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緬甸作為一個“聚寶盆”,不時就有人在緬甸這片土地上發現奇珍異寶!日前,專家在緬甸琥珀標本中發現了4種保存完好的蘑菇。經過研究,這些蘑菇來自1億年前。
▲緬甸琥珀中多樣化的蘑菇。比例尺在a,c,d為1毫米,b,e為0.5毫米
啥?1億年前?咱們先來算算這個壽命:假設1個人的壽命剛好是100年,那么1億年就是100萬代了!這么一來,那首“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的歌,簡直弱爆了!
你可別說小編吹牛!這個研究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所內的研究員黃迪穎在3月16日,公開發布了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
由中國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員、蔡晨陽博士,中國上海靈珀閣琥珀收藏家夏方遠先生,以及新西蘭、美國科學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通過對大量緬甸琥珀進行研究,發現了多種蘑菇,并通過蘑菇專食性甲蟲的化石記錄和功能形態學分析論證了白堊紀蘑菇的多樣性,該項成果于2017年3月16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我們在緬甸琥珀標本中,發現了4種保存完好的蘑菇。這一發現,突顯了中生代蘑菇多樣性,證明了蘑菇起源不晚于白堊紀早期,將蘑菇的歷史前推了至少2000萬年,達到1億年以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黃迪穎介紹,蘑菇是一類大型、種類繁多的高等真菌,隸屬擔子菌門,傘菌綱。蘑菇的生命周期很短,且質地柔軟,缺乏較硬的表皮和外殼,也不具備高等植物的維管束結構,很難保存為印痕化石。
蘑菇都吃過吧?就是咱們說的“菌子”!不管是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菌子”,還是自己從山上撿來的,對”菌子“的印象除了鮮美、吃菌中毒外,另一個印象就是這東西真的很容易碎,真的不容易保存。而這些蘑菇竟然能存活那么長的時間,簡直就是奇跡。
研究員黃迪穎稱,“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蘑菇,來自白堊紀中期(約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聽到這個消息,相信不少小伙伴都跟小編一樣,自豪不已!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還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了形態特殊的甲蟲,即巨須隱翅蟲。現代所有的巨須隱翅蟲(約100種)都是嚴格以蘑菇為食的昆蟲,而不同的甲蟲類型取食不同種類的蘑菇。
咱們真的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在1億年前的某一個時刻,幾只小蟲子正停在蘑菇上,享受著這難得的美味,突然,一大滴樹脂滴落,將時間定格在這一刻,掩埋在緬甸這片土地下千萬年,在壓力和熱力的作用下石化,最終變成驚艷的琥珀。
▲白堊紀中期巨須隱翅蟲取食蘑菇的生態復原圖
黃迪穎介紹,具有類似特化口器的巨須隱翅蟲的演化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早期的熱河生物群(約1.25億年前),其中至少發現了3類形態各異的巨須隱翅蟲,從而旁證了早白堊世的蘑菇多樣性,并將蘑菇的起源前推了至少2000萬年。
巨須隱翅蟲的多樣性。a-c,白堊紀中期緬甸琥珀中不同的巨須隱翅蟲;d-f,不同的巨須隱翅蟲鞘翅上具有不同的花斑;g-h,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中的巨須隱翅蟲;j為現代的巨須隱翅蟲。
巨須隱翅蟲的口器,顯示下唇須末端的嗅覺感受器。比例尺在a為200微米,b為50微米,c和d為20微米,e為5微米。
緬甸琥珀拿在手里,感覺很油潤,用2塊緬甸琥珀輕輕相碰,有石頭樣的清脆聲,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紫色、紅色、藍色、深藍色、茶色、青色、機油綠色、褐色、棕色、水藍色等等顏色。也正因以上的這些獨特的品質,緬甸琥珀無法仿造。隨著緬甸琥珀漸漸被大家認可和熟知,許多藏友對它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身價也越來越高。
繼翡翠、寶石之后,琥珀投資收藏也漸入佳境,緬甸琥珀更是成為國內外藏家的新寵。這次中國相關機構的這個研究成果,更是讓咱們的緬甸琥珀再次聲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