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發展需要而進行的政策,國家征用集體土地的原則是,至少維持被征用土地上農民原有的生活水平。要進行土地征收需要什么程序呢?
第一:農用地轉用,征用,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用地單位應向國土資源局,建設部門,規劃部門咨詢是否符合該農用地的各項規劃。 第二:確認該農用地可以用于建設,在根據建設部門的要求,進行編制建設項目可行性論證,向建設部門提交用地申請,建設部門審核后,頒發《選址意見書》。用地單位按規定繳納選址規費。第三:用地單位持上述意見書向國土資源局申請核發《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報告》。第四:用地單位憑借報告書向相關部門辦里立項,規劃等相關手續。第五:用地單位持以上批文,向國土資源局提出項目用地正式申請。第七:國土資源局對該用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進行征用,簽訂補償安置辦法,并辦理征地手續。第八:國土資源局在征地補償安置補助完成后,向用地單位頒發《建設用地批準書》,被征地單位在規定期限內交出土地。第九:被征用單位交出土地,用地單位和國土資源局簽訂出讓合同后用地單位才真正獲得了土地使用權。
法律的條文大致如上所述,具體實施還要參考當地經濟水平和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定。征地發展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假如地是私人的,用地單位肯定會和你具體協商,直到雙方都達成一致,方可由用地單位開發。如果地是集體的,比如某一村委會,則有所有集體的負責人也就是村委會領導和用地單位具體協商,但所協商過程結果必須向村民公開,并參考村民意見和意愿去和用地單位達成補償安置上的一致。像你所說假如你是土地所有人或擁有使用權的人的前提下,在沒有告知你的情況下,當然侵犯了你的合法權益,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