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怕腎虛,也許腎虛是對男人尊嚴的挑釁。因此,人們時時把補腎掛在嘴邊,殊不知養肝和補腎同等重要,而且補腎不當反傷肝。其實,真正腎虛的人適當補腎也無可厚非,只是肝腎同源,男人補腎首先要養肝。
中年男人,患上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等,脂肪肝、酒精肝更是再尋常不過的疾病了。在這樣的情形下,一些人首先想到了是腎“虛”了,于是開始千方百計地尋找補腎良方,其實,補腎不當反而會讓肝臟苦不堪言,如果肝臟出現問題,生命也可能會受到威脅。
中醫自古就有“肝腎同源”、“精血同生”的說法,具體說來,肝臟和腎臟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肝藏血,腎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肝腎同源,精血同生,肝血依賴腎精的資助,腎精足則肝血旺,腎精虧損也可能導致肝血不足。腎精也有賴肝血的滋養,肝血旺則腎精充,肝血不足也會引起腎精虧損。
腎虛在中醫上有腎氣虛、腎陰虛和腎陽虛三種情況,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要先補肝血。肝血充盈,血液才能順利轉化為腎精,腎精才能充滿,腎藏精的功能才能正常發揮。可以說,補益腎精的時候應當先補充肝血。
男人也需要疏肝理氣。“男兒有淚不輕彈”,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也總是憋在心里。時間長了,就會肝氣郁結,而肝喜疏惡郁,所以抑郁、生氣發火等不良情緒容易導致肝臟疾病。所以,男人更應該去懂得疏肝理氣。
之前有個26歲的年輕人來找我看病,就是因為宗筋振奮失常的緣故。癥見:
1. 咽干口苦,食欲不振
2. 煩躁易怒,胸脅脹滿,發悶
3. 失眠多夢,情志抑郁
刻診見脈象弦細而數,舌淡紅,苔薄。根據患者的情況,就給他開了一張方子:
柴胡、白芍、白術、當歸、茯苓、川楝子、香附、郁金、延胡索、淫羊藿、橘核、薄荷、甘草、生姜。
患者服用之后,情況得到好轉,最后恢復正常。
其實這個患者的原因就是肝郁的情況。肝,主條達,肝郁,就是長時間的壓抑、憋屈。肝精循少腹,肝經不通,則下身墜脹。肝郁,膽氣上逆,所以口苦。肝木克脾土,所以運化不佳,就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氣血無法送達宗筋,就會形成這種情況。
所以,治療的時候就要疏肝理氣。而我給患者開的方子正是逍遙散加減來進行治療的。
另外,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運動,也對肝臟健康很重要。一旦發現身體出了毛病,就要及時調理,以防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