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節后不愿回園是正?,F象,就像大人放長假后不愿上班一樣。假期雖然不長,但是對于還沒有自制力的寶寶來說,依然需要家長策略性的引導。這樣寶寶才能輕松應對假期和學期的轉接!
老師寄語
尊敬的家長,親愛的小寶貝們:
這個國慶過得怎么樣?轉眼,小長假就要結束了,家長該上班了,孩子們8號也該返回幼兒園啦!
小寶貝們你們在家里乖嗎?有沒有想老師?老師可是很想念你們呢!期待你假期結束就按時回到幼兒園的小隊伍來哦。
7天的假期也許會造成孩子的生活沒再想平常那樣規律,甚至會不想去幼兒園,這可怎么辦呢?
幫孩子恢復飲食習慣
國慶這一周,孩子們在家里好吃好喝,想吃啥吃啥,是不是小嘴都吃挑了?
這樣的話,假期過后,部分孩子回幼兒園就會出現不會自己吃飯、挑食或者正餐時間不愿意吃、甚至身體不適的現象。
假期最后兩天,還請家長盡快幫孩子恢復幼兒園的飲食習慣。
幫孩子恢復作息時間
國慶假期,孩子的作息是不是完全打破了?午睡睡了嗎?
趕緊恢復早睡早起、按時午睡的習慣吧,睡前也不要給孩子看過多的電視節目,要不節后上幼兒園真會起不來的。節后怎樣調節孩子的睡眠規律?這里有小技巧:
創造睡眠環境:在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家長應盡量讓家里環境不要太吵,一個安靜的環境比較容易讓孩子有安全感,這需要家里所有人的配合。
睡前準備:在睡前至少一小時內,不要讓孩子玩容易導致孩子興奮的游戲,建議給孩子念念小故事,讓孩子洗澡等,在這個過程中盡量讓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讓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放松,比較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睡前安撫:睡前播放舒緩的音樂,給寶寶做按摩,或者輕拍準備睡覺的寶寶,哼一些寶寶熟悉的歌謠,這些都能幫助孩子比較自然地進入睡眠。家長要積極幫孩子調整最佳狀態來迎接國慶節后的幼兒園生活。
不要包辦,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假期里,您有沒有又開始幫孩子包辦各種事?要知道幼兒園致力在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家長您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這樣孩子返園,也就不至于因為這些事都搞不定而過分離不開您了!
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
假期的最后一兩天了,告訴孩子:
“假期快結束了哦。爸爸媽媽也要上班啦,寶貝你也有任務,要回幼兒園了,真是太期待了”。
“寶貝放假這幾天表現真好,媽媽一定會跟老師說的”
要對孩子給正面動力而不是負面壓力。
給孩子一個關心同伴的啟示
如果寶寶還是“死纏爛打”地和爸爸媽媽“討價還價”或是耍賴不想去幼兒園,這時家長們千萬不能對孩子失去耐心,您可以稍微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寶寶說:
放假這幾天,班上的小朋友們不知道他們過的怎么樣,你可以上幼兒園問問他們,也可以給其他小朋友打打電話,相約一起回幼兒園,這樣,小寶寶也會有興致想去幼兒園找其他小朋友玩。
給孩子發出一個必須入園的指示
長假結束后返回幼兒園的第一天,當把孩子送到班級門口時,家長也要調整心態,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
您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園上學。把幼兒送到班里,交給老師以后,愉快地和孩子說再見,然后一定要馬上離開。
當您離開之后,老師會用各種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穩定幼兒的情緒,孩子不一會就會很開心地玩起來。
給孩子一個會按時來園接他回家的提示
家長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后,做法還和以前分離時一樣,要講清楚什么時候來接他,愉快地親親或者擁抱一下,然后從容離開。要特別多強調一句“我會按時來接你!”,這樣做更能讓寶寶有安全感。
針對出現不同狀況的幼兒,家長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孩子緩解“假后入園綜合征”。
“樂不思蜀”型
案例1:
十一長假期間,我帶著寶寶去了他一直想去的游樂場、公園和科技館,還拍了好多照片,寶寶玩得特別高興。本以為這樣了了他的心愿之后,可以讓他安心的去幼兒園了,可是放假回來,他哭喊著不去幼兒園,我該怎么辦呢?
