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干凈、清爽、美貌
■只要收納得當,大雜燴也很賞心悅目
“斷舍離”是一種理想的治愈心靈的生活方式。然而,對于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心理或許很崇尚那個“斷舍離”的世界,但要做到卻談何容易。
斷舍離的另一個極端“大雜燴”式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個選項。以復古的法式家居、曾經流行的ZAKKA等風格為代表。
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盲目跟風,追逐流行。而是應該看,怎樣的生活方式適合你,與你的生活節奏契合。這樣,日子才會過得愉悅而順暢。
■新快報記者 林恒華
●斷舍離de生活方式
日本暢銷書作家山下英子在2013年被引進國內,引起了一陣風靡。無數青年文藝分子從這種收納的理念獲得生活啟示。
不應該保留那些基本沒用的、不會被用到的東西,更不應該購買、選擇那些因折扣沖動而買的物品。家里保持干干凈凈、清清爽爽,能夠創造更好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喜歡呆在家里,每天維持好心情。
帶有“苦行”意味的生活方式
就如名稱本身的佛家來源,“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多少帶有一點“苦行”的意味。首先我們要對自身、對物品有一個清醒的認知,這點已經很難。還要克服常常存在于人身上的種種缺點:
遇到打折總是容易沖昏頭腦,最終買了沒用的物品;對衣服持有深深的執念,即使不再穿了,也不會將它們踢出衣柜;包裝盒子、一次性拖鞋……總是覺得這些物品以后還有用,舍不得扔;沒有某些物品就會不安,盡管它們不一定有用;不知怎么整理、懶得收拾……
只有克服了這些懶惰的慣性和思維方式,才有可能體會到斷舍離的美好,這點非常重要。不然的話,即使一次將屋子收拾干凈漂亮,過沒多久,依然會有堆積如山的物品、凌亂不堪的環境。
生活品質和心理層面上的躍升
斷舍離生活方式的過程雖然的苦的,但收獲卻是巨大的,遠比擁有一個干凈整個、美好耐看的家更多。家里沒有多余的垃圾,總能保持整潔干凈。我們更喜歡呆在家里,心情更加愉悅了。舍得丟、東西少,家里不容易亂,減少了整理收拾的次數,收拾起來也不麻煩。學會了斷舍離,我們也不會再買太多沒用的物品,省錢又省心,形成良性循環。
斷舍離更大意義是讓我們養成一種良好、自律的生活習慣。這種習慣不僅有益于家居生活,對于工作、休閑玩樂都有好處。同時,當家里被清潔干凈時,心理也會有一種“減負”的神奇效果,相當治愈。雖然斷舍離不易,只要你虔誠地“修行”,經歷困難收獲的結果,會遠比你想象的更甜更美。
●大雜燴de生活方式
與斷舍離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我們何必對自己有那么多的苛求呢?喜歡買東西就那買吧,不要被選擇困難癥所困擾;如果某些東西會讓你安心但其實沒什么用,那又如何,它起碼起到一個讓你安心的效果,已經“功德無量”了。有這些想法的人,或許更適合大雜燴式的生活方式。
一種讓你安心的生活方式
大雜燴式的家居生活,最典型的就是一種復古現代法式風格。正如我們在一些法國電影里面看到的,家居空間里總會眼見許許多多的物品:
廚房里開放式放置各種鍋碗瓢盆,琳瑯滿足,充滿生活氣息;邊柜上密密麻麻地碼放著一個個裝飾品,可愛動人,熱鬧非凡;墻面鋪貼了或豎條紋或綠色、紅色的墻紙,還要裝飾上相框、裝飾品等,顯得豐滿。眼見之處滿是自己喜歡的或實用的東西,生活美好且便利。
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可能只保留你最喜歡的一個杯子,但大雜燴可以有很多個。馬克杯、玻璃杯、咖啡杯,復古的、日式的,金屬的、陶瓷的……它們放置在一起顯得生活味濃厚,還能滿足你善變的、喜新厭舊的心理,何樂而不為。
無論哪種生活方式,收納最重要
與斷舍離一樣,大雜燴式的生活方式也十分重視收納。
如果說斷舍離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減法”,更注重一種固定的生活方式;那么大雜燴就是一種“加法”,不僅要包容現在,還要能夠容納未來的難以估計的種種“新成員”。
因此,大雜燴的生活方式需要家居空間有更多的收納方案。這不僅僅是指柜內收納有足夠的空間、整潔有序,還要讓大量開放式收納的物品整齊,同樣需要開動腦筋。只要空間看起來整潔和諧,大量的物品并不會為生活帶來困擾,反而有滿滿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