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海書展即將開幕,閱讀、書店等話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不可否認,如今,傳統實體書店的經營變得艱難,但很多書店都進行了探索,復蘇的跡象已經在不斷顯現。巴黎的法國大學出版社書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打印一本書就像做一杯咖啡 “怎么都沒有書?”一走進巴黎的一家新開的書店,學習平面設計的戈捷·夏里埃就這樣問道。
夏里埃這樣描述她所看到的場景:“書店里空空蕩蕩的,只有一排書架和幾把椅子,我甚至懷疑是不是有人來這里搗亂過了。”
事實上,這就是這家書店原本的樣子。
這家書店隸屬于法國大學出版社,這里沒有書并不是因為庫存不足,而是想向人們展示一種書店運營的新型商業模式。
在這里,并不是把圖書擺放好后供人們挑選,而是按需打印。你想看什么書,就要靠“咖啡機式印書機”(Espresso Book Machine)幫忙,通過印書機,顧客選購好書籍后,就能直接打印裝訂出完整的書籍,想要的書瞬間便能呈現在眼前。
生產這款機器的公司叫做“隨選隨印”美國公司(On Demand Books),之所以稱為“咖啡印書機”,是因為他們認為打印一整本書就像制作一杯咖啡一樣便捷,5分鐘之內便可以輕易完成。
“咖啡機式印書機”的發明者認為這種新模式可以被稱為“21世紀的古登堡印刷術”。它可以被安置在書店的一角,把PDF打印出來再裝訂成一本完整的書。在這里,顧客們可以通過平板電腦選擇想閱讀的書籍,還可以自己給書籍起個名字,然后邊喝咖啡,邊等著書籍打印出來。
書店經理亞歷山大·哥德弗瑞表示:客人們都覺得很神奇,他們以為到書店是要挑選實體書再購買,沒想到更需要的是平板電腦。許多人起初還有些不習慣,不過現在他們已經能夠輕松地玩轉數字圖書館了。
徹底改造書籍生產的鏈條 哥德弗瑞說:“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樣的書店幾乎沒有空間的限制,我們這家店的占地面積還不到80平方米,但是不管讀者想要多少書,我們都能提供。”
這里的書應有盡有。法國大學出版社的5000多本書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還有“隨選隨印”公司編輯的300多萬本書,涵蓋了幾乎美國十大出版商和公共出版機構的全部書籍。
書店由法國大學所有,這也是天然的優勢,因為法國大學出版社在行業里頗具聲望,這就幫助書店獲得了更多的授權,也有更多書籍可以出售。目前,多個法國出版商預計將在幾周內送來他們出版書籍的PDF 文檔。
哥德弗瑞表示:“真正令人興奮的地方在于,有了這種按需印書的模式,我們就能夠讓許多舊書重見天日,因為這類舊書通常一年只能賣出5本、10本,所以人們不愿意翻印出版。而按需印書是我們的新轉機、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哥德弗瑞還表示,法國大學出版社約2000本絕版書籍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供顧客選購。他說:“我們正在徹底改造書籍生產鏈條的運作,因為我們既是一家書店,同時也是出版商、印刷商和分銷商。”
是一次顛覆性的創新 對于這家成立于1921年的書店而言,這無疑是一次顛覆性的創新。書店舊址位于巴黎索邦廣場,曾經,玻璃櫥窗里展示著密密麻麻的書籍,書店內總是充滿熙熙攘攘的顧客,他們大多是來自附近大學的學生或知識分子。
長久以來,這間書店一直是文化和學術的象征,直到下滑的利潤和飛漲的租金讓書店被迫結業。大約10年前,書店的舊址被轉賣給了男士服裝連鎖店,令當地居民唏噓不已。
這家書店的經歷并非個案,書店的衰退也并非偶然。據巴黎城市規劃局201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00年到2014年,28%的巴黎書店被迫倒閉。造成大量書店結業的原因之一,是巴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飛漲的租金。此外,來自電子商務網站的競爭也是另一個原因。與空間狹窄的實體書店相比,電子商務網站能夠提供更多的書籍種類選擇。報紙和雜志的銷量下降也是原因之一,因為法國的書店通常是將報紙和雜志與書籍一起出售的。