由于假期一些孩子跟著大人外出游玩,在家休息時間比在幼兒園時少,比較勞累,因此導致身體上的不適應。孩子還會由于過度留戀假期生活的愉快而不愿接受約束自己的幼兒園生活。放假回來,哭喊著不去幼兒園,該怎么辦呢?
小編建議:
1.在開課前一天要慢慢將孩子的注意力從假期抽離出來。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出游的話題或看出游時拍的照片,讓孩子懂得假期已過去,應去幼兒園了。
2. 注意多加口頭提醒幼兒園趣事。比如多跟孩子講講幼兒園的事情,幫助孩子回憶在幼兒園的高興事和趣事:被老師表揚幾次、得到多少小紅花、有什么好玩的玩具等,還可跟孩子一起做跟幼兒園相似的親子游戲活動,避免孩子沉浸在假期的喜悅中而排斥幼兒園。
賴床厭食型
案例2: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晚上8:30就睡覺了,但是周末我帶寶寶去親戚家玩,回來的比較晚,所以推遲了寶寶睡覺的時間,結果到了周一,她就是睡不醒,說什么也不肯回園。
假期打亂了以往的生活節奏。如假期中的暴飲暴食、營養搭配不均,使孩子的各個器官超負荷運作,引發腸胃功能紊亂,或者是因為家長在周末只顧著帶孩子參加各種社區活動,而忽略了跟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節奏的銜接。
小編建議:
1. 注意調整假期作息時間,起居有序。無論是周末還是長假,都要注意調整作息時間。如果是周末,爭取按照幼兒園的作息規律帶寶寶生活。如果是長假,那么臨近返園前,一定要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逐漸跟在園作息時間接近乃至吻合。
2. 父母在開學后還要保證孩子營養的均衡。假期家長帶孩子出游都會給寶寶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或者品嘗各地的美食。但是在回園前一天,家長要注意給孩子吃一些清淡而有營養的居家食物,不要大吃大喝,否則容易加重孩子腸胃負擔,以及心理上對假期的依戀。
家庭依賴型
案例3:
我女兒五周歲,外向敏感型的,讀的是寄宿制幼兒園,很聰明能干。她已經上了二年的寄宿,應該說她已經很適應了。但這次長假過后,女兒的情緒開始不太穩定,提出要換一所天天回來的幼兒園,是不是國慶長假放得太長,心沒收回來,對家里產生了依賴?
長假過后,使孩子產生了惰性,當要回幼兒園,心理上本能地產生恐懼,精神無法集中。長時間放假,他們相對缺少約束,身邊都是熟悉的親人,飲食起居樣樣照顧得妥妥帖帖,幾乎沒有什么壓力,而回到幼兒園卻要遵守紀律,依照規定上課、睡覺、完成任務,優越感一下子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集體感,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獨立完成。
小編建議:
1. 首先不能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通通包辦,在幼兒園的自理習慣回家以后要繼續保持,要讓孩子覺得不管在哪這些事情都要自己做。
2. 還不能放松對孩子生活技能的訓練,如果孩子吃飯慢,就在家多訓練其吃飯技能,或者讓孩子少食多添,每次只盛半碗飯,孩子很快吃完,就會覺得有成就感,而不至于因怕慢而影響回園情緒。
3. 還要重視語言上的鼓勵,如“相信你一定行的,很快就能跟上其他小朋友”,避免“怎么這么慢哪”等埋怨話語,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很能干,上幼兒園很快樂。
學會放手,給孩子更加廣闊的空間,讓我們的孩子勇敢向前。
最后,幼兒園衷心祝每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快樂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