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解易的方法——放下象數的包袱

一、術數與義理

大家平時說的《周易》,現在已經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但這個系統也是從一個點開始的。這個點是什么,由于研究的思路不同,認識也不同。

主要有兩種看法:

  1. 伏羲始畫八卦,于是有了易。

  2. 以《周易》這本書的解釋為易學的出發點。

這兩種看法,分別代表了易學的兩大領域,即術數易和義理易。

伏羲始畫八卦的認識,是術數易的研究起點。

這個研究視角,目的是預測未來。這條路,從古代的龜卜,到陰陽八卦的六爻、推步的八字等。

隨著人們預測需求的精細,術數方法也在逐步復雜化,精細化,甚至追求確定化。比如三式,八字,命盤出來后信息都是確定的,但解釋還是有不確定性,預測師的操作空間也就在此中。

于是極致化的術數鐵算盤終于誕生了,預測師打出幾個數字,命主自己查條文就可以明白無誤的知道答案。術數到此算是有了終極版。

但是,命運真的早就注定了么?群里的鶴鳴老師前兩個月發過一個神數揭秘的文章,已經解釋了鐵板神數的騙局。

總之,歷史地看,想用術數的方法預知未來的想法注定是一個破滅的夢。要說術數預測的實際價值和意義,與心理學和咨詢師倒是有幾分近似。

現實中,術數一直是江湖流傳,受眾大多是文化較低的普通百姓。

而文化階層,即使往上溯,在《周易》寫作的年代,象周公、周武王、姜太公等高層人士,也是不信占卜的。

從孔子以后,文化階層研究易學,一直是側重于義理易。義理易,一直是中國易學的主流。

用一陰一陽來說,術數易是陰,在民間;義理易是陽,在文化層。

術數易探究天人之際,上超九霄,下管幽冥,無所不包。總之怎么能忽悠住人就怎么忽悠。

而義理易的出發原點,就是《周易》這本書,歷代研究也都是圍繞對這本書的解讀展開的。

二、《易》與《傳》須分開

從義理易的角度,《周易》這本書作為出發的原點,是歷代的基本認知。但這里面也有一個小分歧,就是關于孔子的易學研究。

有一批人認為《周易》卦爻辭只是卜辭的編輯之作,本身沒什么價值,是孔子的解說提升了其價值,所以孔子解易的文字才是研究易的原點。

這類觀點根本不值一駁,看看殷周卜辭,再看看《周易》卦爻辭就知道了。《周易》體例之嚴謹,卦爻辭內容之豐富和深刻,都與當時的卜辭有天壤之別。

孔子是傳易的一個重要節點,這個是歷史事實,但一來他并沒有注解《周易》,只是零星談了思想認識。二來孔子解易明顯不是在解讀《周易》原文,而是站在一個儒家的人文角度,發揮其德義。

所以也只應把他看做歷史上解易的第一個著名專家,不適合提到與經文本身等同的原點高度。以孔子為原點研究易的,應該叫孔子易學。

還有一種認識,認為本義(原點)并不那么重要,因為《周易》就像一棵樹苗,三千年來已經是一株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只見樹苗不見大樹,只看涓涓源頭不看浩蕩中下游,是錯誤的方法,是無視歷史和現實的做法。

我的看法是,對于《周易》,后來的發展并不是一顆幼苗長大成了大樹那么簡單,而是本來有人種了顆種子,但并沒有發芽,卻在旁邊長了一些雜草出來。由于人們本來不了解這個種子的性質,就把雜草當作它了。

今天有了條件,我們在考古中挖掘出了這顆種子,當然希望把它培育發芽,看看它應該是什么樣子,看看它實際的用途是什么。

對于《周易》這樣一部解讀了三千年還眾說紛紜,沒有一點共識的經典,尋找出本義,才能去偽存真。

歷代易說成千上萬,讓人無從選擇。每個學易的人都要去讀很多觀點,最后自己的易學認知成為集解的大雜燴、折中的調和者、或者再自創一種易說留給后人分辨。當我們找到本義后,那些錯誤的解釋自然不用再去奉為圭臬。因為雜草再茂盛,對易學而言也是錯誤的引導。

本義,是一個學說的原點,如果連《周易》有一個唯一的本義都否認 ,連《周易》的本義是怎樣的都不知曉,這樣一些人發展起來的易學,即使繼續三千年,不是掛羊頭賣狗肉是什么?

三、本義唯一

本義是本義,應用是應用。

本義是作者的本義,應用是萬千人的應用。

但有一種詭辯的說法認為,一本書寫出來,作者就已經死了,它就活在了讀者的思想里,所以一人一個看法才是對的,那個所謂作者的本義沒有意義了。也就是說,解釋是個體性的,不需要探尋原義。

解釋是否可以脫離作者的原意,這個可以討論,但我們看看歷代的易注就會發現,哪個作者不是在努力分析作者的本意是什么?不是在以自己的解釋符合本義自居?

比如象數研究者解釋說某個字是因為作者看到某個卦象才這樣寫的。哪個研究者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努力靠近《周易》那些文字的本來內涵?

