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里的反詐橫幅
菜市場里的反詐標語
外賣上的反詐小提示
還有一系列反詐視頻和反詐海報
看了!學了!也記住了!
為什么還是會被騙?
難道你真的是“易受騙體質”?
什么人容易被騙?
詐騙分子是利用什么心理弱點?
詐騙過程中
受害人的心理歷程又是怎樣的?
一起來看看
你是否是騙子
“青睞”的人
什么人容易被騙?
過于自信的人
喜歡耍小聰明的人更容易遭受電信網絡詐騙。此類人有謎一般的認知自信,不關注任何反詐宣傳,自信地認為自己不會笨到被騙。
此外,還有一些人喜歡鉆空子,喜歡在網絡上“薅羊毛”,認為足不出戶就能“日賺斗金”。這類人是高危被騙群體,各種各樣的詐騙手法,就等著一個不小心栽進去。
典型案例
網絡貸款詐騙、刷單詐騙、投資理財詐騙、“殺豬盤”詐騙、網購退款詐騙等。
涉世不深的人
此類人可能還未走出校門,或者剛剛步入社會,不諳世事,無法分辨復雜社會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有時一通電話就能逼得他們嚎啕大哭,然后千方百計地證明自己的清白,直至錢款被轉走。
典型案類
冒充公檢法詐騙、注銷校園貸詐騙、冒充熟人類詐騙等。
缺乏辨別能力的人
此類以年長者居多,他們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卻逐漸與網絡信息時代脫節,但還往往聽不進其他人的勸解,輕易相信其他說客,執意在一些虛假投資平臺進行投資。有些人熱衷于購買保健品,連子女都無法勸阻,最后耗盡畢生積蓄。
典型案類
投資理財詐騙、保健品詐騙等。
受騙者的心理弱點
貪念
大部分的電信網絡詐騙是利用人的貪念實施成功的。
施以小利,誘騙上鉤,放小抓大,最后拉黑走人。
網絡貸款詐騙:以無抵押、低息、放款快,讓你覺得仿佛天上掉餡餅一般,逐步按照對方所說的去操作,最終越陷越深。
恐懼
詐騙分子利用人的恐懼心理實施詐騙。
利用身份信息,加以威脅,誘騙轉賬,刪除拉黑。
注銷校園貸詐騙:騙子常常這樣恐嚇受害人——“如果不注銷貸款記錄會影響征信,影響未來貸款買房、買車”,最后誘騙其一步步進行轉賬操作。
不謹慎
“粗心”,轉賬匯款不經過任何核實。
騙子冒用“熟人”頭像和昵稱,在QQ(微信、支付寶)上用各種理由和方式誘導轉賬。
冒充熟人詐騙:“熟人”包括領導、老師、朋友等,對于此類詐騙,騙子最怕你進行核實,會不斷地催促你,說這件事很急,要馬上辦,就等著你的一個“不謹慎”。
被騙者的心理歷程
解鎖受害人的心理歷程→
網絡貸款詐騙
網絡刷單詐騙
“殺豬盤”詐騙
公檢法詐騙
看看
這一環扣一環的套路
就是為那些
有貪念、恐懼、不謹慎的人
挖好的陷阱
所以
反詐宣傳時間到
還是那句話
不聽不信不轉賬
還是那張圖
最后
96110來電一定要接
“國家反詐中心”APP
一定要安裝、注冊、開啟來電預警功能
擦亮眼,繃根弦
防詐騙,入心間
轉自:中國警察網
來源: 江蘇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