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班 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認知目標:通過班會,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有更具體、詳實的了解。
2、情感目標:通講故事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努力學習,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3.行為目標:通過活動能認清自己的不足,學會好好學習、熱愛生活、愛父母、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活動形式:網課
班會過程:
活動一:牢記先烈初心
甲:為了祖國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多少革命先烈長眠于地下。
乙:歷史不會忘記他們,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他們。
甲:曾幾何時,我們的祖先以先進的科學和燦爛的文化矗立在世界民族的峰巔。
乙:而近百年黑暗與屈辱的歷史,又將她推向深淵。
甲:為了改變這一切,多少仁人志士在苦苦探索與奮斗中含恨而去。
乙: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烈士們的鮮血才點亮了中國的天。
甲:今天,我們在這里以革命的名義想想過去。
乙:以現代化建設飛速發展的現實來告慰英魂。
合:祖國在我們的手中變得更加強盛、美麗。
(一)、了解清明節
1、清明節由來,清明節習俗,清明節食品,清明節紀念方式及國外清明節。
讓學生知道清明節的日期;清明節的別名;隨著網絡發展,清明節有了不同的紀念方式;我們家鄉清明節的食品和習俗。
(二)、學會去愛
1、故事 《劉邦祭祖》
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誰?如果是你,你是怎么想的?
漢高祖劉邦在功成名就后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祖宗。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只有愛父母的人,才會愛同學、愛老師、愛班級、愛社會。
2、講講解放戰爭先烈故事
為新中國獻身的叔叔阿姨們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嗎?
體會: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的道路是先輩用鮮血鋪成的。是他們為我們民族的解放,共產主義理想的實現不計個人得失,不畏艱難險阻。“東方紅,太陽升”,是他們用自己的熱血和生命掀開了我們祖國嶄新的歷史篇章!他們把生存的權利留給了后代,用血肉筑成了新的長城。認識到劉邦是小我,是小愛,他們才是大我,是大愛。
3、詩朗誦《英雄贊歌》。
詩歌朗誦《英 雄 贊 歌》 :
鮮花 象燦爛的火把燃燒在眼前……
五星紅旗 象熊熊的烈焰映紅了蒼穹……
面對莊嚴的墓碑 我們心如潮涌
面對先烈的英靈 我們熱淚盈眶……
耳邊,仿佛還震蕩著激烈的槍炮聲
眼前,好像還彌漫著戰斗的濃濃硝煙……
永遠不會忘記 身先士卒,革命志士逞英豪
永遠不會忘記 力戰頑敵,一片丹心照乾坤
一個聲音高喊著 勇往直前,戰斗不息……
是你們 使天空變得晴朗高遠
是你們 使大地變得瑰麗斑斕
是你們 使陽光變得燦爛輝煌
是你們 使春風變得和煦溫暖
高亢的國歌在耳邊響起 鮮艷的國旗在空中飄揚
聽,革命先烈 鮮紅的熱血
譜寫的英雄贊歌 是多么的嘹亮,多么激昂……
4、祭“吉林英雄”
活動二:銘記戰“疫”先鋒
(一)、引入:歌曲《逆行者》
人物:鐘南山,男,漢族,福建廈門人,中共黨員。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7年前,非典爆發,67歲的他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里來。”
17年后,新型冠狀病毒爆發,83歲的他把自己送到了疫情的重災區!
在他眼里,“醫院是戰場,醫生是戰士,我們不沖上去誰上去?”
17年前如此,17年后還是如此!
17年前,沒有他,非典結果或許不同。
17年后,沒有他,疫情會比現在更嚴重。
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懸壺濟世,護國于危難。成為鐘南山那樣的人。
(二)、疫情百態
1、疫情正能量,榜樣滿滿
照片展示(見PPT)
2、《肖申克的救贖》里說:
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
是啊,這世上哪有什么良辰和平安,不過都是踩在別人和自己的肩膀上。
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覺得生活美好,依然堅信人間值得!因為,有無數無數的中國人,正帶給我們生生不息的溫暖和力量,讓我們在黑暗之中,看到了陽光...
3、說說疫情過程中感人的事情。
醫生,民警,社區,志愿者,捐獻者等
4、談感受。
活動三,少年有夢砥礪前行
1. 談做法
2. 成為( )的人,填空。
3. 宣誓:我是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光榮的使命。為了美好的明天,刻苦勤奮,自強不息,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爭做社會棟梁。 宣誓人:
活動總結:通過此次線上主題班會教育活動,同學們了解了先烈事跡、戰“疫”先鋒故事,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并紛紛表示將來要努力學習,早日成為棟梁之才,為祖國、為人類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