所以顯然的,實際上大家都在尋找本義,一人一易的說法,只是給自己的解釋在眾多解釋中尋一立足之地找一理由而已。

歷代那么多注解,那么多“權威”,哪個對哪個不對實在無法分辨呀,干錯大家都好。

但是,作為研究,在本義還是懸疑的情況下,談任何內涵的發掘、發揮、應用,都是自說自話。

所以想探求易學真諦的人,不能滿足于那個一人一易。那個易學三千家,是看似繁榮實則無奈的易學現狀。

四、放下象數

要尋找本義,可以有許多方法,其中象數和義理是歷代的兩大主流。

但經過對易學發展史的研究,大家會發現,《周易》在周初寫作的時候,還是數字卦時代,并且當時陰陽這個概念,還沒有成為一個思想。

也就是說,寫作《周易》的時候,作者不可能以陰陽觀的思路為指導去寫作。

而孔子時代開始流行的,后來成為主流的傳統象數易學,完全是建立在陰陽觀的基礎上研究經文的。

比如,傳統象數思維把六爻按照135、246分為陽位和陰位。從而有了當位,不當位的解讀準則。

當位說可以說是象數易學的一個基礎,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承乘比應等方法,也都成了后人解釋經文的重要手段。他們的基本邏輯是,作者編寫卦爻辭的時候,就是根據是否當位承乘比應來判定吉兇等斷辭的。

當我們知道戰國時期陰陽觀才逐漸成熟起來,不可能與早在五六百年前的作者思想有關聯時,這套解釋手段就全部可以扔掉了。相應的,孔子以后所有以陰陽學說解釋《周易》的著作,都可以忽略之。

象數解易的另一個是主要思路就是八卦的卦象。關于這個力飛在群里系統地批駁過,這里我就只簡單補充一下:

《周易》寫作的時候,還沒有八卦象數體系的存在,當時還是六爻數字卦時期。

六爻數字卦的特點是,一卦由六個數字而不是陰陽爻組成的。筮法取數屬于純粹的數字演繹,是不存在卦象的,也不需要先有八卦,再相重得出64卦。

許多資料都說明《周易》體系是先有了六十四卦,在《周易》之后才在研究者的認識下細化出了八卦(參見吳前衡《〈傳〉前易學》)。

八卦晚于《周易》,那么,象數解易的另一個支柱,八卦卦象解釋卦爻辭的來歷,也是不成立的。

傳統象數解易最基本的思路就是這兩條,陰陽、八卦。既然經文的寫作本與陰陽和八卦無關,那么象數解易的思路就應該放棄,而回歸到經文的文字、作者的寫作思路上來。

所以我經常說,《周易》的本義無關象數占卜,讀易的第一步,就是放下這些。

歷史上解易的著作看似眼花繚亂,如果把那些明顯錯誤思路指導下的著作剔除,也就沒幾本了。

我們畢竟不是學者專家,從專家學者的角度,那些書就是易學史,是繞不開的。但我們普通人讀易,就是為了求真,了解其真實含義是目的。

錯誤不需要我們再去重復,讓歷史學家們去研究吧,放下歷史上的那些錯誤觀點,才能自在讀易。

五、拿起文本

放下象數思維之后,就是要面對那個原點,即《周易》卦爻辭的文字本身。只要找到了這條路,后面就不是越努力越遠,而是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一點點接近那個本義。

我理解的《周易》本義,就是作者在借助建周滅商那段歷史,談修齊治平這個人生事業的大課題。

用一個圖來表示

圖中,64個卦,作者分成了上下兩個部分。而每個部分,都是幾個相連的卦組成了一個卦團,在講修齊治平中的一個主題。

上經。屯蒙兩卦是寫學習教育,即修身階段。

需到否這八個卦,是講主人公從參加工作到事業成功這個立業的主題。立業,相當于修齊治平中的治。自身安定了,自己的家國治理好了,下一步才能走向外部,平天下。

同人到離十八個卦,詳述了武王從滅商,到建周治理天下的過程,即平天下的階段。

下經。從咸到睽這八個卦,是講從戀愛到婚姻這個齊家的主題。

從蹇到鼎這十二個卦也是講主人公從參加工作到事業成功這個立業的主題。

震到小過的十二卦也是講平天下的,描寫了文王苦心經營,“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曲折過程。

治與平是上下經共同的主題,修與齊則是上下經各講了一個。上下經實際上都是分三個階段寫的,即修(齊)、治、平。

《周易》最重要的結構,是兩卦一對,即64卦是按照順序分成了32對卦,每對卦的內部是并列關系,是從兩個角度分析同一個問題,而每對卦之間是有邏輯遞進關系的。

乾坤是上經的概要,既濟未濟是下經的概要,這四卦獨立于其他卦的邏輯鏈條之外,是綱領性的總結。

總之,《周易》看似復雜,只要明白了邏輯,其實很簡單。

本文主要是談放下,放不下歷史上那些迷霧,永遠是霧里看花。

穿過歷史,撥開易學史中的重重迷霧,才能發現《周易》的真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周易》之本義,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何新論易經
周易本義集成
六爻古籍經典有哪些(歷史上的易學古籍著作有哪些)
什么是「逸象」
朱熹與《周易本義》和朱熹的《周易》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林市| 观塘区| 台北县| 永福县| 平武县| 禄劝| 宜宾县| 枞阳县| 虞城县| 东宁县| 青州市| 江川县| 左云县| 阿合奇县| 石泉县| 徐汇区| 靖边县| 樟树市| 隆安县| 宁阳县| 盐边县| 迭部县| 博客| 霍林郭勒市| 克什克腾旗| 沁阳市| 湟中县| 塔城市| 高雄市| 澄迈县| 建湖县| 阿城市| 佳木斯市| 淮阳县| 乳山市| 榆树市| 绍兴县| 沾化县| 枣庄市| 五大连池市|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