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有房才有家”,因此買房一直是一件備受關注的事情。但房子畢竟是一件大消費品,買起來并非易事,里面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枝末節。
比如買之前,要看好地段、戶型、面積大小等。買的時候還要提高警惕,看清合同里面的條條款款。那是不是買完、房產證到手后就終于可以撒手不管了呢?
當然不是,房產證到手并非就萬事大吉了,還要做好以下這3件事,這樣房子才會完全屬于你,在未來轉讓時也能省不少錢和精力。
在高興之余要記得核查產證各項信息
可能很多人心里會犯嘀咕,為什么要核查房產證上面的信息呢,難道這類信息也會出錯嗎?由于房產證的部分信息是人工錄入的,難免會出現錯誤,而且就算是系統自己生成的,也不能保證百分百正確,因此房產證上面的信息依然需要檢查。
那具體要核查哪些方面的信息呢?
首先是核對產權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世界上有不少重名的情況,身份證號也有可能錄錯一個數字,往往一字之差可能房產證上面的信息就變成別人的了。
其次是核對房屋的面積大小、位置、戶號等信息。應該有人遇到過房屋實際面積與房產證不相符合的情況吧。還有可能你買的是29層的房子,可實際上只有28層。一旦遇到此類問題,一定要及時提出來,跟開發商積極溝通。
最后是核實房屋有沒有被抵押或者凍結。試想一下,本來買完新房就可以高高興興入住,結果沒住幾天卻發現這個房子早已被抵押,攤上這種事,任誰心里也不會舒服的。
要記得及時進行注銷抵押登記
房地產證屬于法定文件,能夠證明房屋所有權到底屬于誰。當剛需族使用按揭貸款購買房子時,房屋權屬其實就有所變化了。
不少人也都知道,按揭貸款是一種抵押貸款,銀行會把貸款者的房子作為等值抵押物抵押在銀行里,然后再發放相應的貸款金額。因此在按揭貸款后,房屋產權在本質上并不屬于自己。
所以一旦你還完房貸后,領取到了房產證,就需要按照規定流程辦理產權抵押登記,此過程需要你提供身份證件、房產證、抵押申請書、抵押合同等一些資料。
這一步相當關鍵,不然房子可能并不屬于你,而是屬于銀行。
買房過程中的資料很重要,是證明房屋權的第一手資料,需要保存好
在商品房買賣過程中,除了那筆房款金額外,還有一些大修基金和契稅,對于二手房來說,還會有一些增值稅和個稅等費用。而每經歷一個開支環節就會留下一些證明文件和票據。
比如購房合同、貸款合同、契稅發票等票據。因此,千萬不要在房產證到手后就扔掉了這些票據,不然等到以后要用的時候,就要去補辦了,況且有的票據還補辦不了。
總而言之,拿到房產證后,要記得盡快完以上這3件事,還能省錢省事,避免以后產生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