶惰思想,儀靠淮確的“搬移”,不動腦子,難以領會印章章法的妙處。在進入創作階段后,有兩種方法可以避免此弊.特別是在寫意類篆刻的臨摹、創作中比較實用。其一,磨好印面后,將設計好的印稿翻過來,或用小鏡子反照印稿,用刁、毛筆直接依樣鉤草,將印文反寫于印面上.其二,用刀角直接勾寫法。以濃墨施于印面,待干透后,用刀尖在涂墨的石面上,按印稿反面的字形,照筆畫勾出一線筆紋,然后用刀照印稿刊刻。這種方法易于鍛煉印人的整體控制能力,同時,線條比較靈動,方介堪及當代許多印人入印都用此法,傅嘉儀先生也是如此,以刀為筆,勾畫印稿直接上石。一如信手寫篆,下刀果斷,輕松自然,刻出的印線條沉著靈動,慷慨淋漓。此法渡稿初學者不可用,待熟練后方可試用,此法刻印,可免染上小家之氣,當然這種用刀直接渡稿法.大多用于白文印,對于朱文印則不奏效,仍用前面所述之水印渡稿法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