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自信的人嗎?
新春將至,你準備好在牛年,成為一個更好,更自信的人不?
眾所周知,我們內在信心和外在表象,都是通過肢體語言呈現出來的。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你對自己的看法,其實會“反映”別人對你的看法。如果你覺得自己笨拙,膽小,或者害羞,你會下意識表現出相應的肢體語言,從而讓別人對你產生這樣的看法。
既然如此,那為什么不反過來去做呢?如果我們對自己高度重視,那么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就會表現出這種自信的肢體語言。而這,就是自我信心證明的一種方法。
想一想,你低著頭、眼睛閃爍地跟別人相處,與你昂首挺胸、眼睛犀利地跟別人相處,會分別留給別人什么樣的感覺呢?相信你能夠“想象出來”。
你的言行舉止不僅會影響別人對你的看法,也會影響你的內心感受。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表現得很自信,而且還能讓你習慣性地保持穩定的信念。在這種穩定信念的引領下,你的自信就像吃飯一樣平常。
記住一個法則:“自信不是樂觀或悲觀,也不是性格特征。而是對結果的一種積極期望。”
那怎么做到這一點呢?
這里分享九個增強自信的小貼士,這些方法,不僅可以重塑你的思維方式,改變你的心態,而且還能夠讓你用新的方式去生活,積累更多自信心。
試試看,如果這些方法對你有用的話,一定要堅持下去。
提升自信的最常見小貼士,就是不要在意別人的想法。
我知道很多人一輩子都在想,別人是怎么看他們的。如“我是不是話太多了?”、“我的做法是不是很奇怪?”如果你要表現得很奇怪,那就自信一點。如果你相信自己是正常的,那沒有人會讓你變得奇怪。
適當關注別人的看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融入某個圈子或者群體里。但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和信念,那么就不要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了。
畢竟人們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在乎你。他們還忙著想別人怎么看他們呢?
要培養自己在早上起來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微笑。
精神病學家建議,對著鏡子微笑,不僅有助于觸發所謂的“鏡像神經元”,而且當我們感到焦慮時,它還能幫助我們平靜下來,重新集中精神。
當你在街上或逛商店時看到一個陌生人時,嘗試禮貌地展示微笑。他們會因為你的善意而覺得生活變得更好,而你也會因此而讓自己的心情好起來。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你自然就很容易成為一個自信的人。
另一個自信的秘訣,就是注意自己的姿勢和肢體語言。
研究表明,某些姿勢有助于提升情緒和改變心態。例如挺直胸膛,下巴微微向上抬起來,雙腳很自然地展開,這個姿勢會讓你的身體舒展開來,從而讓你有一種力量外擴的感覺。
在你與人接觸之前,在浴室或者鏡子前面擺出這個姿勢,培養那種“我可以掌握一切”的感覺,它會慢慢重塑和調整你的心態的。
總的來說,良好的姿勢有助于提高自信心。肩膀放松,挺起胸膛,下巴抬高。
除了我們的站姿,我們的手,也是我們身體最富有表現力的部分之一。
如果你是一個缺乏自信的人,說話時,你的雙手肯定會不知所措地亂動,不知道怎么表現。
但一個自信的人,他們的雙手就會隨著自己的言談,有機地運動起來。當你說“我想到一個點子”時,你向別人比劃出一根手指;當你做思考狀時,就用手摸摸自己的臉,或者撓撓頭發。
同樣,當你談及一些不好的事情時,就通過手勢輔助表達這個信號,強加你留給別人的觀點。
不要讓你的雙手,好像不屬于你的身體一樣,一定要懂得發揮手勢的作用。
換個新發型,或者買一件合身的衣服,可能會暫時提升你的自尊心。
當你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而且又符合自己的氣質,那么不管你是去約會也好,還是上臺演講也罷,都會讓你走出來有一種信心滿滿的樣子。
如果你不適合穿正式的服裝,可以穿一些休閑的衣服;如果眼鏡能提升你的時尚感,或者如果你已經一直戴著眼鏡,那就試著摘下眼鏡,戴上隱形眼鏡來改變自己的形象。
改變自己的形象可以讓你以新的方式受到關注,甚至可以給你帶來前所未有的自信。
哥倫比亞商學院一項研究的參與者,身穿白色實驗服,假裝自己是醫生,表現出更集中的注意力。
換句話說,你的穿著通常會轉化為你的行為舉止。
生理學家發現,改變我們精神狀態的方法,就是讓我們的身體動起來。
情感是由運動產生的。改變自己的生理機能,是一個常常被忽視的自信秘訣。當你高興或悲傷的時候,觀察你身體的感覺。是不是有明顯的區別呢?
在你開始從事某個項目之前,試著深呼吸,讓身體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在你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成某個任務時,也最好讓自己先放松下來。
甚至平時有空的時候,做一些簡單的運動,如俯臥撐,跳繩或者跑步來讓你的身體運動起來。
即便沒時間,下樓丟垃圾或者拿快遞,讓自己隨便散步個十來分鐘,讓身體從靜態變成動態,這個過程,就能夠讓你身體活躍起來,從而幫助你構建出戰勝恐懼的能量。
在睡覺之前,或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最好進行一次積極的自我對話。
閉上眼睛,讓身體完全放松,然后想象生活中發生的積極事情。讓自己與積極的想法保持聯系,感受那些在你頭腦中所產生出來的感覺。
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鼓勵人們去思考一種強烈的體驗,可以幫助他們持續地控制自己的思想,減少沉思。
用自我認可和鼓勵的口吻對自己說話,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智慧,相信你的努力。
當你懂得自我激勵,你就很難就困難擊倒,喪失自信了。
自卑的人,往往會因為別人的好,而關注自己的不好。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讓自己變成別人那樣好,如何學習別人的好。他們很容易就被別人的好,而觸動到脆弱的自己。
其實,別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想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更自信的人,懂得學習他人的長處和優勢,慢慢提升自己的做事水平,才是一個正確的做法。
當你意識到自己在某些地方不如他人時,看看自己可不可以學習別人這種能力;如果可以學習,又可以學到什么樣的程度,以此構建清晰的行動目標。
每天努力一點點,學習一點點,持續精進自己,慢慢地,你就能夠脫胎換骨,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了。
自信,也會由此而來。
所謂自信,就是當自己面對不舒服的情況時,也能夠擁有恒定的心態。
換言之,當你能夠適應不舒服的情況,是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時,積累和有過相關的經驗,那么下一次你再一次面對這些不舒服的情況,你處理起來也能夠做到游刃有余了。
這就是“心理韌性”。
所以,每天把自己拉出舒適區,你會很快對不舒服的情況有更大的容忍度,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放松而不是恐慌。這是約會的常用方法。
通過每天接近一個人,慢慢建立自信心——第一天跟別人打招呼,第二天問一個陌生人的名字——第三天,就和別人隨便聊幾句。最終,這就會成為一件完全正常的事情。
通過擴展我們這個舒適區,幫助自己成長,我們對此就不會再感到不舒服。正如某句名言所說的那樣:我們最害怕做的事,往往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事。
建立信任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長可短,有時候會用,有時候會覺得沒用。這些我們都經歷過。
但是,通過上述的方法,讓你的生活從方方面面都構建新的做法,積累新的感覺,獲得新的經驗,久而久之,你成為那個自信的人!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夠成為這樣自信的人。這就是文章開頭所說的內容,你怎么看自己,決定你能夠成為什么樣的人。
你準備好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