巴黎書店集中在拉丁區,因此這個地區也是受到沖擊最嚴重的地區。為了保護拉丁區的特色,防止所謂的“商業單一化”,在2008年,巴黎市議會把拉丁區規劃成“振興街區”計劃的重點地區之一。該計劃內容是,政府購買零售用的商業空間,經翻新后,以遠遠低于市場的價格再出租給擁有重要文化意義的小型企業。法國大學出版社正是獲得了這個計劃的支持,在王子先生大道租用這個空間,讓書店得以在今年3月份重新開業。
哥德弗瑞說:“我們當時真的已經在考慮把書店搬至法國其他大城市重新開業,比如里爾、波爾多和里昂這樣的大學城。但在按需打印書店開業幾周后,我們發現這種模式具有很大的商業潛力,因為我們賣出了很多書,比預期要多得多。我們本以為書店一天只可以賣掉10本到15本書,但事實上,現在一天可以賣出30本到40本左右。”
如今,法國大學出版社書店的店面租金降低了很多,也不用擔心過量印刷生產滯銷書籍,這部分成本也節省下來了。書店還能夠以負擔得起的價格,與法國印刷協會Ireneo簽訂為期2年的“咖啡機式印書機”租用合同。并且由于法國的固定圖書定價法規定,任何圖書都不得打折出售,這就意味著法國大學出版社書店可以按照出版商規定的價格來出售每本書。
哥德弗瑞說:“我知道很多出版商對這種書店的經營模式非常感興趣,尤其是當我們告訴他們成本有多低的時候。”
到目前為止,光顧書店的人大多是對印書機感到新鮮好奇的顧客,書店主要依靠附近人流和快速印書機的新穎性來吸引顧客。但是,書店也已經計劃通過社交媒體和傳單宣傳來吸引學生,因為他們是法國大學出版社書店一直以來的目標人群。
書店的新模式紛紛顯現 法國大學出版社書店的成功并非例外。不能否認,傳統實體書店的經營依舊艱難,但復蘇的跡象已經在不斷顯現。在美國,實體書店去年銷量增長了2.5%,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首次增長。在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沃特斯通書店也在去年年底宣布恢復盈利。
沃特斯通書店將275間連鎖店本來集中的管理權下放到了各門店,鼓勵各個管理人員根據當地顧客購書的喜好來安排書店的布局,從而消除了由出版商來決定哪些書出現在暢銷書架的一貫做法。
獨立書店在經歷了十年的衰退后,也開始另辟新徑。NearSt是一個于倫敦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序,旨在鼓勵人們減少在亞馬遜網站購書,更多地回歸到實體書店。這個應用程序的創始人之一尼克·布拉肯伯里說:“這是一個開始回暖的行業。許多書店開始采取一系列小小的創新舉措,吸引人們回歸到實體書店。”對于擁有巨大空間的書店,譬如米蘭的 Gogol &Company書店、馬德里的La Fugitiva書店和阿姆斯特丹的Java書店,通過改造成為一間結合書店與咖啡廳的混合型書店,已經成為吸引顧客的一個有效方法。
其他的一些書店則專注于突顯實體書店的獨特購書體驗,而這正是在線網購書籍所缺乏的。位于倫敦索霍區的The Society Club既是一間雞尾酒酒吧,也是對會員開放的書店沙龍。位于諾丁山的Books for Cooks是一家專注于烹飪書籍的書店。每天早上,這間書店會從書店的烹飪書籍中選出一款菜譜,并在書店里面的一個開放式廚房制作這道美食,為顧客提供獨一無二的體驗。
布拉肯伯里的團隊則從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面為書店帶來了創新︰便利性。布拉肯伯里說:“我們從用戶得到的主要反饋是,我還是會從亞馬遜網站上買書,因為實在是太方便了。”因此,NearSt 應用程序的目的就是幫助當地的書店適應現代客戶的需求,讓當地書店的庫存可直接于智能手機上“搜索購買”,使顧客能夠根據書名搜索,找到出售這本書的當地書店,并查詢到達書店的路線。布拉肯伯里說:“我們只是希望幫助本地書店,讓它們為顧客提供比亞馬遜更好的購書體驗。”
分享,互動!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孔夫子舊書網官方微信(kongfuzijiushu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