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死。但是我也不想再讓你們給我花更多的錢治病,你們把錢省下來可以到孤兒院領養一個弟弟或妹妹,照顧你們。”一個12歲的孩子,他的每一句話都刺痛著母親吳娣的心。
“媽媽,我不想死。但是我也不想再讓你們給我花更多的錢治病,你們把錢省下來可以到孤兒院領養一個弟弟或妹妹,照顧你們。”一個12歲的孩子,他的每一句話都刺痛著母親吳娣的心。
宋新元和吳娣是湖北省紅安縣董灣村人,兩人結婚的時候家里經濟條件都不算好,沒有像樣的住房及家具家電,只有兩套行李和簡單的幾桌酒席。11年前,吳娣在她32歲那年生下宋啟洋,家里3口人,小啟洋是獨子。父親宋新元常年在工地找一些做外墻保溫的臨時工作,母親吳娣平時在村子附近做些雜活,日子過的雖然有些拮據,但一家人在一起還算幸福。
去年7月,小啟洋在學校突然出現惡心嘔吐、高燒等癥狀。情急下老師聯系了母親吳娣,“當時以為是孩子吃壞了東西就在藥店開了一些腸胃消炎藥讓孩子在家吃,吃了幾天一直不見好轉,就帶著孩子去了縣醫院做胃鏡檢查,結果醫生告訴可能是血液病,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吳娣哭訴著。
緊接著宋新元夫婦帶著小啟洋來到武漢兒童醫院做血常規化驗、骨髓穿刺檢查,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后,醫生告訴他們孩子得了淋巴瘤白血病。“當時我們知道結果的時候感覺整個天都塌了,家里只有這一個孩子,才11歲啊!”
為了給小啟洋治病,宋新元夫婦取出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在武漢兒童醫院經過5個多月六次的化療和藥物治療,今年3月小啟洋“康復”了,本以為生活就此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在今年7月4日小啟洋出現頭暈,腿腳不能正常行走。宋新元夫婦急忙帶著孩子又去醫院做了椎管磁共振檢查,“醫生說,孩子胸椎顯示椎管有腫物,必須要馬上手術,不然就癱了。”手術后的一紙診斷書又再次擊垮了這一家人,淋巴瘤又來了。
“能借的都借了,家里這幾年的積蓄也都花光了,看著孩子遭受的痛苦,還有天文數字般的治療費用……”父親宋新元沉默了。為省下每一分錢給小啟洋治病,前年8月宋新元被查出患有闌尾炎,至今他都沒有做手術治療,發病疼的時候就吃些止疼片,母親吳娣更是天天以淚洗面。
今年的7月19日,宋新元夫婦毅然帶著東拼西湊的幾萬元治病錢來到北京博仁醫院給小啟洋接受治療,“孩子已經在醫院做完了四次化療,由于壓迫了腿部神經,現在已經不能正常走路了,家里親戚朋友也多次勸我們,讓我們放棄,就是治好了可能也殘疾了。”父親宋新元無奈地說著。
懂事的小啟洋知道,他的病可以治好,但是這個病要花很多的錢,家里已經為他的治療傾其所有,還有外欠20多萬的債務。看著枕頭邊上的小賬本,小啟洋說出了不應該是一個12歲孩子的話“爸爸媽媽,你們把錢留著到孤兒院領養一個弟弟妹妹吧。”聽到孩子這樣的話,宋新元夫婦抱頭痛哭。
10月17日,小啟洋接受了細胞采集,10月18日做了第一個car-t手術。醫生說,孩子后期治療情況要看這次的手術結果,一個療程大概45天,需要20多萬手術費用...小啟洋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宋新元夫婦說什么也都不會放棄,但是面對這高額的治療費用又是這么的無奈和無助。
如果您愿幫助孩子,請您點擊捐款鏈接:
腫瘤復發進京搏命。進入騰訊公益樂捐頁面,為孩子獻上一點愛心。或者打開微信-支付-騰訊公益-搜索:腫瘤復發進京搏命。(圖文/曹爍 編輯/黑土影像工作室 畢大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