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中》中名副其實的男一號,由仙石孕育而生的。他可呼風喚雨、七十二變、長生不老、一個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法術高超的他闖龍宮、戰十萬天兵、除妖魔鬼怪、護唐僧西天取經,每件事都做得驚天動地。毫不夸張地說孫悟空是很多人的男神,但是絕不會有人相信他真切的存在過,只是把他當成一個虛幻的神話人物罷了。
世間沒有絕對的事,考古學家竟然發現了孫悟空的墓碑。
2005年,考古學家在海拔1305米的福建省順昌縣縣城西北部的寶山主峰南天門后發現了一座古代的合葬墓,墓深1.3米,寬2.9米。墓內并立著兩塊石碑,碑高均為0.8米,立在高約43厘米的墓臺上。左碑中間豎刻著〝齊天大圣〞四個楷書大字,上方橫刻著“寶峰” 兩個小字;右側墓碑上則刻有〝通天大圣〞的字樣;兩座墓碑大字下端都橫刻著“神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的花紋也都是用用浮雕如意卷草花紋裝飾的。
美猴王的形象一直存在于神話故事中,所以人們對于孫悟空墓的真假還存在一定置疑。可是隨著專家對墓中出土文物的研究,給孫悟空墓的真實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著名考古學家胡教授稱,經鑒定,雙圣廟中石碑的材質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瘊狀灰石,這種瘊狀灰石是經過幾億年的的時光才形成的,所以說石碑造假的可能性趨近于零。
說起孫悟空怎么可以忽略如意金箍棒的存在,它原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接著成為東海的定海神針,最后成為孫悟空的趁手兵器。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隨心而變、可大可小,成為孫悟空的專有武器,別人完全不能控制它。而在墓中,孫悟空手持的鐵棒也有了鑒定結果,就是“如意金箍棒”,這根長圓形的棒子是十分珍稀的千年寒鐵所制,寒鐵質地純凈,光金屬稱重的價值也是價值連城,因此造假是幾乎不可能的。
雙圣墓的出現,填補了我國考古領域的一段空白。同時也不由得想“孫悟空”是如何成為吳承恩小說中的角色的。雙圣廟始建于元末明初,據推斷吳承恩的《西游記》比這座墓的誕生足足晚了有兩百多年。那么,孫悟空這一形象在《西游記》問世之前就存在過。
在元末明初戲劇家楊景賢撰寫的《西游記》雜劇中有一段孫悟空的自白,說孫悟空兄弟五人,大姐是驪山老母、二姐是巫枝祗、大哥是齊天大圣、三弟是耍三郎,而他自己是通天大圣。有人認為吳承恩是受了這部雜劇的啟發,才塑造出了孫悟空這位后人皆愛的神話人物。為了使孫悟空這一角色更加豐滿個性,吳承恩將齊天大圣的名號用到了通天大圣孫悟空的頭上,并把傳說中五兄妹的的本領全部結合到了孫悟空頭上,從而使孫悟空更加戲劇性。
我們所知的孫悟空的原型可能是《西游記》雜劇中的通天大圣,可是通天大圣的原型就不得而知了······