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蟬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為漢末 三國 紛爭中重要人物之一。既然是個大美女,想必貂蟬故里也是個美麗的地方,可是貂蟬故里不止一處,那么到底貂蟬故里在哪?
臨洮縣西南衙下集鎮潘家集村有一條山溝叫貂崖溝,傳說是古代美女貂蟬隱居過的地方。在貂崖溝下方2里處,有一平臺,地名叫莊稞洼,現有兩戶張姓人家居住,傳說這里就是貂蟬的出生地。潘家集村距臨洮縣城30余里,東臨洮河,西界康樂胭脂川,南望紫松山,北靠五朝山。貂崖溝屬于東西走向的紅道峪溝的支溝,其山路崎嶇、艱深,要不是有熟人帶路,一般人很難找到傳說中的“貂蟬洞”、“貂蟬沐浴泉”等遺存。
2011年,甘肅省臨洮縣的貂蟬傳說以民間故事形式,正式列入甘肅省第三批“非遺”名錄。4月28日,臨洮縣對外宣布,已成功注冊“貂蟬”和“貂蟬故里”共78個類別商標。
三省四地都在文獻和當地傳說中找到一些零碎的佐證,還引發了各省市激烈的“爭美女”。
“貂蟬故里之東鄉說”是據明代嘉靖本《河州志》記載:“禪家川,州東南六十里,貂蟬女出此。”禪家川,就是今東鄉縣那勒斯川下游,明代在這里設立過里甲制度時,叫禪家里,貂蟬就出生在這里。漢時,這里曾有一處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以禪院而得名,有許多尼姑在此修行。貂蟬常來此上香、游玩,受到尼姑的點化才投靠司徒王允的。在禪家里南側的果園村有一汪泉水,甘甜、清冽,水質極佳,貂蟬就吃這水,奇山秀水,造化和養育了絕色美女。
“貂蟬故里之康樂說”是據《三國志平話》,貂蟬向司徒王允的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而康樂的胭脂川因出產胭脂赤兔馬而得名。據《臨洮府志》、《河州志》載:三國時呂布所乘胭脂馬即出于胭脂川。在康樂流傳著大量關于呂布赤兔馬和上馬石的傳說。而另據記者了解,歷史上臨洮縣的建制,覆蓋了康樂縣和東鄉縣的部分鄉鎮,后來地界勘定時,重新以洮河為界,臨洮和康樂、東鄉縣,以洮河為界,胭脂川赤兔馬、貂蟬自然花落康樂縣。
?
“貂蟬故里之陜西米脂說”的來源是,米脂有“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的俚語,相傳“米脂的婆姨”便意指貂蟬?!睹字h志》亦有記載:“貂蟬洞在城西艾蒿,亦俗傳也。”有人因之推測,貂蟬出生于米脂。
“貂蟬故里之山西忻州說”的來源是元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有云:“您孩兒又是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边@又成為山西忻州“奪貂蟬”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