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痰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癥狀,痰的產生除了與肺臟本身有關外,中醫理論認為,痰的產生責于正氣不足,外邪入侵或因臟腑功能失調所致。雖“五臟之病,皆能生痰”,但尤以脾氣為主。脾主運化,若運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布化,從而內生痰濁;津液代謝障礙,水液停滯,則聚而生痰,故有“脾無留濕不生痰”,“脾為生痰之源”之說。
脾主運化水谷水濕,若脾氣虛衰,或脾胃升降功能失常,運化功能減弱,水谷精微與水液不能得以正常運化,則聚而為痰。肺居上焦,其具有的宣發肅降和通調水道的功能,是保證“水津四布”的重要環節,故有“肺為水之上源”之說。若肺氣虛損或肺受邪侵,失去宣發和通調水道的功能,就會影響到水液的運行和排泄,從而停蓄為痰。
痰的產生是全身特別是肺脾兩臟功能失調的結果。平時應切勿暴飲暴食,因為飲食勞倦易傷脾胃,注意清淡飲食,以固護脾胃,減少痰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