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勝錢的研究課題中, 對文字和圖案、圖型的解讀、破解是一項(xiàng)重要的工作。文字除漢字外, 還有諸如蒙元的八思巴文, 滿族的滿文, 西域諸國和民族的文字; 圖案則多是帶有吉祥寓意的傳統(tǒng)紋樣, 佛教、道教故事, 歷史人物和傳說人物。除這些內(nèi)容以外, 還有不少是有特定意義的圖形, 尤以早期壓勝錢居多, 這是解讀的難點(diǎn)。
在兩漢魏晉時期壓勝錢中, 常見各類圖形, 特別是五銖、大泉五十、貨泉等。除錢文外, 面背常見的圖型有帶鉤、魚、劍、星宿等, 它們分別代表著各自的意義。但是, 早期壓勝錢上有一個常見的圖形, 長期以來令人費(fèi)解, 眾說不一, 難以達(dá)成共識。這個圖形看上去很像現(xiàn)代的啞鈴, 有人認(rèn)為是船槳, 更多的稱其為“楔” 形物, 但是一直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東漢五銖錢幣上的西王母及勝的圖形
2006 年我接手主編《中國錢幣大辭典·壓勝錢編》, 面臨壓勝錢中諸多類似的問題,“楔” 形物就是其中之一。為此, 我在各種涉及到漢代美術(shù)的資料中苦苦尋找它的蛛絲馬跡。終于有一天, 漢畫像石上西王母的頭飾讓我眼前一亮, 這不就是所謂的“楔” 形嗎?
這個西王母發(fā)髻上的裝飾名為勝, 也稱華勝。《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勝而穴處兮”, 唐顏師古注: “勝, 婦人首飾也; 漢代謂之華勝。” 早于漢書的《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中也說到: “西王母其狀如人, 豹尾虎齒而善嘯, 蓬發(fā)戴勝。” 郭璞注: “勝, 玉勝也。” 后以“戴勝” 借指西王母。華勝雖然是秦漢時期婦女的常用首飾, 在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上繪有不少婦女的形象, 但基本沒有看到頭上戴有華勝的, 凡出現(xiàn)頭戴以簪相連的兩只華勝的女性形象必定是西王母。這種惟一性充分說明, 頭戴華勝是西王母的“特權(quán)”, 是她的專屬。我們把漢畫像石、畫像磚上西王母首飾上的“勝” 與錢幣上的“楔” 形物對比, 便能一眼認(rèn)定, 所謂“楔” 形物就是———勝。
四川新都新龍鄉(xiāng)東漢墓畫像磚, 四川博物館藏
西安碑林博物館藏東漢東王公拜會西王母圖畫像石局部。1955 年綏德縣軍劉家溝東漢墓出土,1955 年入藏西安碑林
從現(xiàn)存資料看, 早期壓勝錢上的“勝” 圖形有繁簡兩種, 前者基本保持了西王母頭飾上花勝的造型, 應(yīng)該是早期品, 如圖所示;而后者則只取其大略, 應(yīng)為晚期品。勝就是西王母的化身, 這是古人留下的一個文化之迷。確認(rèn)“楔” 形物就是華勝, 也就確認(rèn)了它出現(xiàn)在錢幣上的作用就是暗喻西王母, 這個迷便迎刃而解了。西王母是流行于秦漢時期最著名的神話人物。西王母傳說的源頭受我國上古時期母系社會的影響。據(jù)說她居住在昆侖山絕頂之上, 人面獸身。山上還有長著牛角、滿身豹紋、 聲音如犬吠的怪獸———狡, 九尾狐, 長著紅色羽毛、 喜好食魚的三只青鳥每天為西王母叼來食物和用品。西王母受到世人的崇拜信仰, 主要是因?yàn)樗情L生不死之神。《漢武帝內(nèi)傳》說西王母曾賜漢武帝三千年結(jié)一次果的蟠桃, 而這天宮的長壽蟠桃就歸她掌管。
除此, 西王母還擁有不死之藥。《淮南子·覽冥訓(xùn)》說: “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這足見西王母是長壽無極了。二是她“司天之厲及五殘”, 是一位替天展現(xiàn)威猛嚴(yán)厲及降臨五種災(zāi)害的神祗。但是, 在錢幣小小方寸之間, 表現(xiàn)西王母的形象實(shí)在困難, 因?yàn)槊娣e太小, 中間又有方穿, 所以古人便想出一個辦法, 將西王母頭戴的首飾———勝, 作為她的化身裝飾于錢幣之上, 這實(shí)在極為聰明和有創(chuàng)意。暗喻是中國傳統(tǒng)的裝飾手法, 特別是以物喻人。比如, 用八仙手中的八樣?xùn)|西暗喻八仙本人。
現(xiàn)在, 我們再遇到早期壓勝錢上的這個圖形時, 就會明確地指出它叫“勝”, 用在這里是借喻長生不死的西王母, 代表祝壽延年的夙愿。這應(yīng)是古錢中祈壽題材最早的表達(dá)形式。如一枚漢代壓勝錢, 其上鑄有“壽西王母” 四字, 希望能像她那樣長壽無極。早期壓勝錢的文化內(nèi)涵豐富多彩, 借用了瓦當(dāng)圖文的構(gòu)圖, 運(yùn)用文字、圖形等多種裝飾形式表達(dá)訴求, 比明清時期壓勝錢的直白更具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注釋:
① 《文物》1960 年第3 期, 第24 頁。
② 《考古》1987 年第3 期, 第279 頁。
(《中國錢幣》2016年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